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疾病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姚时春 杨俊文 +2 位作者 马升高 胡祥鹏 吴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及其他胆道疾病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料支架组30例,金属支架组26例。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及其他胆道疾病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料支架组30例,金属支架组26例。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退、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100%。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51.25%,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2.09%,r-谷胺酸转肽酶(r-GT)下降29.07%,碱性磷酸酶(ALP)下降36.18%。金属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70.25%,ALT下降55.23%,r-GT下降41.68%,ALP下降43.74%。早期并发症主要为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其中胰腺炎2例,发生率3.57%,胆管炎3例,发生率5.34%;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堵塞,共3例,发生率5.34%。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良恶性胆道梗阻及胆漏、胆道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塑料支架对胆道良性狭窄及预计恶性梗阻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具有优越性;对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下放置金属胆道支架是最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 内镜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邦松 李庆兴 +1 位作者 卢明芹 董培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14-314,共1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CSF)结核分枝杆菌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CSF结核分枝杆菌并与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ELISA,简称酶联OT)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检测CSF结核杆菌的阳...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CSF)结核分枝杆菌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CSF结核分枝杆菌并与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ELISA,简称酶联OT)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检测CSF结核杆菌的阳性率为11.1%,酶联OT为13.3%,抗酸杆菌染色为0%。结论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CSF结核分枝杆菌不具有灵敏度,阳性率低,对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无多少价值,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必须寻找更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CSF 结核性脑膜炎
下载PDF
穴位贴敷“关节炎Ⅲ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天申 蒋松鹤 谢文霞 《中医外治杂志》 1999年第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敷法 关节炎Ⅲ号 穴位贴敷
下载PDF
胃肠粘液细胞癌SCT特点与病理类型癌对照分析
4
作者 董丽卿 刘芳 +1 位作者 杜玉清 吴恩福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8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粘液细胞癌 胃肠道肿瘤 对照分析 病理类型 CT特点 诊断价值 特殊类型 发病年龄 内镜检查 临床症状
下载PDF
纳洛酮对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素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余方宇 卢中秋 +2 位作者 陈醒言 王明山 胡国新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6期564-565,共2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和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方法 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保护组),每组10只,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30mi...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和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方法 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保护组),每组10只,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30min松开结扎线恢复灌流时及灌注后0.5、1、2,4、6h采血,测定ET-1含量,在6h后分别取缺血部位的心肌标本,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5~1h ET-1含量明显高于结扎前(P(0.05或P(0.01);纳洛酮保护组ET-1含域均显著低于结扎前(P〈0.05或P(0.01)。超微结构改变: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部分心肌纤维呈收缩状态,大部分肌原纤维局灶性溶解、断裂,核周水肿;纳洛酮保护组,肌原纤维结构较清晰,排列整齐,未见明显断裂,肌原纤维收缩状态缓解,线粒体水肿减轻,胞浆轻度水肿。结论 纳洛酮可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ET-1的合成和分泌,减轻ET-1对血管和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再灌注损伤 ET-1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构建与提纯
6
作者 杨俊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3420-3423,共4页
目的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制备提纯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用PCR的技术,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 目的构建凋亡素原核表达系统,制备提纯抗原物质凋亡素融合蛋白。方法用PCR的技术,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凋亡素VP3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凋亡素的高效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将该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中,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固化Ni离子金属鏊合纯化带6X组氨酸标签的凋亡素融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目的蛋白。结果转化有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的大肠杆菌E.coli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固化Ni离子金属鏊合亲和层析纯化凋亡素融合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分子量为38.3KD的目的蛋白条带。结论凋亡素原核表达载体pET-DsbA-VP3能高效表达出凋亡素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素基因 表达系统构建 蛋白提纯
下载PDF
三种不同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形成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红霞 张文淼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869-287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剖宫产术式下腹腔粘连形成情况,筛选有效预防腹腔粘连发生的术式。方法:将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入住该院的240例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各为80例,分别行传统下腹部纵切口...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剖宫产术式下腹腔粘连形成情况,筛选有效预防腹腔粘连发生的术式。方法:将2011年1月一2012年12月入住该院的240例行不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A、B、C三组,各为80例,分别行传统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三组腹腔粘连发生的部位、分级以及术后间隔时间与腹腔粘连的关系。结果:①三组腹腔粘连发生部位包括:膀胱与子宫下段、大网膜与腹壁切口、大网膜与子宫下段、膀胱与子宫中段,发生例数分别为22例、23例和6例,C组腹腔粘连发生率显著小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B、C三组发生重度腹腔粘连例数分别为7例、9例和0例,C组腹腔粘连程度显著小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术后间隔1~5年与≥6年腹腔粘连发生总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能够有效降低腹腔粘连的发生,且粘连发生程度最轻,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新式剖宫产术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腹腔粘连
原文传递
抑郁程度对喉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杜瀚 《临床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中抑郁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我科 1999~ 2 0 0 0年 113名喉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研究不同抑郁程度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3 4%( 4 9/113 )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其... 目的 :研究喉癌患者中抑郁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我科 1999~ 2 0 0 0年 113名喉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并研究不同抑郁程度与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3 4%( 4 9/113 )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其中轻度抑郁 10 6%( 12 /113 )、中度抑郁 2 4 8%( 2 8/113 )、重度抑郁 8%( 9/113 ) ,平均随访时间 3 7个月。无抑郁组生存期明显大于中、重度抑郁组 (P <0 .0 1)。结论 :在喉癌患者的治疗中应充分重视抑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程度 喉癌 预后 ZUNG抑郁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9
作者 柳昊 陈振光 +1 位作者 郑和平 谭金海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1-52,55,共3页
目的 :为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了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 ,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 :恒定起源的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游离长度达... 目的 :为带血管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了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 ,并在标本上模拟术式设计。结果 :恒定起源的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游离长度达 8cm以上 ,外径 1.4± 0 .3mm。 90 .0 %终支直接达锁骨 ,10 .0 %与颈横动脉 (肩胛上动脉 )锁骨支吻合间接达锁骨。结论 :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锁骨内侧端骨膜、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或行颈椎前方植骨融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甲状腺上动脉 转位术 应用解剖 下颌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