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科大学双语教学现状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潇雪 南耀进 谢晓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8期63-64,共2页
目的:对医科大学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浙江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英语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双语课没有信心;性别在双语学习存在影响;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授... 目的:对医科大学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浙江某医科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英语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双语课没有信心;性别在双语学习存在影响;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授课方式和教材需要改进。结论:学生的知识储备、性别、教材、教学方式都对双语教学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大学 双语教学 学习态度 学业自我效能
下载PDF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2
作者 林子江 章新月 +4 位作者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反刍思维
下载PDF
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国华 戴必兵 雷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5-1354,共10页
通过纵向追踪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探讨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的初中一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 通过纵向追踪设计、运用多层线性模型(HLM)考察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并探讨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作用。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尊量表对北京的初中一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6次追踪调查,并用班级环境问卷中的同学关系分量表考察他们的同学关系。结果发现:(1)在一年半时间内,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和发展趋势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初始水平越高,上升的趋势越平缓;(2)自尊能够显著地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使用;(3)同学关系在自尊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研究表明,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倾向有增长趋势,自尊能够有效预防初中生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好的同学关系反而可能削弱自尊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自尊 同学关系 多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一种可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艳 蒋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30,共11页
积极行为支持源起于应用行为分析,最初是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作为对抗厌恶疗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取向,以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强调生态效度、注重预防、主张系统性的改变和重视社会效度为核心特征。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积极... 积极行为支持源起于应用行为分析,最初是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作为对抗厌恶疗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行为干预取向,以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强调生态效度、注重预防、主张系统性的改变和重视社会效度为核心特征。学校环境中的积极行为支持是积极行为支持这一干预取向在学校环境中的应用。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系统化干预,创设良好学校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学业和社会性的发展。本文概述了学校环境中积极行为支持的四个基本要素(可量化的干预目标,结构化的数据收集系统,全校范围内的三级干预体系以及为干预工作提供保障的系统性支持),梳理了在学校环境中开展积极行为支持应遵循的步骤,特别是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作为积极行为支持主体的三级干预体系的开展模式。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从积极行为支持中获得以下借鉴: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体系,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系统化的支持,引入某些特色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行为支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三级干预
下载PDF
基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医科院校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应亮 张国华 梅思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7期918-920,924,共4页
为增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的效果,分析了当前医学学困生思想政治现状与特点,提出将萨提亚家庭治疗理念引入医学学困生帮扶转化,从系统观、家庭观、人性观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具体的医学学困生的帮... 为增强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的效果,分析了当前医学学困生思想政治现状与特点,提出将萨提亚家庭治疗理念引入医学学困生帮扶转化,从系统观、家庭观、人性观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具体的医学学困生的帮扶案例,详细解析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家谱图技术、家庭重塑技术、空椅子技术和冰山隐喻工具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系统观、家庭观、人性观在医学学困生的帮扶转化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医科院校 学困生 帮扶转化
下载PDF
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莉 王孟琦 +1 位作者 蒋索 张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10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水平较高。(2)不同生命意义感的医学生... 目的:研究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10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水平较高。(2)不同生命意义感的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3)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对其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能够预测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使命感 生命意义感 幸福感
下载PDF
人格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国华 雷雳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40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人格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游戏卷入和体验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宜人性、谨慎性、情绪性、网络游戏卷入和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相关。(2)宜人性和谨慎性能够直接... 本研究通过对40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人格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网络游戏卷入和体验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宜人性、谨慎性、情绪性、网络游戏卷入和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相关。(2)宜人性和谨慎性能够直接预测网络游戏成瘾,同时通过网络游戏卷入间接预测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体验对网络游戏卷入和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网络游戏卷入和体验是其中重要的中介和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游戏卷入 网络游戏体验
下载PDF
父母学习陪伴与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关系:亲子学业沟通的中介作用和学习负担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怡佳 张国华 +3 位作者 何健康 罗丽兰 韩锦涛 江波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6-833,共8页
采用父母学习陪伴问卷、亲子学业沟通问卷、学习负担量表和学业成绩自我评定量表对578名4-6年级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探讨父母学习陪伴与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关系以及亲子学业沟通四个维度(成绩沟通、习惯沟通、态度沟通和方法沟通)的中... 采用父母学习陪伴问卷、亲子学业沟通问卷、学习负担量表和学业成绩自我评定量表对578名4-6年级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探讨父母学习陪伴与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关系以及亲子学业沟通四个维度(成绩沟通、习惯沟通、态度沟通和方法沟通)的中介作用和学习负担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学习陪伴对学业不良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亲子学业态度沟通和方法沟通在父母学习陪伴与学业不良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学习负担在亲子学业态度沟通与学业不良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在低学习负担条件下,亲子学业态度沟通对学业不良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父母学习陪伴的时间和陪伴质量、改善亲子学业沟通方式并适当降低学习负担,可能改善小学生的学业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学习陪伴 学业不良 亲子学业沟通 学习负担 小学生
下载PDF
人格与网络友谊的关系:社会支持和互联网社交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涂小莲 苏玉洁 张国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人格对大学生网络友谊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大部分大学生网民都在网络交往中结识了网友(χ~2=7.720,P<0.01),并认... 目的:探讨人格对大学生网络友谊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大部分大学生网民都在网络交往中结识了网友(χ~2=7.720,P<0.01),并认为网络交友不会影响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χ~2=285.742,P<0.001);(2)神经质、外倾性和开放性与网络友谊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互联网社交与网络友谊显著正相关;(3)外倾性对网络友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2,P<0.05),外倾性还通过主观支持(β=0.11,P<0.05)、客观支持(β=0.16,P<0.01)、支持利用(β=0.15,P<0.01)和互联网社交(β=0.15,P<0.01)间接地正向预测网络友谊。结论:人格对大学生网络友谊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和互联网社交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友谊 人格 社会支持 互联网社交
下载PDF
基于TAM的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金亮 张国华 雷雳 《心理研究》 2015年第6期48-54,共7页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构建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调查550名《英雄联盟》的大学生玩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用感、易用感、品质感知、沉醉体验和态度与网络游戏使用意向显著正相关;品质感知和有用感对...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构建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调查550名《英雄联盟》的大学生玩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用感、易用感、品质感知、沉醉体验和态度与网络游戏使用意向显著正相关;品质感知和有用感对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直接效应显著,同时通过态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易用感和沉醉体验对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两者通过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表明,技术接受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技术接受模型 网络游戏使用意向
下载PDF
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国敏 罗献明 张国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8期449-454,共6页
对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其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并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在两次测量中,大学新生手机依赖程度稍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两次... 对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其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并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手机依赖和社会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发现:(1)在两次测量中,大学新生手机依赖程度稍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两次测量中,男生的手机依赖分数显著低于女生。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较好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状况。(2)手机依赖与社会适应显著负相关。(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是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中的突显行为和社交抚慰维度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这种预测都是同时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手机依赖 社会适应 追踪研究
下载PDF
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自尊的交叉滞后分析及其性别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涂小莲 胡亚娟 +1 位作者 蔡清 张国华 《心理研究》 2019年第4期379-384,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自尊的关系及其性别效应。结果发现:(1)两次测量中,女生的手机依赖分数均显著高于男生;(2)两次测量的手机依赖与自尊...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某高校302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运用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大学新生手机依赖与自尊的关系及其性别效应。结果发现:(1)两次测量中,女生的手机依赖分数均显著高于男生;(2)两次测量的手机依赖与自尊均为显著负相关;(3)交叉滞后回归分析表明,手机依赖是自尊的预测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新生的手机依赖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效应。男生的手机依赖对自尊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女生的手机依赖与自尊之间的相互预测作用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手机依赖 自尊 交叉滞后分析
下载PDF
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与父母述情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凡 沈广辉 +3 位作者 邹洋 潘泓 唐烨琛 陈莉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究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与父母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59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和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Gesell婴幼儿... 目的:探究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与父母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59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和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父母的述情障碍得分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动作课题、符号理解、语言表达)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述情障碍越高,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符号理解能力、动作性课题能力)能力越差(β=0.62,P<0.01;β=-0.60,P<0.01)。结论:父母的述情障碍越严重,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S-S法语言评估 Gesell智力发育评估 述情障碍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14
作者 何潘坚 于秀 +1 位作者 蒋索 陈莉 《青年与社会》 2015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创业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温州高教园区66名创业大学生与10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创业意向((2)大学生创业目的不一,主要有挑战自... 目的:调查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创业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温州高教园区66名创业大学生与108名普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创业意向((2)大学生创业目的不一,主要有挑战自我、获得财富和解决就业。(3)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开一个公司、自己开创一份事业或者开发一个科技项目。(4)大学生创业困难主要集中在资金不足以及缺少社会经验和创业成功的经验。(5)创业大学生中男生和女生在大五人格维度上除了宜人性以外,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宜人性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6)创业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宜人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大五人格
下载PDF
外来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
15
作者 李奕颖 谢晓丹 +1 位作者 季长伟 潘婷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了解外来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预防与矫正外来未成年犯罪人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温州地区41名外来涉案未成年人作为试验组,选取50名未涉案的外来务工未成年人作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 目的:了解外来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预防与矫正外来未成年犯罪人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温州地区41名外来涉案未成年人作为试验组,选取50名未涉案的外来务工未成年人作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实施测试。结果:外来涉案未成年人与对照组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各项目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结论:外来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降低心理健康因素对其犯罪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涉案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青少年的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 被引量:46
16
作者 沈清清 蒋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讨当代青少年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特征及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湖州两地区初一至初二、高一至高二、大一至大四青少年1141名。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学生... 目的:探讨当代青少年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特征及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温州、湖州两地区初一至初二、高一至高二、大一至大四青少年1141名。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LAP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进行调查。将PWBS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各27%抽出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其余为中间组。结果:高中生LAPS、PWBS、SLSS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得分均低于初中生和大学生[如,LAPS得分,(3.5±4.2)vs.(3.8±4.7),(3.7±4.0);均P<0.001];性别与年级在生命意义感的意义意志和生命控制两个维度及积极情感上有交互作用(F=3.67、7.20、4.92;均P<0.05)。高生命意义感水平青少年的PWBS、SLSS和PANA的积极情感得分均高于低生命意义感青少年[(4.5±7.6)vs.(3.5±7.0)、(3.3±4.0)vs.(2.7±4.1)、(3.6±2.5)vs.(2.8±3.8);均P<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死亡接纳及生命目的因子得分与PWBS总分呈正相关(0.11~0.39,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生命目的、苦难接纳因子得分与SLSS总分呈正相关(0.38、0.12、0.11,均P<0.001),LAPS的存在充盈、意义意志、生命控制因子得分与积极情感总分呈正相关(0.25、0.31、0.18,均P<0.001)。结论:青少年中高中生的幸福感水平较低,生命意义感对个体的幸福感可能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命意义感 心理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国华 雷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3-888,共6页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北京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二年级247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追踪研究,考察被试在追踪期间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变化,以及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心...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网络游戏体验量表和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北京某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二年级247名中学生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追踪研究,考察被试在追踪期间网络游戏成瘾倾向的变化,以及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在追踪研究期间保持相对稳定。(2)网络游戏体验与网络游戏成瘾相关显著。(3)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游戏体验是网络游戏成瘾的预测变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网络游戏体验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为同时性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游戏体验 网络游戏成瘾 交叉滞后分析
下载PDF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国华 雷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4,共8页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通过对38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有用感、易用感、品质感知、游戏体验和态度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2)品质感知和游戏体验通过态度的...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理论框架,通过对380名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有用感、易用感、品质感知、游戏体验和态度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2)品质感知和游戏体验通过态度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同时对网络游戏成瘾有直接效应;有用感和易用感通过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网络游戏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对网络游戏成瘾没有直接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品质感知、有用感、易用感和游戏体验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具有重要影响,态度是其中的重要中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技术接受模型 网络游戏品质感知 网络游戏体验 网络游戏成瘾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伟 杨馥银 +4 位作者 章金良 潘建设 温娜 陈莉 修梅红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及治疗后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及治疗后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组(单用药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量表、用药满意度问卷(MSQ),以评估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和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89.4%,高于单用药组的69.6%(P<0.05);复发率为1.8%,低于单用药组的7.1%(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点PANSS和PSP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但是联合组用药BDNF水平升高更多。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时点MSQ评分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降低复发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并且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棕榈酸帕利哌酮 复发 预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学业延迟满足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罗献明 张凯 张国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377-1381,共5页
目的: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被试,探讨学业延迟满足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Aitken拖延问卷对65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医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不同年... 目的:本研究以医学生为被试,探讨学业延迟满足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量表和Aitken拖延问卷对653名医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1医学生学业拖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医学生学业拖延的差异显著(F=8.25,P<0.01);2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关爱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23,-0.30;P<0.01),与学业延迟满足显著正相关(r=0.14,0.12;P<0.01),父母鼓励自主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16,-0.19;P<0.01),与学业延迟满足相关不显著(P>0.05),父母控制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r=0.22,0.23;P<0.01),母亲控制与学业延迟满足显著负相关(r=-0.09,P<0.05),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业拖延显著负相关(r=-0.35,P<0.01);3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父母控制直接正向预测学业拖延,父母关爱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学业拖延,还可以通过学业延迟满足间接预测学业拖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7%。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延迟满足均可影响学业拖延,且学业延迟满足在父母关爱与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学业拖延 学业延迟满足 医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