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需镇痛与按时镇痛在骨科无痛病房建设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文和 李云华 +6 位作者 许勐宇 朱江 曾莉 万彬 梁华杰 谭小波 张廷帅 《新医学》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比较按需镇痛与按时镇痛在骨科无痛病房建设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5例行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按需镇痛组(42例),即按照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给予必要的镇痛治疗,B组为按时镇痛(43例),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按患者的疼... 目的:比较按需镇痛与按时镇痛在骨科无痛病房建设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5例行骨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按需镇痛组(42例),即按照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给予必要的镇痛治疗,B组为按时镇痛(43例),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按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给予既定镇痛方案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于麻醉清醒后4 h进行第1次评分,每4~8 h评估1次至术后72 h疼痛评分,睡眠评分,患者出院时对治疗过程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时镇痛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按需镇痛组(P<0.05)。患者的睡眠评分明显优于按需镇痛组(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好于按需镇痛组(P<0.05)。结论:骨关节手术后按时镇痛明显优于按需镇痛组。按时镇痛能够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睡眠,提高其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时镇痛 按需镇痛 无痛病房
下载PDF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4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赖志伟 田东波 +2 位作者 钟国权 梁利初 唐永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3、26、39、52周时的血清IFN-γ和I...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3、26、39、52周时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后完全应答组IFN-γ/IL-4水平接近或高于对照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IFN-γ/IL-4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结论拉来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乙型肝炎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逐渐增高;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逐渐降低,提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但抑制病毒繁殖,而且长时间治疗可增强Th1类细胞优势应答,抑制Th2类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γ-干扰素(IFN-γ) 白细胞介素4(IL-4)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东波 付志萍 唐浩熙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5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动态检测80例肺炎合并SIRS患者76例非SIRS的肺炎患者和45例健康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非SIRS组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IRS组CRP显著高于非SIRS组(...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动态检测80例肺炎合并SIRS患者76例非SIRS的肺炎患者和45例健康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非SIRS组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IRS组CRP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者CRP水平显著高于无MODS者(P<0.05)。具有SIRS诊断标准3项以上和第7天CRP持续不降的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CRP在SIR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RP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肺炎病情的危重度;持续监测CRP可能有助于预估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血管源性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雷苑麟 卢俊英 +2 位作者 黄海连 关秀红 赖碧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6期2200-220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结果:8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8例为动脉瘤,1例为腹...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血管源性急腹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结果:8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8例为动脉瘤,1例为腹部动脉瘤,1例为肠系膜扭转伴肠梗阻,1例为腹部动脉血栓,剩余1例为外伤所致的肠系膜血肿。结论:利用螺旋CT对血管源性急腹症患者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可以快速的查明发病原因和部位以及具体范围等,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急腹症 螺旋CT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雷苑麟 曲春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40-541,共2页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影像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搜集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中空泡征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分叶征38例,毛刺征32例,血管集束征11例...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螺旋CT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其CT影像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搜集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中空泡征7例,细支气管充气征3例,分叶征38例,毛刺征32例,血管集束征11例,胸膜凹陷征26例。结论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诊断 CT
下载PDF
镁离子对脑保护作用的前瞻性临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国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3年第16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镁制剂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后从颅内压、NSE、CT、GCS评分和GOS评级... 目的 探讨分析镁制剂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后从颅内压、NSE、CT、GCS评分和GOS评级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颅内压和NSE水平明显下降,CT显示脑水肿程度减轻,而GCS和GOS则有明显提高,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 镁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确有实用价值,且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颅脑损伤 脑保护 临床实验
下载PDF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防治分析
7
作者 曹卫权 朱江 杨立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0例,保守治疗Ⅰ型、Ⅱ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制动2周... 目的探讨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对策。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月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肩锁韧带、喙锁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0例,保守治疗Ⅰ型、Ⅱ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制动2周,渐进式肩关节功能练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按Lazzcano功能评定标准对肩锁关节进行评估,优27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5%。结论①手术解剖位,内固定+肩锁、喙锁韧带修复符合肩锁关节生理解剖特点。②手术或保守治疗均需进行患肢悬吊制动2周,然后渐进式肩关节功能练习。③并发症预防的有效办法是选用有效的内固定方式,重视韧带的修复及内固定时间,更有利于损伤韧带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鄢安良 刘文和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传统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与传统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组(PLDD组)和传统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组(OLD组),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出院后6、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PLDD组与OLD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时间以及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功能评定,两组均无椎间盘突出复发及腰椎手术后综合征发生,伤口均一期愈合。PLDD组有2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定位错误;OLD组有2例定位错误,2例脑脊液漏。术后出院时、出院后6、12个月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3年内效果相近,但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及恢复日常工作及生活时间早的优点,是治疗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开放式腰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