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自由式穿支蒂皮瓣的解剖基础及其修复眶睑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心怡 李小静 +4 位作者 宁金龙 张伟 张林 朱飞 崔怀瑞 《解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3种自由式穿支蒂皮瓣修复眶睑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及应用方法。方法(1)选用5具新鲜明胶氧化铅灌注的新鲜尸头,制备3种自由式穿支蒂皮瓣模型,观察源血管及穿支的分布和来源;(2)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 目的探讨3种自由式穿支蒂皮瓣修复眶睑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及应用方法。方法(1)选用5具新鲜明胶氧化铅灌注的新鲜尸头,制备3种自由式穿支蒂皮瓣模型,观察源血管及穿支的分布和来源;(2)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应用自由式穿支蒂皮瓣修复眶睑部缺损患者25例,缺损面积1.5 cm×1.0 cm~4.0 cm×3.0 cm不等,分别采用的自由式类型为鼻唇沟-内眦动脉穿支蒂皮瓣、颞部-颧眶动脉穿支蒂推进皮瓣、眉间-滑车动脉穿支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解剖学结果:眶睑外侧缘颞浅动脉向眶睑部发出颧眶动脉支配眼轮匝肌的血管,并形成大量的吻合支。眶睑部下缘中面部从面动脉开始,游离出内眦动脉,鼻背动脉及与眼轮匝肌吻合的血管,三者之间在眶睑部有丰富的吻合支;眶睑中内侧游离出滑车上动脉发出多个穿支营养上睑内侧区域,测量上述动脉发出穿支直径为(0.63±0.18)mm。(2)25例皮瓣全部存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经1~24个月随访,患者术后眶周形态恢复良好,未见眼睑外翻等并发症,未见癌种复发。结论根据眶睑部缺损部位及大小选择3种自由式皮瓣修复。自由式穿支蒂皮瓣切取简单、损伤小,是修复眼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较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睑部 自由式 穿支蒂皮瓣 应用解剖 修复
下载PDF
踝关节周围血管网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陶友伦 张述才 +4 位作者 吕柏万 秦祥钧 唐茂林 张在轶 王爱国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血管网及其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为临床带蒂皮瓣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例足踝部血管铸型标本及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首先进行动脉CT扫描+三维重建及体被组织X线摄影,观察踝周...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血管网及其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为临床带蒂皮瓣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例足踝部血管铸型标本及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首先进行动脉CT扫描+三维重建及体被组织X线摄影,观察踝周血管网的构筑。结果关节周围血管网不同动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同一(或不同)动脉不同穿支间相互吻合形成链式血供,同时皮神经-浅静脉伴行血管链增强了体被组织的血供。结论踝关节周围血管网的解剖为关节周围皮瓣的设计、选择和术中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血管网 穿支血管 带蒂皮瓣
下载PDF
解剖学图谱的图文混排方法探索
3
作者 任传根 乔会煌 +2 位作者 陈忠孝 李建策 陈成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6-257,共2页
解剖学图谱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及医学学习工具,通过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人体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形态学特点.纵观国内出版的各类解剖学图谱,大多以图片为主,基本甚少附文字注解,而国外的经典解剖图谱,尤其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权... 解剖学图谱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及医学学习工具,通过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向读者展示人体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形态学特点.纵观国内出版的各类解剖学图谱,大多以图片为主,基本甚少附文字注解,而国外的经典解剖图谱,尤其是目前全球公认的权威图谱Gray&#39;s解剖学图谱[1]、Grant&#39;s解剖学图谱[2]和Thieme解剖图谱系列[3]都是图片与文字注解相结合,并越来越注重与临床相关知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结构 解剖图谱 形态学特点 医学学习 辅助教学 图片 注解 文字
下载PDF
基于Mimics三维重建技术的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数字化解剖学研究
4
作者 崔怀瑞 丁茂超 +4 位作者 毛以华 韦玉兵 施昕妤 周鹏 孙臣友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37-37,共1页
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较隐蔽、穿支血管较稳定、皮瓣术式可多样化灵活选择等优点,但目前该类型穿支皮瓣并未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这可能与显微外科医师对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不甚熟悉有关。本文通过对20条经动脉... 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具有供区较隐蔽、穿支血管较稳定、皮瓣术式可多样化灵活选择等优点,但目前该类型穿支皮瓣并未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这可能与显微外科医师对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不甚熟悉有关。本文通过对20条经动脉明胶氧化铅整体灌注的下肢标本行Mimics三维重建、层次解剖,研究分析了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数目、分支类型、穿支外径、穿支蒂长、单穿支血供面积等,为临床医师提供股深动脉穿动脉穿支皮瓣的数字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股深动脉 穿动脉 临床医师 MIMICS 层次解剖 解剖学结构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肩峰动脉网3D可视化层次解剖与皮瓣设计
5
作者 丁茂超 毛以华 +2 位作者 赵丽娜 韦玉兵 崔怀瑞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38-38,共1页
肩峰动脉网是颈侧区与臂上部皮肤血供的结合部,是颈肱皮瓣跨区供血的必经之地。本研究之目的就是探索肩峰动脉网的构成,以正确设计皮瓣,增加其成活率。33具成人整尸行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应用Mimics图像工作站,由浅至深对肩部及... 肩峰动脉网是颈侧区与臂上部皮肤血供的结合部,是颈肱皮瓣跨区供血的必经之地。本研究之目的就是探索肩峰动脉网的构成,以正确设计皮瓣,增加其成活率。33具成人整尸行全身动脉造影,螺旋CT扫描。应用Mimics图像工作站,由浅至深对肩部及上胸部进行连续的数字化层次解剖,以肩峰及肩锁关节为中心,追踪观察穿支的来源、行程与分布特点及其血管体相互间的吻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动脉造影 螺旋CT扫描 层次解剖 动脉网 皮瓣设计 追踪观察 图像工作站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后鞘穿支腹膜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武 于小平 +6 位作者 崔怀瑞 潘爱华 曾勇 易孝纯 易亮 唐茂林 周晓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应用Mimics及CT配套工作站,三维构建以后鞘腹膜瓣为特色的腹壁下动脉血管体,为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多类型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行全身一次性明胶/乳胶-氧化铅动脉灌注:1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在M... 目的应用Mimics及CT配套工作站,三维构建以后鞘腹膜瓣为特色的腹壁下动脉血管体,为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多类型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5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行全身一次性明胶/乳胶-氧化铅动脉灌注:1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在Mimics工作站及CT配套的工作站分别进行三维建模与分析。2截取腹前壁标本行层次解剖及X线摄片。结果腹壁下动脉走行过程中分出后鞘腹膜支、肌支、外侧支以及肌皮穿支。有3支外径≥0.5 mm的后鞘腹膜支,分别与肌支、肌皮穿支共干。结论以腹壁下动脉为蒂可制备后鞘腹膜瓣、肌瓣、皮瓣,及复合组织瓣,修复人体多处多种类型的复杂缺损,尤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后鞘腹膜瓣 穿支皮瓣
下载PDF
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冬 林海双 +5 位作者 余丰 章思芳 丁茂超 崔怀瑞 唐茂林 徐达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为该皮瓣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7只,7只行大体解剖,描述该皮瓣的解剖学特点;20只经颈总动脉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并通过图片处理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腹壁浅动脉由股动脉发出后... 目的探讨大鼠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为该皮瓣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7只,7只行大体解剖,描述该皮瓣的解剖学特点;20只经颈总动脉行明胶-氧化铅灌注,并通过图片处理技术测量相关数据。结果腹壁浅动脉由股动脉发出后在穿浅筋膜处发出第1个分支,随即分为内外侧支,分别与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吻合。其外径在股动脉发出处为(0.46±0.02)mm,在穿经浅筋膜处为(0.46±0.02)mm,其营养面积为(18.37±3.67)cm2,其与胸背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5.34±0.86)cm和(4.38±0.38)cm;与胸外侧动脉的吻合区距离腋下水平线和腹中线分别为(6.28±0.69)cm和(2.04±0.33)cm。结论大鼠腹壁浅动脉解剖位置和外径恒定,是游离皮瓣移植、皮瓣动脉增压、血流动力学研究等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浅动脉 穿支皮瓣 解剖学 血管造影 大鼠
下载PDF
股神经阻滞的应用解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宇平 郑俊 +1 位作者 习珊珊 周小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为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新鲜成人尸体5具,行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CT扫描与三维重建。2乳胶灌注标本5具,层次解剖股前内侧区,重点观测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股神经的位置关系。... 目的为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新鲜成人尸体5具,行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CT扫描与三维重建。2乳胶灌注标本5具,层次解剖股前内侧区,重点观测股三角内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股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与股神经阻滞相关的结构位于腹股沟韧带与经股骨大转子的平行线之间,两直线间的距离为(5.8±1.6)cm。股深动脉恰于平行线水平与股神经相交(85%)。结论 1股神经阻滞的安全区域位于腹股沟韧带与其平行线之间;2直接体绘制方法可用于对血管及其它器官定位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阻滞麻醉 股动脉 三维重建 数字解剖
下载PDF
小脑浅静脉磁敏感加权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笑笑 刘晓丽 +3 位作者 李如画 李昌盛 任传根 陈成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72,共8页
目的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影小脑浅静脉及其属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80名(160侧)健康志愿者(男40名,女40名)行3.0 T核磁扫描,获取常规序列横断层、矢状断层图像及SWI图像数据。在Extended MR workspace 2... 目的 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显影小脑浅静脉及其属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80名(160侧)健康志愿者(男40名,女40名)行3.0 T核磁扫描,获取常规序列横断层、矢状断层图像及SWI图像数据。在Extended MR workspace 2.6.3.4图像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最小密度投影(mIP)图像。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SWI和mIP图像均可显影小脑结构及其静脉。小脑静脉分为深、浅两部分。小脑浅静脉分为蚓部和小脑半球两组。小脑蚓部浅静脉由上蚓静脉[内径:(1.21±0.24)mm,出现率:92.16%]、山顶静脉[内径:(0.66±0.05)mm,出现率:95%]、山腹静脉[内径:(0.76±0.03)mm,出现率:100%]和下蚓静脉[内径:(1.40±0.27)mm,出现率:99.02%]构成。小脑半球浅静脉由小脑上前静脉[内径:(1.09±0.12)mm,出现率:100%]、小脑上后静脉[内径:(0.88±0.13)mm,出现率:70%]、小脑下前静脉[内径:(1.34±0.15)mm,出现率:100%]和小脑下后静脉[内径:(1.11±0.09)mm,出现率:92.5%]构成。深静脉分为小脑中脑裂组、小脑脑桥裂组和小脑延髓裂组。结论 SWI能显示小脑微结构和微静脉,可构建小脑浅静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静脉 小脑裂 小脑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外科延迟术对跨区皮瓣多血管体间微循环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红 毛以华 +6 位作者 郝晓迪 金洋一 徐胜男 郑俊 丁茂超 唐茂林 陈世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建立小鼠背部单穿支和多穿支跨区皮瓣模型,探讨3种延迟术对皮瓣微循环重构的影响,术后中央choke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该区域血流对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建立小鼠背部单穿支和多穿支跨区皮瓣模型,探讨3种延迟术对皮瓣微循环重构的影响,术后中央choke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以及该区域血流对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实验A、B、C组(每组30只)。A组结扎右胸背穿支;B组结扎2条右侧穿支;C组仅保留左胸背穿支。各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6h、1d、3d、5d、7d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choke区,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取材进行HE染色,对目的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Western blotting)及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各组choke区血流增加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区血管曲度也明显增加,管径增粗,管壁增厚,蛋白含量增加,目的蛋白主要定位于血管内及其外周。结论术后各组choke区呈现不同的血流动力学与血管形态学变化特点,即微循环重构;以保留单穿支的延迟方式对跨区皮瓣choke区微循环重构影响最大;e-NOS、MMP-2参与了血管新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Choke血管 延迟术 血流动力学 免疫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穿支皮瓣choke vessels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红 陈世新 +1 位作者 唐茂林 毛以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712,715,共3页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每一皮肤穿支均有一个明确的供血范围,并与周围其它穿支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即choke vessels。作为血管体间桥梁结构的choke vessels在跨区皮瓣的设计和切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穿支皮瓣跨区...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每一皮肤穿支均有一个明确的供血范围,并与周围其它穿支的分支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即choke vessels。作为血管体间桥梁结构的choke vessels在跨区皮瓣的设计和切取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穿支皮瓣跨区供血的基础研究-[1-3]和临床报道-[4-6]屡见不鲜,而本文就其中与choke vessels新生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CHOKE VESSELS 血管网 血管发生 桥梁结构 供区 动脉灌注 静脉回流 血管内皮细胞 血缺氧
下载PDF
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可视化磁敏感加权成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小芬 李建策 +5 位作者 闻彩云 陈争珍 任传根 温新东 乔会煌 陈成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探索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为丘纹静脉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系常规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探索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为丘纹静脉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0名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系常规序列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头部扫描,利用最小密度投影(m Ips)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3个断层的图像。将丘纹静脉分为Ⅰ型(静脉角)和Ⅱ型(假静脉角),同时将尾状核前静脉分为1型(支数为1)、2型(支数为2)以及A型(注入丘纹静脉)、B型(注入透明隔前静脉)、C型(注入两者夹角)。通过SWI序列的原始图像以及重建后图像,对丘纹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丘纹静脉的引流区域包括尾状核、内囊、豆状核、外囊、屏状核、最外囊以及额顶叶脑髓质深部,但丘脑除外。丘纹静脉、尾状核前静脉、尾状核横静脉的显示率依次为92.5%、82.5%、58.75%。丘纹静脉Ⅰ型和Ⅱ型的显示率分别为79.7%、20.3%;并且右侧大脑Ⅰ型更多见(P<0.05)。尾状核前静脉分型中以1支型(89.4%)和A型(69.7%)最常见。结论 SWI能清晰显示活体脑深部丘纹静脉及其细小属支的解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纹静脉 尾状核前静脉 最小密度投影 静脉引流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穿支皮瓣研究的新趋势 被引量:7
13
作者 梅劲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新时期的皮瓣研究者眼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阔,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无论是已经存在的临床问题,还是潜在的临床问题都要求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利用新知...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新时期的皮瓣研究者眼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开阔,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无论是已经存在的临床问题,还是潜在的临床问题都要求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利用新知识、新方法。本文将对近年来与穿支皮瓣领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穿支血管 细胞外基质 血管蒂 皮动脉 供区 解剖学家 股前外侧皮瓣 血管体区
下载PDF
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斯旺 庄跃宏 +3 位作者 崔怀瑞 黄美贤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0-584,589,共6页
目的设计可对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进行直视观察的模型,并进一步探索choke血管扩增的规律。方法制作皮肤血管观察窗套件,选择左、右髂腰动脉穿支体区间的微血管吻合(即choke血管)作为目标观察区,并分时间点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c... 目的设计可对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进行直视观察的模型,并进一步探索choke血管扩增的规律。方法制作皮肤血管观察窗套件,选择左、右髂腰动脉穿支体区间的微血管吻合(即choke血管)作为目标观察区,并分时间点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choke血管的扩增,测量并计算微血管在各时间点的"扩增率",总结其扩增规律。结果设计的皮肤观察窗套件可清楚观察到大鼠皮肤血管的扩增过程,该观察窗套件还可根据观察对象的大小调整尺寸进而观察不同动物的choke血管。通过对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观察发现第1h、1d、2d、3d、4d、6d、10d、16d目标观察区choke血管的"扩增率"分别是(1.00±0.00)、(1.11±0.08)、(1.25±0.17)、(1.36±0.22)、(1.85±0.33)、(1.82±0.38)、(1.54±0.39)和(1.83±0.45)。结论对于皮肤微血管的活体动物研究,皮窗结合体视显微镜观察是方便、有效的直视观察手段。大鼠两髂腰动脉穿支体间的choke血管在第4~6天时处于扩增高峰,逐渐减弱后在第10~16天出现二次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窗 穿支体区 choke血管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54
15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再探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斯旺 毛海蛟 +4 位作者 庄跃宏 崔怀瑞 黄美贤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探索choke血管扩增的评价指标。方法选择大鼠左、右髂腰动脉穿支体区间的微血管吻合(即choke血管)区为目标观察区制作皮瓣模型,分时间点进行灌注、摄X线片,在Scion Image Beta 4.02... 目的观察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密度的变化规律,探索choke血管扩增的评价指标。方法选择大鼠左、右髂腰动脉穿支体区间的微血管吻合(即choke血管)区为目标观察区制作皮瓣模型,分时间点进行灌注、摄X线片,在Scion Image Beta 4.02中测量各时间点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的灰度值和穿支体区血管的灰度值,并计算它们的比值("谷-峰比"),总结体区间choke血管的变化规律。结果术后1h、1d、2d、3d、4d、6d、10d、16d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灰度值(V-valley)和穿支体血管灰度值(V-peak)的比分别为(0.29±0.05)、(0.67±0.10)、(0.78±0.08)、(0.85±0.06)、(0.60±0.12)、(0.56±0.10)、(0.53±0.11)和(0.41±0.07)。结论大鼠背部穿支体区间choke血管密度增加在第1天出现,第3天到峰值,第4天明显减小,随后逐渐消退。明胶-氧化铅灌注-X线摄片技术,结合Scion Image Beta 4.02软件,可计算出choke血管区和穿支体区的灰度值比,能定性反映微血管的相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体区 choke血管 血管造影 灰度值
下载PDF
全肺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婵 王志斌 +6 位作者 翁杰 虞青 徐恩盼 陈纳 孟卓 杜晓红 陈世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肺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去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取心、肺联合体,去细胞组经右心室置入留置... 目的:通过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灌注法制备大鼠全肺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去细胞组与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取心、肺联合体,去细胞组经右心室置入留置针至肺主动脉,恒温37℃依次灌注肝素化PBS溶液、1%Tirton X-100、0.8%SDS及去离子水。进行DNA定量分析,HE染色及免疫荧光观察残留细胞及细胞核成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铸型观察肺内血管分布情况。结果:去细胞组DNA含量为(40.37±5.01)ng/mg,较正常对照组的(846.64±65.70)ng/mg下降95%以上;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见去细胞组肺生物支架保留了大量细胞外基质,未见明显细胞及细胞核成分残留;血管铸型标本显示去细胞组血管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仿,其分支完整、清晰。结论:Triton X-100、SDS灌注法可有效清除肺内细胞成分,较好地保留细胞外基质(ECM)和血管网络结构,是一种简便且较为理想的制备组织工程肺生物支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 大鼠
下载PDF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建红 陈薇薇 +5 位作者 魏鹏 俞淼 王猛 何松峡 梅劲 唐茂林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16足)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溃疡进行了皮瓣移植手术修复创面(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并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16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创面均...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穿支皮瓣修复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16足)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溃疡进行了皮瓣移植手术修复创面(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并对其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16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和受区创面均愈合良好;随访6-18个月,16例皮瓣质地弹性良好。结论糖尿病足溃疡采用吻合股外侧神经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皮瓣 修复
下载PDF
脊髓脱细胞支架对大鼠脊髓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君毅 张宜家 +6 位作者 杜胜虎 余方正 卢颖枫 李培丰 王志斌 梅劲 王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 目的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做振荡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细胞残留情况及组织的空间结构,了解支架本身的组织构成。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切除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大鼠腰椎9~10节段,移植脱细胞支架至支架移植组大鼠。术后饲养12周,期间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分别在4、8及12周时取大鼠损伤部位的脊髓进行HE染色及神经再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通过HE、Masson、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脱细胞处理后的脊髓脱细胞支架上神经细胞及轴突彻底清除,保留了脊髓细胞外基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支架保留一定多孔网状支架结构。脱细胞支架在体实验中,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显示,移植有脱细胞支架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鼠。组织学HE染色显示,脱细胞支架能够填补缺损的脊髓节段,加快损伤脊髓的修复过程。免疫荧光显示,支架移植组大鼠的损伤部位有一定轴突再生。结论脊髓脱细胞支架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能够一定程度加快脊髓缺损修复,对神经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再生 脊髓损伤 脱细胞脊髓支架 轴突再生 苏木素-伊红染色 大鼠
下载PDF
去细胞输尿管移植至膀胱壁后的再生
20
作者 邵营宽 林刻智 +3 位作者 余雅玲 饶志恒 李若冰 梅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通过去细胞技术,将带一部分膀胱壁的大鼠输尿管去细胞后,移植于另一只鼠膀胱壁上,在不重新种植细胞的情况下,利用机体作为“自体反应器”来重构支架,最终使输尿管再生。方法20只SD大鼠的输尿管经过Triton-x100和SDS去细胞后... 目的:通过去细胞技术,将带一部分膀胱壁的大鼠输尿管去细胞后,移植于另一只鼠膀胱壁上,在不重新种植细胞的情况下,利用机体作为“自体反应器”来重构支架,最终使输尿管再生。方法20只SD大鼠的输尿管经过Triton-x100和SDS去细胞后用去离子水漂洗并经过杀菌,支架经过形态学鉴定后移植入其他鼠中,行膀胱修补术同时远端结扎,经过1、2、3、4周获取移植物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法观察分析。结果移植输尿管被分成3个部分:粘附于膀胱的部分(B)、中间部分(M)、游离端(D)。发现4周后B部分有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M部分有脂肪细胞,D部分被纤维化并且在4周后仍然无细胞。B部分在1-2周后,上皮细胞出现,4周后,平滑肌细胞出现。结论未播种输尿管在接合区域也能实现再生,并且先出现上皮层后出现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架 再生 输尿管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