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消化疾病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学成 吴建胜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8-330,共3页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一种在体内广泛存在的淋巴因子,不仅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移动,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还有神经内分泌和肿瘤抑制功能。最新的研究发现,它参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渍疡性结肠炎 胰腺炎
下载PDF
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小丽 吴金明 +1 位作者 贾国葆 余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纳入研究的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肠外营养治疗(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h...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纳入研究的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肠外营养治疗(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TPN)组22例,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EEN)组28例,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rhubarb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REN)组26例。观察3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死亡人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CD3、CD4、CD8百分比,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进行比较。结果REN组平均住院天数(26.88±4.65)d,平均费用(5.75±0.75)万元,均低于TPN和EEN组(TPN组,P<0.01;EEN组,P<0.05)。3组治疗前CD4%、CD3%和CD4/CD8及IgG、IgM、IgA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N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分别为(13.9±2.8)g/L,(3.7±1.6)g/L,(2.1±0.9)g/L,CD4%,CD3%,CD4/CD8分别为(34.41%±2.19%),(53.63%±2.88%),(1.58±0.1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而CD8%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同TPN及EEN组相比,REN组IgG,I-gA,IgM,CD4%,CD3%,CD4/CD8均上升更明显(TPN组,P<0.01;EEN组,P<0.05),而CD8%下降更显著(TPN组,P<0.01;EEN组,P<0.05)。结论REN治疗SAP是有效的,能改善SAP患者免疫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大黄
下载PDF
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诱导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赖铭裕 梁志海 +1 位作者 唐国都 孙学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33-2236,共4页
目的:通过大剂量左旋精氨酸(1-arginine) ip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模式,探讨此模型制备的方法和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ANP模型组(A组,n=36).C组接受生理盐水对照;A组... 目的:通过大剂量左旋精氨酸(1-arginine) ip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模式,探讨此模型制备的方法和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ANP模型组(A组,n=36).C组接受生理盐水对照;A组用60 g/L左旋精氨酸分3次ip建立ANP模型.分别观察两组大体病理变化、光镜下病理评分、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1-arginine ip后24 h可观察到集中于小叶边缘区的大片胰腺组织坏死、腺小叶结构消失,A组的病理评分(4 h:4.45±1.33 vs 0.50±0.55.P<0.01;12 h:5.33±1.66 vs 0.67±0.82.P<0.01;24 h:7.89±1.67 vs 0.67±0.82,P<0.01;36 h:8.33±1.12 vs 0.67±0.82, P<0.01)、血清淀粉酶(4 h:8296.16±1028.21 nkat/L vs 6315.10±816.83 nkat/L,P<0.01;12 h: 11 255.92±2565.18 nkat/L vs 5867.84±632.29 nkat/L,P<0.01;24 h:54 424.22±27 125.09 nkat/L vs 6078.05±1070.88 nkat/L.P<0.01; 36 h:28 494.53±12 278.62 nkat/L vs 6286.26±1074.38 nkat/L,P<0.01)各时点都比C组明显升高.结论:采用分3次ip 60 g/L左旋精氨酸方法可成功诱导ANP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左旋精氨酸 大鼠模型
下载PDF
脑卒中住院患者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玲燕 金嵘 +2 位作者 郑荣远 王小同 韩钊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方式、心脏疾病、呼吸道感染、言语障碍和住院科室。各个因素与住院日均呈正相关,其中尿路感染的作用强度最强,标准回归系数是0.221。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保管理,提高费用意识和诊疗水平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住院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B及其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昌隆 黄智铭 +2 位作者 陈民新 韩清锡 陈向荣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检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 ,CB)和CBmRNA的表达 ,探讨其机制与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测定 71例肝组织标本 ,包括对照组 (C) 12例 ,HCC组 34例和肝细胞肝癌癌旁组织组 (PTT) ... 目的 :检测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B ,CB)和CBmRNA的表达 ,探讨其机制与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测定 71例肝组织标本 ,包括对照组 (C) 12例 ,HCC组 34例和肝细胞肝癌癌旁组织组 (PTT) 2 5例CB蛋白和CBmRNA的表达 ,采用吸光度值分析其相对含量。结果 :HCC组CB蛋白和CBmRNA的平均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C组和PTT组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 ,PTT组与C组间两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人肝细胞肝癌组织CB蛋白和CBmRNA均呈现高表达。CB可能是反映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标记物之一 ,并参与肝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组织蛋白酶B 基因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慧敏 金旭如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其心理问题与病人个性、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 6 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中国常模为研究对象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和慢性肝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特点 ,研究其心理问题与病人个性、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 6 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中国常模为研究对象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 )和慢性肝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 (MCMQ)等心理测试法测定病人的个性特征、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人际敏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且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MCMQ中的面对、回避、放弃应对量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在心身症状、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导致疾病恶化甚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地个性 心身医学 应对方式 乙型肝炎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小丽 陈民新 +1 位作者 金抒清 陈小微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87-588,共2页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22例、血便15例、腹泻18例;结肠镜下表现为糜烂及浅表溃疡15例,充血、水肿22例,病理变...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22例、血便15例、腹泻18例;结肠镜下表现为糜烂及浅表溃疡15例,充血、水肿22例,病理变化主要为黏膜慢性炎症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综合分析病史、体检及辅检,特别是结肠镜检查,克罗恩病是可以及时诊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结肠镜检查 胶囊内镜 分析
下载PDF
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春燕 黄智铭 +3 位作者 杨庆 吴金明 吴建胜 张启瑜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作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重度缺血再灌注组、轻度缺血再灌注组、壳寡糖对轻度及重度缺血再灌注干预组。再灌注后用Ch iu氏评分法观察肠黏膜的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与小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结果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形态学损伤明显,血清中反应肠损伤的DAO以及肠组织匀浆中MDA及MP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肠黏膜组织的SIgA水平明显下降,运用壳寡糖预处理的轻度及重度I/R组以上变化均较相同I/R时间模型组减轻。结论壳寡糖对大鼠轻度和重度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减少中性粒细胞聚集与活化以及增强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壳寡糖
下载PDF
生长抑素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康为 吴金明 +5 位作者 吴建胜 黄智铭 陈向荣 林向飞 韩清锡 陈民新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或BalthazarCT积分,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治疗组...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或BalthazarCT积分,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中药方剂大承气汤治疗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病因构成及SAP严重度评分诸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与单用SS治疗组相比,SS联合大承气汤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于入院2w后显著升高,但血清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与治疗后比无明显差别;自入院后第3天开始,血浆内毒素、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于入院后2w显著升高;APACHEⅡ评分及Binder合并症积分明显改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降低。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S和大承气汤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胃肠道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吸收,减少急性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促进IGF-1释放,促进胰腺细胞的再生等多途径阻断SAP时的内毒素“二次打击”,避免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大承气汤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凯时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康为 吴金明 +5 位作者 吴建胜 黄智铭 陈向荣 林向飞 韩清锡 陈民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凯时(LipoPGE1)和生长抑素(SS)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 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或Balthazar CT积分,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LipoPGE1治疗组,对... 目的评价凯时(LipoPGE1)和生长抑素(SS)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 并试图揭示两者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或Balthazar CT积分,将确诊为SAP的患者分为SS治疗组和SS联合LipoPGE1治疗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病因构成及SAP严重度评分诸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与单用 SS治疗组相比,SS联合LipoPGE1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于入院2周后显著升高,但血清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于治疗后无明显差别;自入院后第3天开始,血浆MDA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降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于入院后2周显著升高;APACHEⅡ评分及Binder合并症积分明显改善;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降低。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SS和LipoPGE1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SAP患者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轻急性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减轻过氧化反应、促进IGF-1释放, 促进胰腺细胞的再生等多途径阻断SAP时的高应激反应,避免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凯时 联合治疗
下载PDF
Cathepsin B、uPA和uPAR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昌隆 郑君杰 +1 位作者 薛战雄 黄智铭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B)、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基因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测定71例肝组织标本,包括对照组(C)12例,HCC组34例和癌旁组织(PTT)组25例的...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B)、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基因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应用RT-PCR方法测定71例肝组织标本,包括对照组(C)12例,HCC组34例和癌旁组织(PTT)组25例的CB mRNA、uPA mRNA、uPAR mRNA表达,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HCC组CB mRNA、uPA mRNA、uPAR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和PT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TT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B mRNA与uPA mRNA(r=0.805),CB mRNA与uPAR mRNA(r=0.786),uPA mRNA与uPAR mRNA(r=0.874)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肝癌组织CB mRNA、uPA mRNA、uPAR mRNA均呈现高表达,它们之间可能相互诱导,协同促使肝癌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组织蛋白酶B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误诊为Crohn病的肠道T细胞淋巴瘤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俊文 姚时春 +2 位作者 马升高 吴明 韩清锡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75-176,共2页
肠道T细胞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淋巴瘤,以往称之为肠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现已明确其来源于T淋巴细胞。该病罕见,临床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肿瘤 淋巴瘤 T细胞 CROHN病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康为 吴金明 +2 位作者 林春景 吴建胜 黄智铭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0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7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88例合并肝损害...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0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7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88例合并肝损害,占40.9%,其中轻症胰腺炎165例,重症1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较轻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100%和28.3%,二者比较P<0.0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较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肝功能损害也更为严重。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肝脏损害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癌中细胞凋亡水平和p73基因转录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时春 吴建波 +1 位作者 江松福 徐正铿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肝癌组织 ,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UNEL及RT_PCR技术检测 3 2例乙肝相关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 ,以及... 目的 通过观察肝癌组织 ,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UNEL及RT_PCR技术检测 3 2例乙肝相关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 ,以及良性肝脏疾病和对应正常肝组织细胞凋亡和p73mRNA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 (P <0 0 1) ,细胞凋亡水平与肝癌组织学类型和P_TNM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②肝癌组织p73mRNA表达水平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远癌组织和肝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 ;③组织中凋亡指数的升高和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P73基因 基因表达 PCR TUNEL 肝癌 基因转录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T辅助细胞亚型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剑虹 黄庆科 +1 位作者 韩清锡 陈民新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 + T辅助细胞 (Th)亚型的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细胞因子诱生和ELISA技术检测 3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 2 1例对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IL 12、IFN γ、IL 4、IL 10及TGF β... 目的 :了解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 + T辅助细胞 (Th)亚型的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细胞因子诱生和ELISA技术检测 3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和 2 1例对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IL 12、IFN γ、IL 4、IL 10及TGF β值浓度 ,RT PCR检测PBMC的IL 12、IFN γ、IL 4、IL 10及TGF 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PBMC体外诱生后的IFN γ、IL 12分泌水平下降 ,而IL 4、IL 10分泌水平上升 ;IFN γ、IL 12的mRNA表达下降 ,而IL 4、IL 10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 ;TGF β浓度分泌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T辅助细胞亚群中Th2较Th1细胞占优 ,Th3细胞功能增强 ,从而抑制了机体的细胞免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肝硬化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MRNA 聚合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抒清 洪万东 +1 位作者 黄智铭 王剑虹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41例)。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低脂饮食;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谱,包括透...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41例)。治疗组予罗格列酮4 mg/d口服,连续6个月,低脂饮食;对照组予低脂饮食。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纤维谱,包括透明质酸酶(HA)、血清Ⅲ前胶原(P-Ⅲ-P)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对照组HA、P-Ⅲ-P、Ⅳ型胶原治疗前后分别为([152.5±9.3)mg/ml vs(168.8±12.1)mg/ml]、([250.6±39.3)mg/ml vs(241.3±32.5)mg/ml]、([199.8±28.0)mg/ml vs(204.5±24.1)mg/ml],而治疗组HA、P-Ⅲ-P、ⅣC治疗前后分别为([148.8±8.0)mg/ml vs(113.8±6.0)mg/ml]、([199.9±10.1)mg/ml vs(129.8±6.7)mg/ml]、[(180.5±12.5)mg/ml vs(121.5±9.2)mg/m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HA、P-Ⅲ-P、ⅣC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无变化(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改善NAFLD患者肝脏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坛辀 黄智铭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研究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别检测30名正常人、21例未发生转移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21例肝硬化患者、10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尿中5-甲基尿苷(M5U)、次黄嘌呤核... 目的:研究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在肝细胞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别检测30名正常人、21例未发生转移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21例肝硬化患者、10例肝良性肿瘤患者尿中5-甲基尿苷(M5U)、次黄嘌呤核苷(I)、N4-乙酰胞苷(Ac4c)、黄嘌呤核苷(X)四种修饰核苷的水平。结果: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前尿中M5U、I、Ac4c、X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术后(P<0.01)。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尿中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明显较良性肿瘤患者、肝硬化患者、正常人高(P<0.05或P<0.01)。良性肿瘤患者、肝硬化患者、正常人尿中四种核苷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尿中四种核苷的平均水平同AFP无明显相关性(P>0.05),同肿瘤体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尿中修饰核苷检测对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有一定意义,四种修饰核苷含量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也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 尿 肝细胞 电泳 毛细管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抒清 黄智铭 倪连松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CD42b)、GPⅡb(CD41a)、P 选择素 (CD6 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 (PAC 1)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小...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CD42b)、GPⅡb(CD41a)、P 选择素 (CD6 2P)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 (PAC 1)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P 选择素及 (PAC 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而GPⅠb表达的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GPⅡb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肝硬化患者P 选择素、(PAC 1)及GPⅠb水平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及出血倾向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 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凋亡素基因序列重组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俊文 朱惠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提高凋亡素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增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两次PCR,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带Kozak序列(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凋亡素基因VP3。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的多克隆位点,... 目的:提高凋亡素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增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两次PCR,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带Kozak序列(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凋亡素基因VP3。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VP3,将该质粒分别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XhohI进行酶切鉴定,将初步鉴定显示可能克隆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合成的凋亡素基因与Noteborn报告的凋亡素基因序列一致,同源性为100%。在其起始密码子前添加了Kozak序列的凋亡素基因已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结论:采用两次PCR法可提高表达效率的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添加到凋亡素基因序列起始密码子前端,并构建成凋亡素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 真核表达载体 KOZAK序列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NF-κB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志海 张启芳 +1 位作者 唐国都 孙学成 《胰腺病学》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ANP模型,观察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胰腺组织NF-κB的变化,探讨ANP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ANP组(36只)。应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的方法诱导ANP模型,对照组注...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ANP模型,观察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胰腺组织NF-κB的变化,探讨ANP的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和ANP组(36只)。应用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inine)的方法诱导ANP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后4h、12h、24h、36h分别处死大鼠,观察各组血清MIF浓度、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及NF-κB的变化。结果ANP组血清MIF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分值、NF-κB含量在各时点都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胰腺病理分值、MIF、NF-κB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MIF、NF-κB都与ANP胰腺病理损伤有关,MIF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途径加重胰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