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病例讨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自发缓解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兆祥 金丽霞 +1 位作者 肖建中 赵文惠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对1例高血压伴低钾血症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且近期考虑病情自发缓解的病例进行分析,扩展原醛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对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例确诊原醛、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大的患者经治疗... 目的对1例高血压伴低钾血症并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且近期考虑病情自发缓解的病例进行分析,扩展原醛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对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例确诊原醛、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性大的患者经治疗后自发缓解的病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病程中曾联合螺内酯及多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自行停用螺内酯,逐渐减少降压药,最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控制血压平稳;入院后复查血钾正常,肾上腺CT示左侧肾上腺增粗,卧立位醛固酮试验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 ARR)<30,考虑原醛自发缓解可能性大。近年来,国外陆续报道长时间应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原醛患者可能会发生自发缓解,缓解率高达59%~76%。结论对明确诊断为原醛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患者,需定期评估患者病情,警惕自发缓解,及早给予患者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同酮增多症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自发缓解
下载PDF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雅静 肖建中 +3 位作者 孔祥双 李冬军 贺继全 李玉凤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6个社区常住人口中参加北京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的5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正常组(282例)与增厚组(...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6个社区常住人口中参加北京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的5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正常组(282例)与增厚组(2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情况、腰围、体重指数、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及控制情况、眼底病变、糖尿病病程、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年龄、颈动脉斑块、眼底病变、高血压、高血压控制情况、糖尿病病程、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OR=1.040,95%CI 1.030~1.050,P<0.001)、高血压(OR=1.663,95%CI 1.048~2.637,P=0.031)、年龄(50~60岁组:OR=2.647,95%CI 1.411~4.964,P=0.002;>60岁组:OR=7.420,95%CI 3.761~14.639,P<0.001)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风险增加相关,而女性(OR=0.511,95%CI 0.310~0.842,P=0.008)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风险下降相关。结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年龄、高血压、性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社区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固定比例复方制剂的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建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T2DM是一种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的进展性疾病,随DM病程进展需要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纠正多重病理生理缺陷来控制BG。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固定比例复方制剂(FRC)每日1次注射可同时给予2种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纠... T2DM是一种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的进展性疾病,随DM病程进展需要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纠正多重病理生理缺陷来控制BG。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固定比例复方制剂(FRC)每日1次注射可同时给予2种机制互补的降糖药物,纠正T2DM已知病理生理缺陷中的7种,可全面有效地控制BG。本文对基础胰岛素/GLP-1RA的FRC药物作用机制及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作一回顾性讨论,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胰岛素 GLP-1受体激动剂 固定比例复方制剂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并文献复习:双重糖尿病? 被引量:3
4
作者 金丽霞 刘兆祥 +1 位作者 赵文惠 肖建中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37-542,共6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与单纯性F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T2DM合并FT1DM的病例,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比较文献中21例T2DM合并FT1DM与日本161例单纯性FT1DM及国内70例单纯性F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组间比较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与单纯性FT1DM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T2DM合并FT1DM的病例,分析其病例特点,并比较文献中21例T2DM合并FT1DM与日本161例单纯性FT1DM及国内70例单纯性F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T2DM合并FT1DM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14∶7),平均年龄(60.1±11)岁,FT1DM病程(4.4±1.7)d,所有患者胰岛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阴性。(2)与日本单纯性FT1DM相比,T2DM合并FT1DM患者年龄更大[(60.1±11.8)比(39.1±15.7)岁,P<0.00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更高(8.2%±1.6%比6.4%±0.9%,P<0.001)、体质指数(BMI)更高[(23.7±5.7)比(20.7±3.9)kg/m2,P=0.032]。(3)与国内单纯性FT1DM相比,差别趋势与日本单纯性FT1DM比较一致。T2DM合并FT1DM患者年龄更大[(60.1±11.8)比(31.7±11.4)岁,P<0.001],HbA1c水平更高(8.2%±1.6%比6.8%±1.1%,P<0.001),同时有更长的病程[(4.4±1.7)比(3.1±2.4)d,P=0.032];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5.7)比(21.1±3.7)kg/m2,P=0.068]。结论双重糖尿病可以表现为T2DM合并FT1DM,其相较单纯性FT1DM表现为更长的病程、更大年龄、更高的BMI和HbA1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 1型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双重糖尿病
原文传递
特殊类型糖尿病非典型表现的认识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建中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4-586,共3页
经典的特殊类型糖尿病有很多的描述。其中最为详尽的,莫过于项坤三院士编写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一书,每读一遍,都会有历久弥新之感。这里我想主要谈谈对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一些非典型表现的认识。
关键词 特殊类型糖尿病 非典型表现 治疗 血糖
原文传递
不同诱因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相关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2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吴蔚 肖建中 +2 位作者 刘兆祥 曾自强 赵文惠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3-826,共4页
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应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引发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EDKA),常因血糖不高易被忽视。该文报道了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病例特点及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患者1,糖尿病史13年,应用二甲双胍联合... 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应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引发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EDKA),常因血糖不高易被忽视。该文报道了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病例特点及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患者1,糖尿病史13年,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饮酒后出现恶心、呕吐,结合辅助检查诊断EDKA,查胰岛功能示空腹C肽0.80 ng/ml;患者2,糖尿病史12年,应用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甘精胰岛素治疗,合并右踝部皮肤软组织感染入院,经检查提示诊断EDKA,空腹C肽0.75 ng/ml。2例患者均经停用达格列净、补液、静脉胰岛素泵入、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予出院。通过探讨SGLT2i导致T2DM患者EDKA的病例特点、诱因、诊断及防治方法,以提高临床上对EDKA的重视,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非高血糖酮症酸中毒 诱因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的肾脏保护循证证据与潜在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燕磊 肖建中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8-1012,共5页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目标为延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脏病(DKD)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合并糖尿病增加了CKD的管理难度。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目标为延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脏病(DKD)作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合并糖尿病增加了CKD的管理难度。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不仅可以降低血糖,还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被推荐用于预防及延缓DKD的发生和发展。然而,SGLT2i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汇总了近年来SGLT2i肾脏保护的相关临床研究,并对SGLT2i肾脏保护的潜在机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侵袭性垂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宇彤 肖建中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8-691,共4页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部分侵袭性垂体瘤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被证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也有学者对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部分侵袭性垂体瘤对常规治疗反应较差,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被证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也有学者对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侵袭性垂体瘤进行了探索。本文将对从可能的作用机制、目前的研究进展等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原文传递
特纳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特点及其与染色体核型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兆祥 茅江峰 +3 位作者 聂敏 王曦 郑俊杰 伍学焱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0-644,共5页
目的分析特纳综合征(TS)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纳入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染色体核型而确诊的TS患者61例。其中54例完成3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 目的分析特纳综合征(TS)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纳入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染色体核型而确诊的TS患者61例。其中54例完成3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有7例患者因呕吐而未完成OGTT,仅测定HbA1c和糖尿病自身抗体。采用t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所有TS患者平均就诊年龄(15.2±4.9)岁,体质指数(BMI)(20.5±3.5)kg/m2。(2)患者HbA1c为5.4%±1.4%。3hOGTT结果显示,31.5%(17/54)的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其中糖尿病4例,孤立性空腹血糖受损(IFG)4例,孤立性糖耐量减低(IGT)6例,IFG合并IGT者3例。与健康青年女性(n=40)相比,TS患者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更高(3.4±2.7比2.0±0.7,t=3.321,P=0.001),OGTT血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3±8.8)比(17.7±2.4)mmol·h/L,t=2.339,P=0.022;(284±178)比(175±86)mU·h/L,t=3.533,P=0.001]。有1例患者IA-2A阳性,但糖代谢正常。(3)根据核型把完成OGTT的患者分成三组:45,XO组(n=23);isoXq组(n=17):包括核型46X,i(X)(q)和45,XO/46X,i(X)(q);其他核型组(n=14)。这三组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分别为47.8%(11/23)、23.5%(4/17)和14.3%(2/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4,P〉0.05)。结论与健康成年女性相比,年轻的TS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以IGT为主要表现。与其他异常核型患者相比,核型为45,XO的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风险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纳综合征 核型分析 糖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