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性病科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初步建设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云升 宣暄 +1 位作者 欧荣英 张学奇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由于受到医疗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一直是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难点。有效避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因素,对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予以改进,探索一套... 由于受到医疗环境、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一直是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难点。有效避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因素,对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予以改进,探索一套较为完善的、强化实习医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环节。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采用操作培训实验室化的途径,为本学科的实习教学作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 皮肤性病学 培训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仕胜 蔡剑峰 +2 位作者 徐云升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2-854,共3页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萄球菌...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住院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53例细菌性皮肤病住院患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AMS60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253例患儿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葡萄球菌211株,占97.7%,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5株,占2.3%。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前3年组(2004—2006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6.6%、94.3%、94.3%、82.8%、21.5%和25.3%,后3年组(2007—2009年)的耐药率分别为97.6%、95.2%、96.8%、91.1%、25.0%和31.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3年组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8%和26.4%,后3年组的耐药率分别为81.5%和65.3%,后3年组耐药率高于前3年组(P<0.01和P<0.01);5株GABHS中,4株对红霉素耐药、4株对阿奇霉素耐药,对青霉素、莫匹罗星全部敏感。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葡萄球菌是细菌性皮肤病的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在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感染 葡萄球菌 耐药性 儿童
下载PDF
盐酸非索非那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剑峰 徐云升 +3 位作者 张学奇 丁珍珍 林孝华 李秉煦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单独使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口服,60mg/次,2次/d,试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2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 目的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0例单独使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口服,60mg/次,2次/d,试验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0 mg,隔日1次肌内注射,2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共完成病例74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36例。试验组有效率89.5%,对照组有效率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效,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下载PDF
HPV16型E7抗原B细胞表位的预测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明芬 徐云升 +3 位作者 郝飞 欧荣英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经RP-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用...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早期蛋白E7的B细胞优势表位,并对其进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亲水性方案、柔韧性方案、抗原指数方案及表面可能性方案综合评估其B细胞优势表位,并运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经RP-HPLC纯化及纯度分析,用质谱进行定性鉴定。以合成肽免疫Balb/c小鼠,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考虑HPV16 E714-21(P1),HPV16 E726-37(P2),HPV16 E744-51(P3)可能是B细胞优势表位,免疫小鼠后可明显诱导小鼠血清抗体滴度升高,但只有P1和P2产生的抗体与人宫颈癌组织上清液结合呈阳性反应。结论HPV16 E714-21和HPV16 E726-37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能成为HPV感染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7抗原 B细胞表位
下载PDF
HPV16E711-20配体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云升 欧荣英 +3 位作者 张文淼 张学奇 李秉煦 蔡剑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比较HPV16型E7抗原CTL表位E711-20(YMLDLQPETT)与其修饰多肽配体APL(YLLDLQPE-VT)诱发特异CTL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观察E711-20及其APL的小鼠TC-1细胞肿瘤免除率、存活时间与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了解其预防... 目的比较HPV16型E7抗原CTL表位E711-20(YMLDLQPETT)与其修饰多肽配体APL(YLLDLQPE-VT)诱发特异CTL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观察E711-20及其APL的小鼠TC-1细胞肿瘤免除率、存活时间与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了解其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以E711-20及其修饰多肽配体(APL)免疫C57BL/6小鼠,测定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用LDH释放试验检测免疫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的CTL杀伤活性。结果脾细胞增殖实验中,3组增殖指数如下:IFA+APL组2.42±0.38,IFA+E711-20组1.68±0.32,IFA组1.07±0.22;CTL杀伤效应实验中,3组靶细胞溶破率(%)如下:IFA+APL组54.21±0.12,IFA+E711-20组62.33±0.46,IFA组0.88±0.07;IFA组肿瘤免除率为0,IFA+E711-20组肿瘤免除率为40%,IFA+APL组肿瘤免除率为80%;荷瘤小鼠中,对照组IFA肿瘤体积迅速增大,E711-20和APL组的肿瘤生长速度较慢。APL免疫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其CTL杀伤活性和增殖能力强于E711-20;APL对TC-1肿瘤细胞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优于E711-20。结论 APL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和抗肿瘤效果优于E711-20,可能为针对HPV16E7抗原的肽疫苗分子设计提供理想的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修饰多肽配体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表位
下载PDF
甲真菌病的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剑峰 张学奇 +2 位作者 李智铭 吕明芬 李秉煦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了解门诊甲真菌病患者致病性真菌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做真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者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 目的:了解门诊甲真菌病患者致病性真菌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做真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者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培养鉴定的363例患者标本中,266份培养出阳性菌株,总阳性率为73.3%,皮肤癣菌244株(占67.2%),霉菌39株(占10.8%),酵母菌77株(占21.1%);真菌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25.5%、氟康唑11.9%、酮康唑6.7%、伊曲康唑2.1%、两性霉素B 0%,药物敏感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70.4%、氟康唑81.3%、酮康唑87.7%、伊曲康唑95.2%、两性霉素B 99.1%。结论:甲真菌病患者致病性真菌以皮肤癣菌最为常见,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癣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外阴白色病变继发鳞状细胞癌1例
7
作者 吕明芬 蔡剑峰 +2 位作者 张学奇 刘晶晶 徐云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3-854,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 外阴瘙痒20余年,伴外阴肿痛半年,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的外阴出现瘙痒和局部白斑,无疼痛等小适,多次以“外阴白斑”予外搽药物治疗(药名不详)后,瘙痒可较前减轻,但停用药物后均复发。
关键词 外阴白色病变 继发鳞状细胞癌 外阴瘙痒 外阴白斑 临床资料 药物治疗 用药物 患者
下载PDF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湿热蕴结型尖锐湿疣所致创面感染的处理
8
作者 蔡剑峰 欧荣英 +2 位作者 徐云升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2期2531-2532,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创面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2008年1月-2009年6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的112例尖锐湿疣创面分泌物,并进行药敏试验,将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局...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创面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门诊2008年1月-2009年6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的112例尖锐湿疣创面分泌物,并进行药敏试验,将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进行局部湿敷治疗,一组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创面恢复情况。结果:112例患者中有104例培养出16种细菌,局部湿敷治疗组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导致的创面感染菌种较多,但全身抗感染治疗对创面愈合无重要意义,局部湿敷处理可以迅速恢复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咪喹莫特 感染创面 湿敷
下载PDF
HPV16 CTL表位E749-57以HSP110为分子伴侣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发亮 徐云升 +6 位作者 欧荣英 倪兵 贾正才 吴玉章 林治华 李秉煦 郝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探讨以mHSP110为分子伴侣的HPV16 CTL表位E749-57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mHSP110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在热休克状态与E749-57结合形成复合物,高压液相色谱(HPLC)鉴定其结合程度.用mHSP1 10-E749-57... 目的 探讨以mHSP110为分子伴侣的HPV16 CTL表位E749-57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mHSP110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在热休克状态与E749-57结合形成复合物,高压液相色谱(HPLC)鉴定其结合程度.用mHSP1 10-E749-57复合物免疫小鼠,IFN-γ胞内染色、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特异CTL.结果 克隆mHSP110片段经DNA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其CDS一致,长度为2577 bp 经SDS-PAGE和Western印迹证实mHSP110表达、纯化成功,HPLC分析E749-57能够与mHSP110形成复合物.复合物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中CD8+IFN-γ+T细胞的频率、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E749-57组、HSP110组和PBS组.复合物免疫小鼠可明显抑制TC-1肿瘤的生长.结论 mHSP110-E749-57复合物能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并产生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表位 T淋巴细胞 HSP110热休克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药疹发病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秀芳 徐云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5期771-772,共2页
药疹(drug eruption)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药疹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掌握药疹的发病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药疹的发生至关重要。1病毒感染与药疹近几年,病毒感染与药疹成为... 药疹(drug eruption)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药疹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掌握药疹的发病机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药疹的发生至关重要。1病毒感染与药疹近几年,病毒感染与药疹成为药疹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热点。资料显示,多种病毒,如EB病毒(E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病毒感染 HLA易感基因 树突状细胞 T细胞
原文传递
HLA-A2限制性CTL表位HPV18E7_(7-15)分子修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笑红 欧荣英 +3 位作者 徐云升 张学奇 蔡剑峰 李秉煦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对人类白细胞抗原A2分子(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HPV18E77-15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并探讨修饰后多肽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量化模体方案,比较置换后的多肽与HLA-A2分子的结合系数,采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并纯化多肽、... 目的对人类白细胞抗原A2分子(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HPV18E77-15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并探讨修饰后多肽的免疫原性。方法根据量化模体方案,比较置换后的多肽与HLA-A2分子的结合系数,采用标准Fmoc方案合成并纯化多肽、细胞毒实验(51Cr释放法),观察多肽是否能够诱导特异性CTLs。结果修饰肽TLQDIVLHV符合HLA-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表位要求,具有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诱导活性。结论修饰肽TLQDIVLHV具有更好的结合力和较强的抗原性,可以作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治疗性肽疫苗分子设计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E7抗原 表位 T淋巴细胞 分子修饰
原文传递
热休克蛋白110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11-20珈配体的佐剂效应研究
12
作者 徐云升 欧荣英 +2 位作者 张学奇 李智铭 李秉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10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11-20配体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体外构建HSP110与HPV16型E711-20配体的复合物。将C57BL/6雌性6周龄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复合物组、配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5只...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110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11-20配体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体外构建HSP110与HPV16型E711-20配体的复合物。将C57BL/6雌性6周龄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复合物组、配体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免疫复合物100txg,肽10μg,PBS100μl,2周后重复1次,第2次免疫2周后,分离脾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免疫小鼠后采用噻唑蓝法(MTT)判断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干扰素γ(IFN-1)胞内染色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并以标准51Cr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HSP110与HPV16型E711-20埘配体的复合物免疫小鼠后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殖指数为1.87±0.12)和CD8+IFN-γ+ T细胞的频率(3.9%)显著高于配体组(分别为0.32±0.071和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体的复合物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应(效靶比为100:1、50:1、25:1、12.5:1时,杀伤率分别为54.7%、72.2%、61.5%、39.8%)显著高于配体组(分别为35.2%、49.3%、28.1%、17.4%)。结论HSP110能增强HPV16型7 11-20配体的免疫效应,具有较好的免疫佐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110热休克蛋白质类 人乳头瘤病毒16 修饰多肽配体
原文传递
大疱性皮肤病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伟 李秉煦 +1 位作者 张学奇 徐云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6期837-838,900,共3页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8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8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数的58.3%。大疱性类天疱疮患... 目的总结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8例大疱性皮肤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8例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占总数的58.3%。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20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8例,好转11例,治愈率4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4例患者中,3例达到皮损痊愈,治愈率75%。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中4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皮损痊愈2例,好转2例,治愈率5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达到皮损痊愈,1例好转,治愈率66.7%。结论本研究提示大疱性类天疱疮是大疱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糖皮质激素在大疱性皮肤病治疗中的疗效肯定,且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剑峰 张学奇 +1 位作者 李秉煦 徐云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19,共2页
为了评价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我们对183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其疗效,并与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疗效观察 治疗 盐酸西替利嗪 平行对照
原文传递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蔡剑峰 张学奇 +4 位作者 邵笑红 吕明芬 李智铭 李秉煦 徐云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8期1214-1215,1285,共3页
目的评价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肤舒止痒膏外用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皮肤科门诊自2010年7月q012年6月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122例,皮疹无明显糜烂、渗出和结痂。符合Williams所制定的AD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评价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肤舒止痒膏外用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皮肤科门诊自2010年7月q012年6月的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122例,皮疹无明显糜烂、渗出和结痂。符合Williams所制定的AD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和肤舒止痒膏,对照组外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涂抹皮损处,临床观察疗程为2周。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SCORAD评分和有效率的评价。结果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2~7周岁,病程1月~7年;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皮疹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2.44±2.31和11.98±3.12;治疗后,治疗组皮疹积分(5.13±3.47)显著低于对照组(7.72±4.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症状的SCO—RAD评分总积分为8.10±3.3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20±3.97,(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瘙痒积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59±1.74和6.26±1.86;治疗后,治疗组瘙痒积分(2.97±1.01)略低于对照组(3.48±1.27),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4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59%,(P〈0.01)。2组患者均未出现各种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肤舒止痒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为明确,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芬那酸丁酯 特应性皮炎 有效率
原文传递
HLA-A*0201/HPV-18E7 7-15五聚体的构建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云升 欧荣英 +2 位作者 吴玉章 林治华 倪兵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HPV-18)特异性HLA-A2肽五聚体,为HPV-18型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检测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抗原特异性CTL的检测。方法构建含有HLA-A2-BSP和β2M基... 目的构建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HPV-18)特异性HLA-A2肽五聚体,为HPV-18型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检测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并将其初步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抗原特异性CTL的检测。方法构建含有HLA-A2-BSP和β2M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复性、鉴定及纯化。再将特异性短肽与HLA-A2-BSP和β2M在体外进行耦合,该复合物经纯化浓缩后进行生物素化。生物素化的产物经纯化浓缩后形成单体,此单体再与藻红蛋白标记的链霉亲和素按一定比例耦合构建成五聚体。运用所构建的五聚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抗原特异性CTL,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构建的pBV220-HLA-A2-BSP和pBV220-β2M原核表达载体的表达高效而且稳定,纯度达90%以上。HPV-18阳性宫颈癌患者体内抗原特异性CTL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五聚体复合物的构建中,高效、稳定的pBV220-HLA-A2-BSP和pBV220-β2M原核表达载体是构建成功的基础。所构建的MHC I类分子五聚体和传统的四聚体相比,作为体内、外HPV-18E7抗原特异性CTL检测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人白细胞抗原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五聚体
原文传递
291例药疹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邓秀芳 蔡剑峰 +2 位作者 张学奇 李秉煦 徐云升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4期510-511,564,共3页
目的研究住院药疹的常见致病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1例患者,重型120例,非重型171例。主要药疹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占27%,剥脱性皮炎型23%,发疹型20%。常见致病药物中,抗生素占28%,抗痛风药... 目的研究住院药疹的常见致病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1例患者,重型120例,非重型171例。主要药疹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占27%,剥脱性皮炎型23%,发疹型20%。常见致病药物中,抗生素占28%,抗痛风药占15%,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占13%,中药占7%,解热镇痛药占6%。重型药疹26%由别嘌呤醇引起,24%由抗生素引起。致病药物比较,青霉素类潜伏期最短,主要致非重型药疹;别嘌呤醇主要致重型药疹,其潜伏期、病程均较长,激素使用量较大,皮疹难控制。重型药疹在平均年龄、潜伏期、病程、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激素用量及皮疹控制时间等与非重型都有显著差异。结论药疹最常见的类型是多形红斑型和剥脱性皮炎型。抗生素、别嘌呤醇和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引起重型药疹的主要为别嘌呤醇和青霉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APL提高H2-D^b限制性天然CTL表位HPV-16E749-57免疫效应
18
作者 徐云升 吴玉章 +6 位作者 任发亮 倪兵 贾正才 欧荣英 林治华 张学奇 李秉煦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8-1129,共2页
HPV-16E749-57是H2-D^b限制性免疫显性CTL表位,是治疗HPV-16相关病变的理想靶标,研制HPV-16多肽疫苗可以参考表位为基础。但天然表位HPV-16E749-57,的肿瘤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对表位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筛选出免疫原性强的修饰多肽... HPV-16E749-57是H2-D^b限制性免疫显性CTL表位,是治疗HPV-16相关病变的理想靶标,研制HPV-16多肽疫苗可以参考表位为基础。但天然表位HPV-16E749-57,的肿瘤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对表位进行氨基酸置换修饰,筛选出免疫原性强的修饰多肽配体(APL),对构建HPV-16多肽疫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表位 免疫效应 天然 APL HPV-16 多肽疫苗 免疫显性 相关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