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中心医院支持基层医院主导的门诊抗凝管理模式对房颤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於成元 莫懿飞 +4 位作者 徐栋敏 汪华成 王美仙 陈春华 李莉 《健康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589-590,593,共3页
文章在门诊抗凝管理中采用中心医院支持、基层医院主导,观察该管理模式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实施以中心医院支持-基层医院主导的门诊抗凝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抗凝管理水平,减少患者不良抗凝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房颤 中心医院支持 基层医院主导 门诊抗凝管理模式 不良抗凝事件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荣明 孙国栋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11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 mg,po,ti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8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45 mg,po,ti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电图,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西雅图调查量表(SAQ)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67%和82.14%,SF-36量表中的生理机能、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精神健康及总分,SAQ量表中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治疗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随访3个月上述指标均无明显下降。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老年UAP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老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自制中药协定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玲 章凤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1006-1007,共2页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组织缺氧缺血是引发该疾病的直接原因,同时日常生活中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寒冷及饱餐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疾病。发作时可表现出胸闷胸痛、心慌...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临床调查研究显示,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组织缺氧缺血是引发该疾病的直接原因,同时日常生活中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寒冷及饱餐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疾病。发作时可表现出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多种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危害极大[1-2]。以往临床上主要通过抗凝、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治疗效果欠佳,且长期服用易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3],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扩张血管 心血管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现代医学 心肌组织 临床症状 缺氧缺血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文娟 余姝妍 余丹丹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955-957,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未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原因,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疲乏等症状的心血管综合征,该病常由遗传因素、高钠低钾饮食、肥胖、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1]。其病理变化除了... 原发性高血压是未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原因,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疲乏等症状的心血管综合征,该病常由遗传因素、高钠低钾饮食、肥胖、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1]。其病理变化除了血压升高外,还包括血管结构的损伤、血管功能的减退等[2],在临床中该病常与糖尿病、肥胖、肾脏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共病,该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因素[3]。现阶段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西医主要以口服降压药为主,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停药后易反弹,低血压等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用药[4]。中医药在长期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实的经验,本研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观察血压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结构 常见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下载PDF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华 《海峡药学》 2013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氨氧地平联合缬沙坦与单用缬沙坦及单用氨氯地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文100例(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缬沙坦组(n=32)和氨氯地平组(n=34)、缬沙坦组(n=34),分... 目的观察氨氧地平联合缬沙坦与单用缬沙坦及单用氨氯地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文100例(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缬沙坦组(n=32)和氨氯地平组(n=34)、缬沙坦组(n=34),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血浆BNP、hsCRP水平及心室结构功能的变化,并且统计治疗1个月和6个月内再次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病例数目。计算复发率。结果氨氯地平+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及缬沙坦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1个月下降明显、治疗6个月降低速度减慢,但氨氯地平+缬沙坦组较同时段氨氟地平组和缬沙坦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1个月后,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束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束期内径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后。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氯氯地平+缬沙坦组较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3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均〈0.01),氨氯地平+缬沙坦组较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减小更为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的1个月内氨氧地平+缬沙坦组较单用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发病例无明显降低,但6个月内。联合用药组较两个单一用药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发病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用较单用氨氧地平或缬沙坦能够更好的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NP及hsCRP的分泌,降低炎性反应,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再次发病率,并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缬沙坦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郑成根 卢先本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2期339-340,共2页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治疗,...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0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8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华法林治疗剂量为3.0-4.25 mg/d时INR达标率明显比〉4.25 mg/d及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发生率及病死率7.0%(7/100)、1.0%(1/100)、1.0%(1/100)、0均明显比对照组9.2%(8/87)、9.2%(8/87)、5.7%(5/87)、2.3%(2/87)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部不适、栓塞发生率3%(3/100)、10%(10/100)均明显比对照组40.2%(35/87)、26.4%(23/87)低(P〈0.05)。结论 抗凝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安全性 可行性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童贤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9-40,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最终发展的严重阶段,其病死率较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出现症状加重,身心极度痛苦,并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最终发展的严重阶段,其病死率较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常出现症状加重,身心极度痛苦,并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从而降低CHF的再发率及病死率。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对59例CHF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CHF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CHF患者 心血管疾病 2009年 情绪障碍
原文传递
肺心病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成根 孙国栋 赵红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65-1566,共2页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统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因素,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统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因素,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有59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73.8%;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长短及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肺部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值得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肺部感染 多药耐药菌
原文传递
心功能不全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脑钠肽水平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国栋 郑成根 +2 位作者 陈春华 赵红萍 吕淑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12-2116,共5页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心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的30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对其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观...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心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的30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对其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发生感染与未发生感染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有122例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39.61%。检出1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7株占65.81%,革兰阳性菌8株占6.84%,真菌32株占27.35%。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感染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未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类患者会出现血浆BNP水平的显著升高,检测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诊断心功能不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心功能不全 脑钠肽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持续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左心房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国栋 郑成根 +2 位作者 陈春华 赵红萍 吕淑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936-2939,2960,共5页
目的分析持续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左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510例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43例和非感染组267例,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 目的分析持续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左心房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510例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243例和非感染组267例,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后壁背向散射积分(IBS)、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等左心房重构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LAD、IBS分别为(6.89±1.27)mg/L、(148.81±41.97)ng/L、(116.64±39.96)ng/L及(45.04±2.26)mm、(44.12±6.52)%均高于对照组(P<0.001),CVIB为(6.42±1.83)低于对照组(P<0.001)。感染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分别为(7.48±1.32)mg/L、(168.83±44.75)ng/L、(137.79±42.03)ng/L高于非感染组(P<0.001),两组患者LAD、IBS、CV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病例组患者的LAD均值为分界值,其中LAD>45 mm258例,LAD≤45mm 252例,LAD>45 mm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LAD≤45 mm患者(P<0.001);较高的LAD与肺部感染和血清hs-CRP、TNF-α水平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持续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而肺部感染和血清炎症因子过表达与患者的左心房重构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给予及时、有效地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房颤 肺部感染 血清 炎症因子 左心房重构
原文传递
Cox比例风险模型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春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406-1407,共2页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我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好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COX比例风险模型 冠心病 应用 临床治疗效果 模型评价 常见病 心内科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童贤妹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9期2720-2720,共1页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慢性病、老年人多,以病程长、病情变化快、易反复为特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不遵医嘱服药等都会导致疾病加重或复发 。多种因素均可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 。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慢性病、老年人多,以病程长、病情变化快、易反复为特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不遵医嘱服药等都会导致疾病加重或复发 。多种因素均可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 。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笔者对影响心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教育效果 影响因素 心内科患者 临床护理工作 病情变化 心理因素 生活习惯
原文传递
高血压室间隔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13
作者 陈春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4期653-654,共2页
目的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技术比较不同心脏室间隔厚度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探讨,为临床早期筛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 目的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技术比较不同心脏室间隔厚度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探讨,为临床早期筛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月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46例,男性84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7±12)岁。根据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肥厚组(≥12 mm,n=59例),非室间隔肥厚组(<12 mm,n=87例),给予合理降压等治疗,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技术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室间隔肥厚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非室间隔肥厚组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0.18)min vs.(0.78±0.24)mm,P=0.036],室间隔厚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相关(r=0.648,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也增厚,且呈一定相关性,可用于筛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厚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