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西学”与历史文化传统———序《“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一书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兆武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历史文化传统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
下载PDF
孟子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鄂培 《中国哲学史》 1996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中国传统的文字、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之美,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艺术之神韵美,与中国传统的美学不可分;而美学与自然哲学又是相联的。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自然哲学 在中国先秦时期,美学已具雏型... 中国传统的文字、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之美,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艺术之神韵美,与中国传统的美学不可分;而美学与自然哲学又是相联的。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自然哲学 在中国先秦时期,美学已具雏型,概括说有: 一是儒家学派。儒家重现实,以充实为美。孔子提出“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认为邻里有仁德,即是美。孔子所说的美,是道德上完满、和谐之美。荀子则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荀子·功学》)。既然,“不全”“不粹”不可称之为美,则“完全”、“精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美学 孟子 “天性” 自然哲学 大化流行 充实之谓美 中国山水画 儒家学派 宇宙观
下载PDF
大辛庄甲骨卜辞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共2页
济南大辛庄甲骨文的发现,已经在学术界以至社会上造成了广泛的震动效应.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惠邀,我有幸到发掘现场参观,并仔细观察了所出甲骨,在此谨表谢忱.
关键词 大辛庄遗址 甲骨卜辞 殷墟 甲骨文 龟腹甲
下载PDF
论孟子的认识论——反映论、可知论——兼论从孟子到王夫之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唯物传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鄂培 《船山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74-90,共17页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对比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哲学是围绕天人关系的讨论而展开的,很早就形成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宇宙观。因此,研究人世现实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以及人世沧桑变...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对比西方传统哲学的认识论,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哲学是围绕天人关系的讨论而展开的,很早就形成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宇宙观。因此,研究人世现实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以及人世沧桑变迁的兴趣,大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自然界研究的兴趣。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伦理道德以及统观、直观的辩证思维十分丰富。与西方对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认识论则显得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孟子 可知论 王夫之 反映论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辩证思维 本体论 主观动机
下载PDF
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 被引量:147
5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36-43,159,共9页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 本文试图对历史学是不是科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科学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的阐释。本文认为历史学是一种人文知识(Geisteswissenschaft),而不是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意义上的那种科学。作为学术(知识)或科学(Wissenchaft),两者有其共同的科学规范、纪律或准则;但作为不同的知识或学科,历史学的性质便有别于自然科学那种意义上的科学的性质。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乃是客观存在;但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和表达(这是历史学),则是历史学家心灵劳动(或活动)的结果,是要取决于历史学家的人生体验的。 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所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自然律所支配的。因此,历史学就包括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成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以生命。第二个层次包含两个部分,即理性思维和体验能力,两者的综合就成为历史理性。理性思维是使历史学认同于科学的东西;体验能力是使它有别于科学的东西。历史学既是科学,又不是(或不仅仅是)科学;它既需要有科学性,又需要有科学之外的某些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历史哲学 人文价值 理性主义 历史研究 人文学科 史学理论研究 形而上学 历史事实 历史理性
原文传递
王充的命理学体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53,共7页
王充命理学说的基本思路为:人类生死寿夭与富贵贫贱的“命禄”,是由胚胎时所禀元气决定,出生后有骨相等表征,并通过一系列表现为偶然事件的巧合──“遭遇幸偶”得以完成;偶然事件的本质,是与他人“命禄”的相互作用。归根结底,... 王充命理学说的基本思路为:人类生死寿夭与富贵贫贱的“命禄”,是由胚胎时所禀元气决定,出生后有骨相等表征,并通过一系列表现为偶然事件的巧合──“遭遇幸偶”得以完成;偶然事件的本质,是与他人“命禄”的相互作用。归根结底,命运是元气的自然运动所致,无宇宙意志参与,故称之为元气自然命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命运 元气 命禄 遭遇 幸偶
原文传递
柏克《法国革命论》中文版译者序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8,共7页
一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它和大革命前两年英国作家扬(Arthur Young)所写的《法国旅行记》同为... 一 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论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次岁,它和大革命前两年英国作家扬(Arthur Young)所写的《法国旅行记》同为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当时英国两部最重要的第一手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革命论》 柏克 法国大革命 18世纪下半叶 译者 中文 英国作家 政治理论家
原文传递
题词
8
作者 张岂之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20世纪的历史学》中译本序言
9
作者 格·伊格尔斯 何兆武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何兆武 兰克 历史学 历史研究 派克 著作 中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思想 国际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