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0例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志强 萧凯 +2 位作者 任焕达 段宏宇 修波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67-69,共3页
通过分析530例先天性神经管畸形临床数据,评价了先天性神经管畸形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518例(... 通过分析530例先天性神经管畸形临床数据,评价了先天性神经管畸形显微外科治疗疗效。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按Kirollos术中松解分级评定方法:518例(97.7%)达到1级,12例(2.2%)达到2级,0例(0.0%)为3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112例(21.1%),有效410例(77.4%),无效6例(1.1%),加重2例(0.3%)。由此得出结论: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松解是治疗先天性神经管畸形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神经管畸形 显微外科治疗 脊髓栓系综合征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复发型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岩 王振海 +3 位作者 王晓松 孙基栋 陈国强 左焕琮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98-100,共3页
探讨了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病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和手术方式。回顾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的15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中11例曾行半月神经节... 探讨了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病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和手术方式。回顾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的15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中11例曾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过的患者术中观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分析。11例射频复发病例中,5例行感觉根选择切断术,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选择切断术,1例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1例行桥小脑角胆脂瘤全切除+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镜下解剖观察发现,三叉神经感觉根有周径变细的变化。再次开颅手术的在院有效率为100%,长期随访治愈率为80%。结果显示,射频治疗的无效和复发,与首次治疗时间、毁损的靶点及程度相关。半月节射频毁损术可改变三叉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在选择切断时应予以注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于射频治疗无效复发的病例也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海生 徐福财 +1 位作者 王东 王世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565-566,共2页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行神经减压手术,常规手术10例,微创手术5例。结果术前12例肌力下降的病人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术前肌肉萎缩明显者,术后...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行神经减压手术,常规手术10例,微创手术5例。结果术前12例肌力下降的病人术后肌力恢复优良率为75%;术前肌肉萎缩明显者,术后肌力恢复欠佳。疼痛9例,术后有效率缓解88.9%;术前感觉减退6例,术后感觉恢复率83.3%。结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早期进行神经减压手术,病人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郭宇鹏 左焕琮 唐劲天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11-115,共5页
总结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机制,综述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颅脑损伤、偏头痛和震颤麻痹等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科学应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高压氧在神经... 总结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机制,综述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颅脑损伤、偏头痛和震颤麻痹等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科学应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研究投入很少,其治疗一些疾病的机制还不甚明确等。同时,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既要重视高压氧疗法的独特疗效又要防止其滥用,只有及时、适度地使用高压氧疗法,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加强高压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虽然目前高压氧医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未来其治疗将会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高压氧将成为神经外科临床疾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神经外科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78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雷 刘海生 戴志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176-317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领域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疾病患者78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28例,蛛网膜囊肿1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21例,脑室内出血17例。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术后22例显效,6例缓解;蛛网膜囊肿术后全...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领域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疾病患者78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28例,蛛网膜囊肿1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21例,脑室内出血17例。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术后22例显效,6例缓解;蛛网膜囊肿术后全部有效;经蝶垂体瘤全切除18例,部分切除3例;脑室内出血清除均达90%以上,未发现急性期脑积水。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神经内窥镜应用于神经外科领域和传统手术相比,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直观、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而必将成为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手术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脑积水 外科学 蛛网膜囊肿/外科学 垂体肿瘤/外科学 脑出血/外科学 人类
下载PDF
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
6
作者 唐楠 周迎春 +2 位作者 王英 吴月奎 陈业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520-523,530,共5页
目的评估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下肢痉挛型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23例痉挛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分组结果分别行... 目的评估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下肢痉挛型偏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23例痉挛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化分组结果分别行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和经典Peacock腰骶段SPR治疗,术后12个月时进行随访,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前后MAS评分和GMFCS评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可良好暴露脊神经根并进行选择性切断,术后MAS评分及GMF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SPR可对神经根进行良好的显露,手术效果与经典Peacock术式相同,且对脊柱结构破坏小,利于术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可明显改善痉挛型偏瘫患者的患侧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锁孔微创椎板间入路 痉挛型偏瘫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下载PDF
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离术治疗重症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世杰 陈业涛 +3 位作者 刘海生 王东 王云鹏 左焕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58-859,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离术治疗重症脑瘫及其并发损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剥离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治疗重症脑瘫204例病例。结果187例获得随访(91.7%)。随访期间症状好转率扭转痉挛及紧张性痉挛为74.4%,手足徐动为42%,... 目的探讨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离术治疗重症脑瘫及其并发损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剥离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治疗重症脑瘫204例病例。结果187例获得随访(91.7%)。随访期间症状好转率扭转痉挛及紧张性痉挛为74.4%,手足徐动为42%,智能语言障碍为63.6%,流涎81.6%,斜视27.6%,吞咽进食困难88%;日常生活动作能力提高43.8%;总显效率82.7%。结论显微手术剥离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是治疗重症脑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性瘫痪 并发损害 显微手术 交感神经剥离术 颈动脉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附12例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菲 栾国明 +2 位作者 鲍民 周健 凌至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顽固性癫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顽固性癫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脑炎后继发性癫3例,Lenonx-Castaut综合征(LGS)3例,原因不明6例。均行VNS治疗,手术将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顽固性癫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顽固性癫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脑炎后继发性癫3例,Lenonx-Castaut综合征(LGS)3例,原因不明6例。均行VNS治疗,手术将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经干上,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口,将刺激器置入皮下并与刺激电极相连接。术后2周开机,刺激电流从0.25mA逐渐调至1.5mA,刺激时间为30s,间歇(180~5)min,脉宽500~1000μs,频率30Hz。结果术后3个月,本组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46%;术后随访1年以上5例,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0%以上,且发作程度减轻,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明显减少,精神状态改善。结论VNS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术后能减少发作的频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不适合开颅手术的难治性癫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 电刺激 癫
下载PDF
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伟国 马向科 +2 位作者 杨云娜 陈艳明 左焕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选择额上入路,使用内窥镜外鞘作为操作通道,以神经内窥镜及常规吸引器通过内窥镜外鞘进行血肿清除。结果...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窥镜外鞘经额上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于发病24h内选择额上入路,使用内窥镜外鞘作为操作通道,以神经内窥镜及常规吸引器通过内窥镜外鞘进行血肿清除。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55min。术中发现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活动性出血13例。术后1d复查头部CT,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全部清除2例,血肿大部清除(〉90%)11例,部分清除(〈90%)5例。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7个月。除1例术后死于冠心病外,ADL评分:Ⅰ级7例,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结合内窥镜外鞘,使术野有一定的操作空间,避免术中内窥镜物镜的模糊,改善内窥镜的视野。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神经内窥镜 窥镜外鞘 额上入路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解自行 王岩 +1 位作者 陈国强 左焕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04-406,共3页
目的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纯三叉神经减压组(减压组)19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切断组(切断组)55... 目的为提高三叉神经痛显微手术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纯三叉神经减压组(减压组)19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切断组(切断组)55例,三叉神经减压合并定位毁损组(定损组)11例。比较3组近期和中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随访6~33个月,疼痛消失率减压组为94.4%,定损组和切断组达1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压组未遗留面部麻木不适,切断组面部麻木不适占50%,定损组占12.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在三叉神经减压术基础上行定位毁损术,既能保证疗效,又可改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减压术 外科 神经根切断术 定位毁损术
下载PDF
脑囊虫病的软性神经内镜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庆 陈国强 +4 位作者 郑佳平 郭宇鹏 梁晖 黄乙洋 左焕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1月,应用软性神经内镜(主机为FUJINON EPX-2200电子视频内镜系统;镜体为FUJINON EB-270P超细软性内镜,外径3.8 mm,工作通道直径1.2mm,观察视野120°,工作长度3... 目的探讨应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1月,应用软性神经内镜(主机为FUJINON EPX-2200电子视频内镜系统;镜体为FUJINON EB-270P超细软性内镜,外径3.8 mm,工作通道直径1.2mm,观察视野120°,工作长度365 mm)治疗脑囊虫病15例,其中7例为院外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故障。术中经额部钻孔,内镜下先行透明隔及第三脑室底造瘘,导水管闭塞者加行导水管成形,对脑室及基底池全面探查,摘除所见囊虫囊泡,灌洗清洁脑室。结果 15例顺利完成手术,摘除脑室或基底池内所见囊虫囊泡,7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均成功摆脱了分流依赖。镜下手术时间15~40 min,(26±8)min。出血量15~50 ml,(27±6)ml。除2例术后出现高热延迟出院外,其余13例均于术后6 d出院。15例术后随访8~46个月,平均29.8月,术前症状缓解,无复发及其他不良反应,磁共振检查示脑积水缓解,导水管区、第四脑室正中孔及第三脑室底瘘口脑脊液流动良好。结论电子神经内镜下经单侧额部钻孔侧脑室入路可对整个脑室系统及基底池进行探查,寻找并摘除囊虫囊泡,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软性神经内镜
下载PDF
三叉神经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继发抑郁症患者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东升 解自行 +5 位作者 孙基栋 张庆辉 孙高翔 刘破资 王岩 左焕琮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252,254,共2页
我科收治1名三叉神经痛继发抑郁症的患者,采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消失,同时抑郁症状显著缓解。 方法 1.一般资料男性,60岁,阵发性右侧面部疼痛30年。患者198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面部刀割样疼痛,右鼻翼、颧部、... 我科收治1名三叉神经痛继发抑郁症的患者,采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疼痛消失,同时抑郁症状显著缓解。 方法 1.一般资料男性,60岁,阵发性右侧面部疼痛30年。患者198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面部刀割样疼痛,右鼻翼、颧部、下齿龈、下唇、下颌有扳机点,疼痛多于进食、洗脸、刷牙时诱发。发病以来口服卡马西平减轻疼痛。1990年行射频治疗1周后疼痛复发。疼痛发作时VAS评分为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继发抑郁症 射频治疗 神经减压术 患者 显微血管减压术 术后疼痛 面部疼痛
下载PDF
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抗血栓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永健 孙基栋 +3 位作者 刘海生 蔡三川 陈国强 左焕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联合应用在神经介入术中的抗血栓作用。方法19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n=13)和氯吡格雷组(n=6)。17例未破裂动脉瘤行栓塞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n=12)和氯吡格雷...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与西洛他唑联合应用在神经介入术中的抗血栓作用。方法19例颈动脉狭窄行支架置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n=13)和氯吡格雷组(n=6)。17例未破裂动脉瘤行栓塞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西洛他唑组(n=12)和氯吡格雷组(n=5)。术前西洛他唑组口服西洛他唑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术后48h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评估缺血性病灶出现及术后两周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及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西洛他唑组与氯吡格雷组出现缺血病灶及脑缺血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西洛他唑与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及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形成,其效果并不亚于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伊洛前列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附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韩宏彦 栾国明 +3 位作者 凌至培 梁继军 李云林 王鹏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9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结果三叉神经人脑干区有血管压迫者89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或显著减轻者78例,1周内明显减轻者11例。随...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治疗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9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资料。结果三叉神经人脑干区有血管压迫者89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或显著减轻者78例,1周内明显减轻者11例。随访3~48个月(平均32个月),疼痛消失86例(94.5%),明显缓解、服得理多能够控制满意者5例,无复发病例。结论三叉神经入脑干区血管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准确判定责任血管并采取适当材料及方法使人脑干区减压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病因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面肌痉挛颅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璞 韩宏彦 +3 位作者 陈国强 陈军 敖强 左焕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49-3850,共2页
病例1患者女,59岁,因"阵发性左侧颜面部抽搐7年"于2008年3月6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5年,右眼青光眼术后5年。入院诊断左侧面肌痉挛。于3月10日上午9:00~11:40,在全麻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急性肺栓塞 术后并发 神经 颅内 入院诊断 高血压病史
下载PDF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朝晖 修波 左焕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902,共4页
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候选胶质细胞包括嗅鞘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许旺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很难获得大量移植用供体细胞,许旺细胞很难穿透胶质瘢痕,从应用方面均不如嗅鞘细胞。离体培养中嗅鞘细胞极强的可塑性可能会使嗅鞘... 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候选胶质细胞包括嗅鞘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许旺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很难获得大量移植用供体细胞,许旺细胞很难穿透胶质瘢痕,从应用方面均不如嗅鞘细胞。离体培养中嗅鞘细胞极强的可塑性可能会使嗅鞘细胞适时改变自身形态,以适应体内复杂的微环境,有利于神经再生。嗅鞘细胞移植后对脊髓后根损伤后再生有一定作用,其作用大小可能与嗅鞘移植物的成分有关,细胞制备技术和混合细胞移植能影响嗅鞘细胞移植物的效果。虽然胎脑的免疫原性很低,但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会使嗅鞘细胞的移植效果有所改观。嗅鞘细胞除了重建损伤通路外,还可能通过轴突发芽、在非突触部位释放单胺类物质、改善病变部位环境并帮助附近的残余神经纤维保存功能和活性等机制对中枢神经的功能发生作用。嗅鞘细胞的细胞生物学和移植后行为学的深入研究都会加快人们对脊髓损伤的理解,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产生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细胞移植
下载PDF
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琳 何乐 +2 位作者 张玉琪 敖强 左焕琮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2期145-147,共3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具有采集时间短,信噪比高,分辨率高,图像对比度满意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神经丛,正逐渐成为临床上有效实用和常规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周围神经异常的MRN表现及... 近年来研究发现,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具有采集时间短,信噪比高,分辨率高,图像对比度满意等优点,能够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神经丛,正逐渐成为临床上有效实用和常规的检查方法。本文就该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特点、周围神经异常的MRN表现及其在神经桥接修复中的成像作用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周围神经 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下载PDF
人正常神经组织许旺细胞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军 王世杰 +3 位作者 孙朝晖 敖强 李妍 刘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29-1832,共4页
背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所需要的许旺细胞数量巨大。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正常人神经组织的缺乏,常选用大鼠、兔等动物神经组织分离许旺细胞进行培养,而作为异种细胞在临床的应用相对受限。目的:体外培养人正常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寻找一... 背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所需要的许旺细胞数量巨大。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正常人神经组织的缺乏,常选用大鼠、兔等动物神经组织分离许旺细胞进行培养,而作为异种细胞在临床的应用相对受限。目的:体外培养人正常周围神经的许旺细胞,寻找一种最佳的获取、培养、纯化的方法。方法:切取脑瘫患者周围神经缩窄术中的正常周围神经,以消化培养法为主,结合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许旺细胞。将神经组织剪成碎块,接种于含胎牛血清、胶原酶、Dispase酶的培养液中消化培养,离心,将组织块加入培养基中,吹打成单细胞悬液,再移入有多聚赖氨酸的DMEM培养皿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培养,当贴壁细胞覆盖培养皿达85%~90%即可开始传代培养。锥虫蓝染色对培养后的第2,3,4,5,6,7,8,9,10天不同时间许旺细胞进行计数,并经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计算细胞纯度。结果与结论:4d后镜下可见基本为纯净的许旺细胞,密度在0.5×108L-1以上。传3代后,许旺细胞计数可达到9×108L-1以上;许旺细胞纯度达85%以上。结果表明,以消化培养法结合差速贴壁方法培养许旺细胞所需时间短,可获得较高纯度的人许旺细胞,能够为进一步的神经组织工程提供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细胞培养 神经组织 组织工程
下载PDF
脐血来源AC133^+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神经分化标志物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汤锋武 修波 +3 位作者 范存刚 崔志强 萧凯 韩中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566-7572,共7页
背景:近年来,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造血干细胞具有向神经分化的塑型性,而在人类,这种造血的塑型性仍然具有争议。目的:检测人脐血来源的AC133+造血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分化的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本实验为成组对照设计实验,于2005-08... 背景:近年来,在啮齿类动物中发现,造血干细胞具有向神经分化的塑型性,而在人类,这种造血的塑型性仍然具有争议。目的:检测人脐血来源的AC133+造血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分化的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本实验为成组对照设计实验,于2005-08/2007-12在天津血液学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脐带取自健康足月新生儿。胎脑滋养层细胞来源于22周流产胎儿脑组织。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AC13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为99%以上。同时以机械分离及酶消化法制备胎脑滋养层细胞。选用4种培养条件对脐血来源AC133+造血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①生长培养液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②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并联合使用脑源性生长因子,其间用全反式维甲酸处理3d。③非细胞接触的共培养体系,先将制备的胎脑滋养层细胞生长在培养板内插件的半透膜上,与培养板内的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进行共培养。④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将预先用BrdU标记的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直接种在胎脑滋养层细胞上进行共培养。主要观察指标:1,2,4周收集诱导分化的脐血细胞,以RT-PCT检测是否有巢蛋白、骨形态生成蛋白2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分型特异性抗原。结果:部分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在体外存在生长必需的因子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时,能表达一些与神经细胞分化有关的基因,如巢蛋白、骨形态生成蛋白,条件不同时,这些基因出现下调和关闭。在DMEM/F12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联合使用脑源性生长因子诱导培养液中,上述基因表达在2周时可检测到,同时可检测到神经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另一分子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这一分子在造血过程中并不出现,在使用内插件的胎脑滋养层细胞共培养的脐血细胞中也检测到相同结果。在优化的非细胞接触条件中主要表达胶质酸性蛋白,在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中出现神经元分化的标志物Ⅲβ-tubulin蛋白的表达。这种基因表达变化提示,在特定的培养环境下,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内可能出现了基因重排,使造血潜能的干细胞表达神经细胞发育分子。结论:脐血来源的AC133+细胞包含部分具有向神经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适合条件下,表达神经分化相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干细胞 AC133神经分化
下载PDF
神经导管联合人雪旺细胞修复大鼠外周神经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军 王建华 +3 位作者 王世杰 敖强 李妍 吕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管联合人雪旺细胞修复大鼠外周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建立外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单纯导管修复组、联合修复组各20只,分别采取自体神经移植、单纯导管修复、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导管修复治疗,... 目的:探讨神经导管联合人雪旺细胞修复大鼠外周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建立外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单纯导管修复组、联合修复组各20只,分别采取自体神经移植、单纯导管修复、雪旺细胞联合神经导管修复治疗,治疗后13周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Jitter值,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再生神经中段髓鞘化轴突。结果:治疗后第13周,自体神经移植组的SFI和Jitter值小于联合修复组,联合修复组的SFI和Jitter值小于单纯导管修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自体神经移植组、单纯导管修复组、联合修复组的髓鞘厚度分别为(3.01±0.27)、(2.22±1.10)、(2.63±1.17)μm,联合修复组的髓鞘厚度小于自体神经移植组,大于单纯导管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管联合人雪旺细胞修复大鼠外周神经损伤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管 人雪旺细胞 外周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