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育红 吕军杰 +6 位作者 张洁 李俊红 王聪慧 丁志强 张灿军 姚宇卿 李志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用干旱棚法,对11个旱稻品种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株高、穗长、穗下节、抽穗期、成产三因素、结实率、叶片失水率、叶片萎蔫度等性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变化及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 用干旱棚法,对11个旱稻品种抗旱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株高、穗长、穗下节、抽穗期、成产三因素、结实率、叶片失水率、叶片萎蔫度等性状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变化及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产量的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旱稻抗旱性是科学的、准确的,并用其对试验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定性分级;结合隶属函数法评价了其它生育指标与抗旱性强弱的关系,相对株高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对结实率、叶片萎蔫度(抽穗期)和相对穗粒数与抗旱系数呈显著相关性,抽穗期和相对穗下节长与抗旱系数相关性密切,其它性状与旱稻抗旱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抗旱性 鉴定方法
下载PDF
河南省旱作区节水抗灾培肥技术体系集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宇卿 张灿军 +5 位作者 沈东风 吕军杰 仵均祥 张洁 王育红 李志锋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验证,结合不同旱作区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将河南省旱作区划分为豫西丘陵旱作区和豫东南平原易旱区,在分析不同旱作区自然条件优势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各自的主攻目标。通过比较2个区域自然条件... 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验证,结合不同旱作区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将河南省旱作区划分为豫西丘陵旱作区和豫东南平原易旱区,在分析不同旱作区自然条件优势和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各自的主攻目标。通过比较2个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和限制因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组装集成了河南省旱作区夺取农业高产丰收的“一二三五五”节水抗灾培肥技术体系,即围绕小麦玉米一体化主线,坚持蓄水保墒2个基点,做好品种、耕作和栽培3个衔接,抓住高效用水5个关键环节,实现节水、抗灾、培肥、增效、环保5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区 节水 抗灾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豫西夏玉米不同灌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军杰 王聪慧 +2 位作者 丁志强 李俊红 李志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1-32,共2页
在玉米苗期与大喇叭口期进行了不同灌水方式与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年度前期严重干旱情况下,大喇叭口期集中灌水的增产效果最好,灌水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同样灌水量,以大喇叭口期灌水效果较好;同样的灌水量,以集中灌较好。
关键词 夏玉米 补灌方式 效果 灌水量 灌水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