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佘纲正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59,共6页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不仅是清华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也是其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依靠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特别是准确把握价值要素在育人行为中的首要地...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不仅是清华大学所确立的教育理念,也是其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依靠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特别是准确把握价值要素在育人行为中的首要地位。在世界秩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让学生正确、全面、有重点地把握最近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互动并以此真正理解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为例,聚焦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实施,探讨如何在“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 价值塑造 课程教学 国际关系史
下载PDF
中美良性国际制度竞争对发展中国家获取海外援助的影响——以美国对亚投行成员国的国际援助为例
2
作者 陈琪 陈云轩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4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随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中美国际制度竞争也越发具有现实的学术分析和政策争论意涵。本文运用基于反事实原理的合成控制法分析美国对第三方发展中国家加入中国发起创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回应,比较了“强权惩罚”和“治理... 随着中美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中美国际制度竞争也越发具有现实的学术分析和政策争论意涵。本文运用基于反事实原理的合成控制法分析美国对第三方发展中国家加入中国发起创设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回应,比较了“强权惩罚”和“治理绩效竞争”两条政策路径的解释力后发现,对于加入亚投行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加大了对其援助力度,以期通过经济效益引导来稳定对象国和平衡对既有体系的外部挑战。这表明在制度理念共识基础上,中国通过提出对现有制度的有益补充机制,促使美国重新审视现有制度的不足并加以优化调整,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机制。这种良性竞争机制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更可造福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国际制度竞争 亚投行 合成控制法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中的国家不遵约行为探析
3
作者 罗天宇 陈云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73,105,共18页
在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下,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指出国际制度能弥补自助体系的缺陷。但当前对各国遵守国际制度的具体情况仍缺乏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认为可以约束各国的贸易行为,其争端解决机制因此被视为保障国际贸易平稳运... 在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下,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者指出国际制度能弥补自助体系的缺陷。但当前对各国遵守国际制度的具体情况仍缺乏深入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认为可以约束各国的贸易行为,其争端解决机制因此被视为保障国际贸易平稳运行的重要工具。通过考察当前争端解决机制下的案例,本文发现,与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自由主义的判断不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遵守度反而低于非西方国家。应诉国贸易依赖程度与申诉国贸易开放程度两个变量亦会在一定程度正向影响国家的贸易遵守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贸易遵守度不断下降,这与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密切相关。本文用美国、印度等案例进一步探究西方国家的贸易不遵约行为。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西方国家的虚伪性与双重标准,这类国家仍然信奉“丛林法则”,在国际体系中极端逐利。非西方国家需要摆脱这种双重标准的误导,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遵约 西方国家 世贸组织 争端解决机制 国内政治 国际声望
下载PDF
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回应及其主导逻辑
4
作者 罗天宇 马斌 《克拉玛依学刊》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指引,其实践成效与各国对其态度密切相关。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相对独特的政策逻辑和演变轨迹。本文将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演变...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交往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指引,其实践成效与各国对其态度密切相关。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相对独特的政策逻辑和演变轨迹。本文将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演变分为审慎欢迎、收紧门户与随美调整三个阶段;并认为,欧盟的“一带一路”政策演变主要取决于欧盟内部的现实需要,外部战略考量则是重要制约因素。为应对欧盟政策演变及其独特逻辑给“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挑战,中国可在聚焦利益一致领域加强合作的同时,重点关注欧盟内部分歧、美欧结构性矛盾等对其“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欧盟 中欧关系
下载PDF
“无废社会”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晓龙 姜玲玲 +5 位作者 葛琴 呼和涛力 陈瑛 崔磊磊 李彬 杜祥琬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巨量固体废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且固体废物年产生量有逐年增长态势。本文丰富了“无废社会”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无废社会”不是全社会...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巨量固体废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且固体废物年产生量有逐年增长态势。本文丰富了“无废社会”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无废社会”不是全社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零,而是固体废物高度资源化利用。其内涵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还进一步明确了“无废社会”的边界和范围,描绘了“无废社会”特征,提出了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最后从充分协作、加强监管;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互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社会 无废城市 固体废物 资源化利用 生产模式 生活模式
下载PDF
中美国际制度策略取向比较——基于议题领导权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凌胜利 王彦飞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88,155,156,共24页
中美在国际制度领域的战略竞争加剧,但双方在该领域的策略取向却截然不同。对此,既有研究主要从权力、制度和地位三种视角进行探讨,权力竞争视角认为国际制度策略从属于权力分配和权力互动,制度竞争视角强调制度竞争和制度制衡的作用,... 中美在国际制度领域的战略竞争加剧,但双方在该领域的策略取向却截然不同。对此,既有研究主要从权力、制度和地位三种视角进行探讨,权力竞争视角认为国际制度策略从属于权力分配和权力互动,制度竞争视角强调制度竞争和制度制衡的作用,地位竞争视角关注国家对国际地位的追求。本文主要基于议题领导权的视角,探讨中美国际制度策略取向背后的逻辑。随着世界朝着多元复合秩序演变,权力竞争的方式对于中美战略竞争的功效有所下降,两国在国际制度领域的竞争也逐渐显现。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奥巴马和拜登政府则偏向排他性多边主义,其目的是借助国际制度制衡中国,维护美国的国际领导地位。中国坚持包容性多边主义,在维护自身发展权的同时也谋求提升国际领导权。当然,双方在国际制度领域并非零和竞争,议题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使得中美双方的制度竞争没有权力竞争激烈。展望未来,议题领导权竞争将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形式,中美双方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不同领域加强议题领导权,最终形成中美各具优势、相互制约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战略竞争 国际制度 议题领导权 全球治理
下载PDF
从国际核态势视角看国际核秩序 被引量:8
7
作者 胡高辰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88,共3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核态势较之冷战时期愈发复杂和多样,核态势的发展演变对核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研判当今及未来国际核秩序离不开对国际核态势的各个要素的分析。综合分析当前核国家间战略态势、核扩散及相关事宜、新技术发展带来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核态势较之冷战时期愈发复杂和多样,核态势的发展演变对核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研判当今及未来国际核秩序离不开对国际核态势的各个要素的分析。综合分析当前核国家间战略态势、核扩散及相关事宜、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已有制度规章与核价值观的落实推广等情况,可以得知,未来国际核态势的发展趋势不甚乐观,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核秩序存在较大压力。核领域已有的规范价值观等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依仗实力的核国家与谋求核能力的"核门槛国家"不守序、违背规范的行为频发,无序化增强是今后核领域的主要表现。冷战思维观念与当前国际核态势相脱节,美国核实力一家独大、难以受到约束是无序化的实质及主要原因,中国要有所应对,为未来构建合理有序的国际核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态势 核秩序 战略稳定 防扩散 制度观念 无序化
下载PDF
TOD助推“一带一路”国际分工与合作
8
作者 韩心荷 《中国经济周刊》 2017年第18期75-77,共3页
TOD (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的缩写)即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这一概念最早在美国提出,被作为一种指导城市区域规划建设的工具,用来修复过度“小汽车化”带来的城市病。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TOD 分工与合作 国际 城市发展 公共交通 区域规划 城市病 汽车化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美国北极战略的演进及其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泓宇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3年第1期87-104,129,共19页
21世纪以来,美国的北极战略经历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反恐战争、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全球战略调整,以及特朗普政府执政后的大国战略竞争的阶段性演进,其政策逻辑体现为安全战略的攻防转换、环境治理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对能源开发的平衡取舍三... 21世纪以来,美国的北极战略经历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反恐战争、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全球战略调整,以及特朗普政府执政后的大国战略竞争的阶段性演进,其政策逻辑体现为安全战略的攻防转换、环境治理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对能源开发的平衡取舍三方面的嵌套。具体而言,美国北极安全战略的性质由防御逐步转为进攻,在北极环境议题上呈现出基于党派轮替的周期性变化,北极能源政策的变化则是美国政府在经济效益、能源安全及环境保护之间进行平衡和取舍的结果。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的北极战略兼具延续性和变动性,更加平衡也更符合美国所处的历史环境与现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美国对外战略 大国竞争 气候变化 能源安全
下载PDF
从“联美制苏”到独立自主的地区和平政策:中国与中东和平进程(1977-1982)
10
作者 佘纲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65,共15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面对苏联的全球战略扩张态势,中国基于“联美制苏”的总体方针在中东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中国积极支援地区国家摆脱苏联控制的努力,质疑和抵制美苏作为联席主席的日内瓦会议机制,同时反复告诫美国在推进阿...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面对苏联的全球战略扩张态势,中国基于“联美制苏”的总体方针在中东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中国积极支援地区国家摆脱苏联控制的努力,质疑和抵制美苏作为联席主席的日内瓦会议机制,同时反复告诫美国在推进阿以和平时必须平衡双方诉求。中国的这一系列立场与活动成为美国主导下的中东和平进程得以启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埃及、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重点国家的关系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进入80年代,在中国重新思考自身与超级大国和第三世界之间关系的同时,美国政府也暴露出难以客观公允地持续推动中东和平的严重局限。作为主动“告别冷战”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中国转而坚定地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路,通过加强自身与中东各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支持中东地区真正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与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冷战 阿以冲突 中东和平进程 “联美制苏” 独立自主
下载PDF
技术特征、政治障碍与美国对外军售——以对中东无人机军售困局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佘纲正 罗天宇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23年第5期75-101,175,176,共29页
在美国的对外军售中,对中东地区的军用无人机售卖是一个值得考察的议题。近10年来美国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希望该地区盟友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然而,美国始终未能向其中东盟国出售它们高度关注且亟需的军用无人机,反而“坐视”多个国家... 在美国的对外军售中,对中东地区的军用无人机售卖是一个值得考察的议题。近10年来美国在中东进行战略收缩,希望该地区盟友承担更多的安全责任。然而,美国始终未能向其中东盟国出售它们高度关注且亟需的军用无人机,反而“坐视”多个国家进军这一不断壮大的高科技军品市场。美国内有关人权问题的党争政治化和对技术扩散的担忧,是美国向中东国家出售无人机的主要掣肘,而出于对武器装备体系与地区战略平衡的考量,美国也并未在官方层面阻挠其地区盟友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渠道进口军用无人机。武器装备自身的特性、中东国家更加谋求战略自主的现实和美国国内政治极化的制约,使美国目前在中东无人机军售议题上处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但应注意美国在面临重大挑战后对其军售政策采取相应调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无人机 高科技军售 美国 中东地区 多极化趋势
下载PDF
沙特政教关系变革与社会话语重构
12
作者 孙晓雯 佘纲正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129-151,M0007,M0008,共25页
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奉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在政治领域和公共生活中践行瓦哈比派传统及其价值观。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萨勒曼父子在掌权后推出了“2030愿景”改革战略。推进这一目标既需要相对集中的政治权力... 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奉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在政治领域和公共生活中践行瓦哈比派传统及其价值观。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萨勒曼父子在掌权后推出了“2030愿景”改革战略。推进这一目标既需要相对集中的政治权力,又需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氛围,因而也就与瓦哈比派保守、排他的教条传统相悖。由此,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为核心推手,沙特开始自上而下推动政教关系的变革,并尝试塑造新的社会话语:一方面,利用“温和伊斯兰”概念消解传统的保守宗教理念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并通过倡导各宗教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展现一种平等、多元的姿态;另一方面,建构“国族”观念来强调服从国王和王储、热爱国家,试图以“国族”而非宗教为纽带将沙特各方力量以王权为核心黏合为一体。通过分析沙特政教关系改革的具体举措、“温和伊斯兰”和“国族主义”话语建构的内涵、动力和制约因素,本文发现沙特近年来的政教关系调整与社会话语重构既服务和助推了其国内政治与经济改革,也为其尝试缓和与稳定地区局势的外交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这些成果是否可以长期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努力能否真正成为沙特国家制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中东政治 政教关系 国族主义 温和伊斯兰
原文传递
委托—代理关系分歧与中东地区武装组织的策略选择
13
作者 朱哿帆 佘纲正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70-96,157,158,共29页
自冷战以来,武装组织对许多国家的建构与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在国际秩序与地区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受到关注。现有文献多从作为委托方的国家视角来考察其与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相对忽视了非国家武装行为体自身的行为逻辑。在... 自冷战以来,武装组织对许多国家的建构与稳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在国际秩序与地区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受到关注。现有文献多从作为委托方的国家视角来考察其与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相对忽视了非国家武装行为体自身的行为逻辑。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关注武装组织作为代理方(或“被委托方”)所具有的能动性和自主性,通过考察委托—代理关系出现分歧时武装组织的策略选择,分析其会基于何种战略考量处理与委托方的关系。本文根据“反叛行为”和“反对表态”将武装组织在和委托方国家出现分歧后的行为分为“追随”“背离”“退出”“抗议”四种。在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严重分歧时,武装组织会首先评估自身是否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威胁。在保障短期生存的前提下,武装组织会研判自身现有军事实力和军事潜力在“继续追随”情境下所可能产生的变化,从而最终选择不同的行为策略。借助对中东地区多个非国家武装行为体相关案例的考察,本文尝试打开武装组织决策制定的黑箱。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研判武装组织的行为,也能更加全面地把握动荡地区的安全格局与秩序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组织 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方自主性 安全合作 中东地区
原文传递
印尼“海洋强国战略”与对华海洋合作 被引量:15
14
作者 薛松 许利平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84,共21页
印尼总统佐科将海洋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外交和防务发展的根基,但在实践中面临民族主义、周边海洋争端、施政效率低下与资金短缺的挑战。中国和印尼海洋合作成果显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为两国海洋合作创造新的机... 印尼总统佐科将海洋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外交和防务发展的根基,但在实践中面临民族主义、周边海洋争端、施政效率低下与资金短缺的挑战。中国和印尼海洋合作成果显著,"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为两国海洋合作创造新的机遇,双方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妥善处理海洋权利主张分歧、印尼民族主义负面影响以及来自其他大国的竞争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战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印尼关系
下载PDF
日本官方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之证据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江永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36,共36页
中国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等关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官方文献已广为人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自1874年日本首次派兵入侵中国台湾,至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这20年间,以日本海军省和外务省为代表的官方地图及文献均承认钓鱼岛列岛属于中... 中国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等关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官方文献已广为人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自1874年日本首次派兵入侵中国台湾,至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这20年间,以日本海军省和外务省为代表的官方地图及文献均承认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疆域内的台湾东北岛屿,这些史料构成了在甲午战争之前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的重要证据。其中,1874年由日本海军省水路寮绘制、1875年由日本外务省校对完成的《清国沿海诸省》手绘彩图,便是十分重要的史料证据。该图在中国台湾东北海上疆域内明确画有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证明当时日本官方已认定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这一点在当时日本海军省出版的相关文献的记载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这些日本官方文献和地图的形成,主要是依据来自英国、中国的相关文献。本文重点披露《清国沿海诸省》等日本官方在甲午战争前即承认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的一系列历史证据链,并从国际法角度对这些证据予以分析。本文将为中日两国有关钓鱼岛主权争议的相关学术研究以及世人了解钓鱼岛主权归属真相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 黄尾屿 赤尾屿 中日关系 甲午战争 关键日期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伟 齐桐萱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形成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四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四代领导人的外交政策都是秉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的负责任大国理念,既要对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负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形成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四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四代领导人的外交政策都是秉持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的负责任大国理念,既要对中国人民的生活福祉负责,也要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负责。在不同时期,基于中国的国情国力和国际社会的客观形势,四代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从邓小平时期的关注国内发展,到习近平时期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所提出的目标越来越高,所负担的国际责任越来越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把自己定位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 负责任大国 外交理念
下载PDF
欧盟“全球门户”战略:动因、局限及其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志钦 狄重光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全球门户”战略既是欧盟的一项地缘经济工具,也是欧盟的一项地缘政治工具.欧盟在对既有海外基建投资方案、协议进行系统性整合的基础上,为其赋予特定的资源.该战略突出价值导向,坚持欧盟规则与标准.在促进海外基建投资、提振欧洲经济... “全球门户”战略既是欧盟的一项地缘经济工具,也是欧盟的一项地缘政治工具.欧盟在对既有海外基建投资方案、协议进行系统性整合的基础上,为其赋予特定的资源.该战略突出价值导向,坚持欧盟规则与标准.在促进海外基建投资、提振欧洲经济的同时,“全球门户”战略也成为欧盟提升自身在地区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一个有力抓手.值得注意的是,该战略同时带有一定的抗衡中国的政治意蕴,对中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全球门户”战略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
下载PDF
日本网络安全政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作者 包霞琴 黄贝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1,共11页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政策。在国内能力建设方面,日本通过组织机构构建、网络防卫能力建设和官民网络安全合作等措施打造网络安全强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将网络安全作为提升国际安全事务影响... 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转型的背景下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政策。在国内能力建设方面,日本通过组织机构构建、网络防卫能力建设和官民网络安全合作等措施打造网络安全强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将网络安全作为提升国际安全事务影响力的抓手,以国际网络对话、网络安全合作、国际网络安全规则塑造和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支援为着力点,试图抢占主动权,塑造网络安全领导者角色。在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当下,日本网络安全政策的发展方向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治理 国际规则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的重大理论意义与实施路径笔谈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步 唐永胜 +5 位作者 傅梦孜 吴志成 林利民 孔令杰 刘丰 郑安光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38,共19页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及践行该倡议的“六个坚持”,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及践行该倡议的“六个坚持”,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深刻理解全球安全倡议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国际社会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现撷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 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 专题研讨 六个坚持 持久和平 倡议
下载PDF
中国中东部能源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晓龙 崔磊磊 +4 位作者 葛琴 姜玲玲 江媛 李彬 杜祥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中国中东部地区是能源的负荷中心,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事关中国能源革命的成败。长期以来,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成为习惯,国家已给予足够重视。然而,由于对西部能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煤和电,势... 中国中东部地区是能源的负荷中心,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事关中国能源革命的成败。长期以来,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成为习惯,国家已给予足够重视。然而,由于对西部能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煤和电,势必降低能源利用的效率并增加成本。本文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中东部地区能源供需现状及特征,发现中东部地区化石能源严重依赖外部供给,电力不能满足自给且本地电力以煤为主,非化石能源利用比例过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将"远方来"与"身边来"相结合的战略新思路,即充分发展本地可再生能源,辅以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来解决中国中东部能源问题。为了验证这一思路的可行性,本文深入分析了中东部地区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成本,以及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等因素,认为中国中东部地区完全有可能做到能源高比例自给。为了实现中国中东部地区能源高比例自给,本文提出了节能提效优先,发展集中式智能化电网和分布式微网,以及通过局域的"虚拟电厂",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将源、储、调、用等统管起来的主要途径。最后从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支持,以及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给出了政策措施建议。本文特别强调,中国中东部地区逐步降低煤电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各方下定决心付出巨大努力,需要切实转变传统观念和习惯。同时,也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科学评估、认真规划、理顺体制和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战略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能源自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