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1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应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邻 倪丽艳 +2 位作者 包其郁 陈志敏 李昌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基因(CD14)多态性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特应性疾病的关联。方法特应征组113例,病例入选符合下列标准:(1)年龄2~12岁的汉族儿童;(2)临床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3)血清总Ig...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基因(CD14)多态性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特应性疾病的关联。方法特应征组113例,病例入选符合下列标准:(1)年龄2~12岁的汉族儿童;(2)临床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3)血清总IgE升高;(4)血清特异性IgE阳性。选取2~12岁正常体检儿童79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总IsE,UniCAP系统测定sIgE。应用测序法测定两组儿童CD14基因序列,寻找多态位点,调查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比较两组儿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血浆IgE水平。结果(1)特应征组和对照组儿童均发现CD141—159多态性,以TT基因型为主,未发现其他多态位点。其中对照组儿童TT、TC、CC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0%、28.0%和15.0%,特应征组儿童TT、TC、CC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9%、35.4%和17.7%,按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2,P〉0.05)。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8,P〉0.05)。(2)不同性别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58,P〉0.05)。(3)经对数转换,CD14/—159CC基因型、TC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血清IgE分别为(2500±460)IU/L、(2400±460)IU/L、(2520±460)IU/L,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7,P〉0.05)。结论(1)温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CD141—159多态性,未发现CD14基因其他多态位点。温州地区汉族儿童CD141—159基因型以TT为主。(2)未发现CD141—159基因型和特应征发病及IgE水平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皮炎 特应性 抗原 CD14 多态现象(遗传学) 儿童
原文传递
奥默毕赤酵母菌致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彩霞 杨锦红 +3 位作者 董琳 麦菁芸 张璐 朱将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医院获得性奥默毕赤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至1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6例奥默毕赤酵母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和病原... 目的分析早产儿医院获得性奥默毕赤酵母菌败血症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至1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6例奥默毕赤酵母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用随机引物多态性分析(RAPD)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根据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对患儿周围环境和物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6例患儿分离出奥默毕赤酵母菌前平均住院时间28d;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为13—45d;6例患儿均接受静脉营养,其中4例接受机械通气,5例接受中心静脉置管。5例经卡泊芬净治疗15~30d后痊愈,1例使用氟康唑30d后痊愈。菌株经仪器鉴定和18SrDNA序列测定确认为奥默毕赤酵母菌。RAPD分型结果显示分离株均为同一克隆。采集的15份环境和物品标本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但采取积极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后至2012年8月未再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奥默毕赤酵母菌引起的早产儿医院获得性败血症可在医院内传播,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是关键;卡泊芬净治疗早产儿真菌血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交叉感染 真菌血症 早产 卡泊芬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