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明建青 吕运好 +3 位作者 潘凯玲 曾峻 罗玉芬 戴燕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6期43-45,49,共4页
目的评价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62例需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81)行常规鼻胃管营养支持,研究组(n... 目的评价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162例需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81)行常规鼻胃管营养支持,研究组(n=81)予以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道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及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红蛋白(Hb)、血清前清蛋白(PA)及血清清蛋白(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Hb、PA及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留置空肠营养管可有效缩短入住ICU时间,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Hb、PA及ALB等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治疗 鼻胃管 营养指标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明建青 罗丹华 +3 位作者 戴燕平 林莉珍 张晖 陈海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需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5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借...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缓慢胃内注水法鼻肠管置入技术在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需长期鼻饲重症肺炎患者58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盲插置入鼻肠管,观察组借助超声引导胃内注水法置入鼻肠管,对比两组置管时间、幽门通过率等临床指标,置管前后患者营养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当天鼻肠管通过幽门率(100.00%)明显大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置管所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置管后2周内不良反应与各营养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下胃内注水法可有效提高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且置管方式所用时间、置管后重症肺炎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盲插置管方式相当,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超声引导 胃内注水法 鼻肠管 营养支持
下载PDF
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 杨经文 +3 位作者 李悦 施学智 李华楚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0-675,共6页
目的观察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方法制备中暑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与中暑组(n=6),分离单核细胞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对外泌体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并采用注释数据库进行功能描述;采... 目的观察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方法制备中暑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6)与中暑组(n=6),分离单核细胞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对外泌体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并采用注释数据库进行功能描述;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验证中暑大鼠及患者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HMGB1的表达变化;将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对照组、中暑组以及中暑+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EP)组,分别添加来自对照组、中暑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上清中提取的外泌体及EP,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皮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健康志愿者及中暑患者外泌体NLRP3及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暑组大鼠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数量(×104/单核细胞)明显增多(11.24±2.66 vs.1.52±0.21,P<0.001)。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中暑组外泌体HMGB1表达较对照组上调18.63倍(P<0.001),且在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富集。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中暑组大鼠外泌体内含HMGB1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13±0.22 vs.1.00±0.15,P<0.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中暑组患者外泌体内含HMGB1水平(ng/m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29±0.11 vs.0.12±0.04,P=0.006)。RT-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中暑组内皮细胞中NLRP3及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中暑组比较,中暑+EP组NLRP3及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打击可提高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HMGB1水平,并可能通过HMGB1介导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外泌体 单核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热打击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155对肝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4
作者 张明 李悦 +3 位作者 杨经文 施学智 肖吉彪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研究热打击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外泌体miR-155的关系。方法将单核细胞THP-1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乌司他丁组,分别提取3组细胞的外泌体,将其孵育肝细胞系HepG2细胞后,检测肝细胞上清中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研究热打击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与外泌体miR-155的关系。方法将单核细胞THP-1分为对照组、热打击组、乌司他丁组,分别提取3组细胞的外泌体,将其孵育肝细胞系HepG2细胞后,检测肝细胞上清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肝细胞存活率,以及肝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评估外泌体对肝细胞的作用;采用RT-qPCR检测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155含量的变化;通过数据库检索、双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miR-155的潜在靶点;观察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对肝细胞miR-155的影响,以及使用乌司他丁或miR-155抑制剂处理对这些外泌体功能的影响。结果热打击单核细胞来源外泌体使肝细胞上清ALT及LDH水平、TNF-αmRNA及IL-6 mRNA水平明显增高(P<0.01),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热打击能增加单核细胞及其释放外泌体内含的miR-155水平;miR-155可能以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分子1(SOCS1)作为靶基因发挥作用;采用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孵育肝细胞可使后者miR-155水平增高,乌司他丁或miR-155抑制剂能降低热打击单核细胞外泌体miR-155水平并减少肝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打击单核细胞可上调肝细胞炎性因子导致的炎症损伤,这可能是通过释放外泌体miR-155至肝细胞并以SOCS1为潜在靶点实现的;乌司他丁可能缓解此条件下肝细胞内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外泌体 单核细胞 乌司他丁 肝细胞 MIR-155
下载PDF
氯沙坦通过HMGB1抑制热打击大鼠肝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明 杨经文 +4 位作者 陈怀生 李悦 施学智 梁泳欣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5-291,共7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热打击大鼠肝细胞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热打击)、中暑组(中暑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中暑氯沙坦组(中暑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氯沙坦50 mg/kg... 目的观察氯沙坦通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热打击大鼠肝细胞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内实验中,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接受热打击)、中暑组(中暑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中暑氯沙坦组(中暑模型建立后腹腔注射氯沙坦50 mg/kg)。于模型建立9 h后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HMGB1水平及肝组织白介素(IL)-1β、IL-18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体外实验中,将大鼠HBL3A肝细胞系分为对照组(不接受热打击)、热打击组及热打击氯沙坦组(热打击后在上清中加入10μmol/L氯沙坦)。于模型建立9 h后检测细胞活力,上清乳酸脱氢酶及HMGB1水平,肝细胞胞质及总HMGB1表达,活化的半胱天冬酶-1表达,上清IL-1β、IL-18及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并分别观察添加梯度浓度的重组HMGB1和0.2 mmol/L H2O2对氯沙坦干预的热打击肝细胞上清IL-1β、IL-18及HMGB1水平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中,与中暑组比较,中暑氯沙坦组血清ALT、肝组织MPO、血清HMGB1、肝组织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中,与热打击组比较,热打击氯沙坦组胞质HMGB1,上清HMGB1、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细胞存活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HMGB1抑制剂后,热打击肝细胞的IL-1β及IL-18水平均下降;加入HMGB1后,氯沙坦干预的热打击肝细胞的IL-1β与IL-18水平均上升(P<0.05)。氯沙坦干预后热打击肝细胞中的活性氧簇水平降低,加入H2O2后,氯沙坦干预的热打击肝细胞上清HMGB1水平增高(P<0.05)。结论氯沙坦可通过HMGB1抑制热打击大鼠肝细胞中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肝损伤 氯沙坦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钦汉 罗刚 陈军 《中国医药》 2014年第7期967-969,共3页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莫西沙星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治疗0.4 g,1次/d,治疗7~14 d;左氧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0例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完全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莫西沙星组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治疗0.4 g,1次/d,治疗7~14 d;左氧氟沙星组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 g,1次/d,治疗7~14 d。比较2组疗效、细菌清除率及脱呼吸机时间。结果莫西沙星组的临床有效率[83.3%(25/30)]、细菌清除率[86.7%(26/30)]、脱呼吸机成功率[76.7%(23/30)]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46.7%(14/30),53.3%(16/30),43.3%(13/30)] (P〈0.01或P〈0.05),莫西沙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左氧氟沙星组低[3.0%(1/30)比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莫西沙星治疗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莫西沙星 急性加重期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张明 陈怀生 +4 位作者 李悦 杨经文 施学智 梁泳欣 童华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85-690,共6页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接受中暑造模和氢化可的松干预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中暑组。4组大鼠均在麻醉状态下监测颈动脉血...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对中暑大鼠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接受中暑造模和氢化可的松干预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和氢化可的松中暑组。4组大鼠均在麻醉状态下监测颈动脉血压,并分别完成下列3部分实验,每部分实验中各组大鼠的样本量均为8只。(1)两次负荷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1μg/kg)静脉推注实验:观察4组大鼠接受两次负荷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后平均动脉压(MAP)升幅及回落至基线的时间;(2)恒定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25μg/(kg.h)]持续泵注实验:观察4组大鼠MAP维持水平及总体生存时间;(3)血管反应性相关生化指标检测:接受恒定低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的4组大鼠被处死后,留取血清和主动脉组织,检测血管扩张因子(血清NO、前列腺素E2)、激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炎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主动脉组织α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1)生理盐水中暑组大鼠接受负荷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后MAP升幅和持续时间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尤以第2次注射后明显。氢化可的松中暑组MAP升幅和持续时间高于生理盐水中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恒定低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持续泵注后,生理盐水中暑组MAP维持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生理盐水中暑组比较,氢化可的松中暑组大鼠MAP增加,生存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理盐水中暑组大鼠血清NO、前列腺素E2、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促炎因子水平明显增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相较于生理盐水中暑组,氢化可的松中暑组的促炎因子水平下降,主动脉α1肾上腺素能受体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衰竭的中暑大鼠存在对去甲肾上腺素的低反应性,氢化可的松能增加MAP和存活时间,改善低反应性,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并增加主动脉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低反应性 缩血管药 氢化可的松
下载PDF
热打击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外泌体特征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怀生 张明 +3 位作者 梁泳欣 施学智 童华生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0-276,共7页
目的分析热打击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的外泌体特征及其功能。方法培养HUVECs并分为对照组与热打击组。热打击组细胞给予41℃热刺激培养2 h,建立热打击细胞模型;对照组细胞于37℃孵育培养2 h。采用纳米颗粒追踪法分析两组细... 目的分析热打击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释放的外泌体特征及其功能。方法培养HUVECs并分为对照组与热打击组。热打击组细胞给予41℃热刺激培养2 h,建立热打击细胞模型;对照组细胞于37℃孵育培养2 h。采用纳米颗粒追踪法分析两组细胞释放的外泌体特征;Western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SG101的表达;荧光标识观察外泌体进入正常细胞的过程。检测、提取外泌体,对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将培养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37℃培养HUVECs细胞)、37℃外泌体处理组(加入对照组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和41℃外泌体处理组(加入热打击组细胞释放的外泌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外泌体中的微小RNA(miRNA)。结果与对照组不同,41℃热打击组细胞可释放异常外泌体,并导致正常HUVECs出现行为、功能异常,组织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表达明显增加(P<0.05),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表达降低(P<0.05)。与37℃孵育HUVECs比较,41℃热打击HUVECs释放的外泌体共出现2590条miRNA调节变化,对细胞凋亡等途径具有较明显影响。结论41℃热打击可使HUVECs分泌异常外泌体,后者可导致正常细胞出现行为及凝血功能等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监测动脉血压的清醒重症中暑大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明 李悦 +6 位作者 殷惠梅 施学智 陆勇 祝鑫桃 耿焱 童华生 苏磊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38-341,344,共5页
目的:探索监测动脉血压的清醒大鼠重症中暑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大鼠分为清醒中暑组、麻醉中暑组、清醒对照组和麻醉对照组。其中,清醒中暑组的大鼠在腹腔注射麻醉情况下完成右侧颈总动脉置管并固定,待其清醒后再置于高... 目的:探索监测动脉血压的清醒大鼠重症中暑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随机将40只雄性大鼠分为清醒中暑组、麻醉中暑组、清醒对照组和麻醉对照组。其中,清醒中暑组的大鼠在腹腔注射麻醉情况下完成右侧颈总动脉置管并固定,待其清醒后再置于高温高湿环境接受热打击,直至其体温超过42℃及血压下降;麻醉中暑组在动脉置管后保持大鼠在麻醉状态接受热打击;清醒、麻醉对照组则置于常温常湿环境中。比较各组生命体征、热负荷量、体重丢失、生存率指标的变化。结果:较麻醉中暑组而言,清醒对照组具有显著增加的热负荷量及体重丢失,其生命体征变化更平缓、生存率也更高。结论:监测动脉血压的清醒大鼠模型更加符合重症中暑致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更能满足后续动物实验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大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