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灾害链理论与FAHP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云飞 许令顺 +3 位作者 张飞 杨静 汪炜昊 胡浩然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36-41,共6页
针对层次分析法在各层级指标权重选取上更多依赖专家主观评分的问题,采用灾害链理论和概率分析方法,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概率分析方法对灾害链中各灾害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灾害链模型中各灾害要素... 针对层次分析法在各层级指标权重选取上更多依赖专家主观评分的问题,采用灾害链理论和概率分析方法,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灾害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概率分析方法对灾害链中各灾害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灾害链模型中各灾害要素及关系节点进行编码。根据模型致灾环、激发环、损害环间的层次关系,基于突发事件链理论和风险层次与概率理论,形成事件表和灾害传递链条。其次,根据灾害链中相关事件的因果关系确定灾害因素层次划分,结合事件概率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层灾害因素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进而计算得到灾害风险评估等级。最后,通过实例来对上述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说明,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链 灾害事件解析 事件编码 模糊层次分析法 灾害风险评估
下载PDF
实施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2
作者 付明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实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逐步建立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掌控、动态监管与决策分析,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水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 实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逐步建立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体系,实现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全面掌控、动态监管与决策分析,提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水平。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安全风险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对更好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动态监管 事前预防 决策分析 综合管理水平 以人为核心 经济转型 安全性能
下载PDF
打造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体系
3
作者 付明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第23期9-11,共3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22)》中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当前城市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保障城市安全高效健康运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行业信息化 安全管理体系 智能化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 高质量发展 健康运行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安全高效
下载PDF
基于多灾害耦合叠加模型的区域地震风险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云飞 许才顺 +1 位作者 池招招 汪炜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7-1485,共9页
现实物质空间环境的多样导致地震及其引发的崩塌、滑坡等灾害具有关联复杂性,严重干扰减灾应急处理过程中的有效判断。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灾害耦合叠加模型的区域地震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单一灾害在区域内产生风险值理论模型,推... 现实物质空间环境的多样导致地震及其引发的崩塌、滑坡等灾害具有关联复杂性,严重干扰减灾应急处理过程中的有效判断。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灾害耦合叠加模型的区域地震风险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单一灾害在区域内产生风险值理论模型,推导出多种灾害在同一区域引起的风险耦合叠加模型。其次,以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为基础,从致灾因子威胁度、承灾体脆弱度、应急减灾能力3个维度构建区域内风险矩阵模型。再次,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得出地震触发多灾害的演变过程和各灾害间相关性,依据多灾害耦合叠加模型和风险矩阵评估区域及其内部个体的地震风险。对区域进行网格化,使用ArcGIS对每个网格点的地震风险结果进行可视化渲染。最后,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相关区县为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龙县和理塘县交界处地震风险较高,雅江县和道孚县地震风险处于次高范围,但区域内个体受多灾害侵袭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震 多灾害耦合 风险矩阵 网格化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用于金属密闭空间定位的超声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云飞 张飞 +2 位作者 周扬 曹存智 毛赫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5期68-70,共3页
针对金属密闭空间内移动物体测距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分体式的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方法。对发射部分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完成基于大功率场效应管和中高频变压器相组合的超声波发射电路设计,并进行发射电路与换能器之间阻抗匹配设计... 针对金属密闭空间内移动物体测距定位需求,提出一种分体式的超声波发射与接收方法。对发射部分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进行分析,完成基于大功率场效应管和中高频变压器相组合的超声波发射电路设计,并进行发射电路与换能器之间阻抗匹配设计。针对超声波接收电路,围绕放大、滤波、比较等核心功能进行设计。基于原理设计完成电路硬件实现,对电路功能进行实际测试,超声波发射模块在容量700 mAh、工作电压为3.7 V电池供电条件下产生频率为40 kHz的超声波驱动电压峰-峰值达到300 V,超声波接收模块在充满水的金属管道内实现20 m距离捕捉到超声波信号电压峰峰值达到12 V,与预期设计目标一致,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密闭空间 测距定位 超声波 电路设计分析
下载PDF
智慧安全 守护城市生命线
6
作者 付明 《劳动保护》 2019年第6期32-34,共3页
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于2015年5月起,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城市中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电梯等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的... 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于2015年5月起,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系统运行以来,取得了哪些成效?城市中的桥梁、燃气、供水、排水、电梯等城市基础设施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的功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生命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工程 合肥市政府 燃气公司 供水管网 公共安全产业 地下管网 预警防控 燃气泄漏 城市安全 三级预警 管网漏失 灾害事故 监测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