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V物理新时代:探索质量起源和新物理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邝宇平 何红建 《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共4页
2008年国际科学界一个最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应该是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新建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了。LHC将于2008年9月投入正式运行,包括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在内的世界各大顶级专业科学刊物都对... 2008年国际科学界一个最振奋人心的重大事件应该是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新建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了。LHC将于2008年9月投入正式运行,包括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自然》杂志在内的世界各大顶级专业科学刊物都对LHC物理作了反复报道。美国最著名的权威性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更是以“物理学的新纪元:粒子物理学革命蓄势待发”的醒目标题对“LHC物理”(亦称“TeV能区物理”)作了长篇专题报道,并把它作为该杂志封面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起源 新物理规律 TeV物理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下载PDF
中微子实验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少敏 《物理与工程》 2015年第5期3-12,共10页
中微子是目前粒子物理、核物理、地球物理与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中的一个交叉热门研究方向.2015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McDonald),以表彰他们... 中微子是目前粒子物理、核物理、地球物理与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研究中的一个交叉热门研究方向.2015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McDonald),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也就是中微子有质量上所作出的贡献.本文将从中微子物理发展历史角度介绍中微子实验的过去、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尤其是通过侧重对中微子振荡实验的介绍来解读该奖项.最后,还介绍了国内目前正在开展与拟议建设的中微子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 中微子质量 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实验
下载PDF
LHCb实验上新奇特重子的发现(英文)
3
作者 张黎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7-566,共10页
介绍了LHCb实验上观测到的J/ψp奇特共振结构的实验证据.在Λ0b→J/ψK-p衰变中,J/ψp系统显示出两个共振态,每个至少含有五个夸克c珋cuud,和五夸克态相符.每个态的信号显著度都大于9倍的标准差.它们的质量为(4 380±8±29)Me V... 介绍了LHCb实验上观测到的J/ψp奇特共振结构的实验证据.在Λ0b→J/ψK-p衰变中,J/ψp系统显示出两个共振态,每个至少含有五个夸克c珋cuud,和五夸克态相符.每个态的信号显著度都大于9倍的标准差.它们的质量为(4 380±8±29)Me V和(4 449.8±1.7±2.5)Me V,对应的宽度为(205±18±86)Me V,和(39±5±19)Me V.最有可能自旋一个为3/2,另一个为5/2,宇称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CB 奇特重子 隐形粲偶素五夸克态
下载PDF
探索质量起源与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
作者 邝宇平 何红建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5-17,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1964年Peter Higgs及Francois Englert等提出的Higgs机制及其在电弱标准模型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为什么2012年实验上发现一个Higgs玻色子后,2013年的诺贝尔奖就颁给Englert和Higgs。然后指出,接下来重要的是在实验... 本文首先介绍1964年Peter Higgs及Francois Englert等提出的Higgs机制及其在电弱标准模型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为什么2012年实验上发现一个Higgs玻色子后,2013年的诺贝尔奖就颁给Englert和Higgs。然后指出,接下来重要的是在实验上进一步探测这个Higgs玻色子对标准模型预言的偏离,和探索可能的新物理。LHC的升级实验和将来的高能对撞机对实现这个目标至关重要。最后展望粒子物理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aas机制 Hiaasc玻色子 标准模型 新物理
原文传递
TeV能区物理
5
作者 邝宇平 何红建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375,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研究TeV能区物理的意义、重要性和当前国际上的发展形势,以及清华大学粒子物理理论组为发展TeV能区物理研究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电弱对称破缺机制 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 TeV能量对撞机
原文传递
在LHC上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规范耦合
6
作者 邝宇平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6-453,共8页
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耦合是不依赖于具体模型且无遗漏地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效应的有效办法.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规范耦合更有特殊意义,它与电弱对称破缺的机制相关.我们曾提出在LHC上通过WW散射来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规范耦... 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耦合是不依赖于具体模型且无遗漏地探测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效应的有效办法.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规范耦合更有特殊意义,它与电弱对称破缺的机制相关.我们曾提出在LHC上通过WW散射来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规范耦合的灵敏方法.本文简要综述这种方法的物理思想及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GS玻色子 反常规范耦合 WW散射 LHC
原文传递
D介子稀有衰变研究(英文)
7
作者 阿布里克木.麦迪娜 白景芝 +167 位作者 班勇 卞建国 蔡啸 陈海璇 陈和生 陈宏芳 陈江川 陈进 陈元柏 迟少鹏 初元萍 崔象宗 戴又善 邓子艳 董燎原 董清风 杜书先 杜志珍 方建 房双世 傅成栋 高翠山 高原宁 顾树棣 顾运厅 过雅南 郭义庆 何康林 何瑁 衡月昆 胡海明 胡涛 黄光顺 黄性涛 黄秀萍 季晓斌 江晓山 焦健斌 金大鹏 金山 金毅 赖元芬 李刚 李海波 李会红 李金 李仁英 李树敏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晓玲 李学潜 黎元柳 梁勇飞 廖红波 刘春秀 刘芳 刘峰 刘怀民 刘汇慧 刘建北 刘晶 刘觉平 刘荣光 刘振安 鲁公儒 吕峰 吕海江 吕军光 罗成林 马凤才 马海龙 马连良 马秋梅 马续波 毛泽普 莫晓虎 聂晶 彭海平 漆纳丁 秦虎 邱进发 任震宇 荣刚 单连友 尚雷 沈定力 沈肖雁 盛华义 石峰 史欣 孙汉生 孙俊峰 孙胜森 孙永昭 孙志嘉 谭振强 唐晓 田雨润 童国梁 王大勇 王岚 王灵淑 王曼 王佩良 王平 王文峰 王贻芳 王喆 王铮 王征 王至勇 魏诚林 魏代会 吴宁 夏小米 谢小希 辛波 许国发 徐晔 阎沐霖 杨帆 杨洪勋 杨杰 杨永栩 叶铭汉 叶云秀 易智勇 俞国威 苑长征 袁建明 袁野 臧石磊 曾瑜 曾云 张丙新 张炳云 张长春 张达华 章红宇 张建勇 张家文 张勤俭 张晓梅 张学尧 张一云 张志清 张子平 赵棣新 赵京伟 赵明刚 赵平平 赵维仁 赵政国 郑汉青 郑建平 郑志鹏 周莉 周能锋 朱科军 朱启明 朱莹春 朱永生 祝玉灿 朱自安 庄保安 庄胥爱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π-e+e+,π+e+e-,K*-e+e+和K*+e+e-).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其中,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衰变 D介子 上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