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郊经济协调评估——以河北省新乐市为例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书华 张义丰 +1 位作者 王忠静 毛汉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2,共5页
该文以河北省石家庄近郊县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 该文以河北省石家庄近郊县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外输入成为维持系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利用率比全国和东部沿海平均水平都高。笔者对其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可行性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新乐市 生态足迹 城郊 生态经济 自然环境 土地资源
下载PDF
城郊县域生态经济协调状态与发展能力分析——以河北新乐市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书华 张义丰 毛汉英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104,共9页
以河北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生态赤字严重存在,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2)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外输入成为维持... 以河北新乐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Footprint)对当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生态赤字严重存在,目前的协调状态不容乐观;(2)供需结构呈明显不对称性,区外输入成为维持系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3)研究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后对该类地区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小的可行性作了简要分析,并运用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和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测算了区域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指出增加生态足迹多样性是提高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 生态经济 发展能力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书华 王忠静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324-330,共7页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截面资料,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保守估计。结果表明:目前地区的生态足迹需求小于生态供给能力,生态盈余为0.0677hm^2;生态空间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整个西部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生态盈余状态最多能维持5~15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经济协调 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