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双语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凯 周荷玲 +2 位作者 金筱筱 赖筱琍 余军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4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PBL双语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100名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双语教学法,研究组采用PBL双语教学法。对比两... 目的探讨PBL双语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100名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带教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双语教学法,研究组采用PBL双语教学法。对比两组妇产科实习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基础性内容(68.1±0.8)分、病例分析(23.6±1.9)分、总得分(89.1±3.2)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基础性内容(54.2±3.9)分、病例分析(18.1±0.7)分、总得分(73.9±2.6)分(P<0.05);研究组临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优秀率(68.0%)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实习医学生使用PBL双语教学法教学,学生综合能力较强,在提升学生团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其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PBL双语教学法可在教学工作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双语教学 妇产科 临床带教
下载PDF
ALKBH5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朴松哲 蔡仙国 +3 位作者 柯莽 郑兰 周高波 陈超前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023-2029,共7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肾透明细胞癌(KIRC)组织中烷烃羟化酶同源5基因(ALKBH5)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下载UCSC Xena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KIRC、乳头状肾细胞癌(KIRP)、嫌色细胞癌(KICH)的转录组测序(RN...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肾透明细胞癌(KIRC)组织中烷烃羟化酶同源5基因(ALKBH5)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下载UCSC Xena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KIRC、乳头状肾细胞癌(KIRP)、嫌色细胞癌(KICH)的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临床病理参数和总生存期数据,并下载基因型和基因表达量关联数据库(GTEx)中对应的正常组织数据。比较KI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KBH5 mRNA表达水平,分析ALKBH5 mRNA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ALKBH5 mRNA表达水平对KIRC的诊断价值;利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数据库(UALCAN)分析ALKBH5蛋白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比较ALKBH5 m RNA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LinkedOmics数据库行基因富集分析ALKBH5在KIRC中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KIRC组织中ALKBH5 mRNA和蛋白均显著高表达(均P<0.05)。不同年龄、种族、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发生部位KIRC患者组织中ALKBH5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KIRC患者组织中ALKBH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均P<0.05),A亚型KIRC患者组织中ALKBH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亚型患者(P<0.01)。酵母交换型转换/蔗糖不发酵(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突变组患者ALKBH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WI/SNF复合物未突变组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LKBH5 mRNA表达水平诊断KIRC的AUC为0.813,显著高于KIRP(AUC=0.605)和KICH(AUC=0.707)(均P<0.05)。相较ALKBH5 mRNA低表达组,ALKBH5 m RNA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升高(P<0.01);男性KIRC患者ALKBH5 mRNA表达水平与预后无关(P>0.05),而女性KIRC患者ALKBH5 m RNA高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富集分析显示,ALKBH5 mRNA表达相关的基因可能参与糖酵解、果糖和甘露糖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结论ALKBH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KIRC中具有较高的诊断、预后评估价值,可能通过糖酵解信号通路发挥作用。ALKBH5 mRNA可能成为判定KIR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烷烃羟化酶同源5基因 生物信息学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芳 黄德益 +1 位作者 余力 柴泽英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及血流情况,比较并分析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患者二维超声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内可见不均匀回声团块,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子宫内膜病灶周边及内部常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对照组患者二维超声下子宫内膜一般无明显增厚,内常可见高回声团块,内膜与肌层分界常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子宫内膜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一般不丰富。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内部团块回声、内膜与肌层分界、子宫内膜病灶血流信号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病灶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的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
下载PDF
基于m^(6)A调节基因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免疫浸润 及其预后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兰 朴松哲 +4 位作者 徐然 王馨悦 王艺璇 林贞花 杨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8-452,共1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探讨20个m6A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筛选与预后有关的核心基因,阐明核心基因与免疫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547例UCEC和35例癌旁组织中...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探讨20个m6A调节基因在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筛选与预后有关的核心基因,阐明核心基因与免疫浸润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符合本研究要求的547例UCEC和35例癌旁组织中m6A调节基因的转录组数据、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数据;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下载GSE17025芯片数据,包含81例UCEC样本和12例正常子宫内膜样本。利用基因表达分析工具(GEO2R)和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m6A调节基因,进一步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生存分析和独立预后分析,选取与UCEC患者总体生存期(OS)关联最强的DEGs作为核心基因;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R软件对DEGs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表达水平与UCSC不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联性;应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研究核心基因与肿瘤免疫浸润程度及免疫浸润标记物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基于免疫细胞亚组中核心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大多数m6A调节基因在UCEC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GF2BP3 mRNA在UCEC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P<0.05),IGF2BP3 mRNA高水平表达患者OS较IGF2BP3 mRNA低水平表达患者缩短(P<0.05),且单因素[风险比(HR)=1.106,95%可信区间(CI):1.019~1.202,P=0.016]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HR=1.097,95%CI:1.003~1.199,P=0.043)均显示IGF2BP3可作为评估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子;IGF2BP3 mRNA在晚期、绝经前UCEC患者肿瘤组织和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P<0.05);IGF2BP3 mRNA表达水平与UCEC中CD8+T细胞(r=0.126,P<0.05)、中性粒细胞(r=0.324,P<0.01)和树突状细胞(DC)(r=0.120,P<0.05)免疫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IGF2BP3 mRNA表达水平与UCEC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巨噬细胞(M1和M2)、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标记物呈正相关关系(0.1≤r≤1.0,P<0.05);在B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和Th2细胞低浸润亚组中IGF2BP3 mRNA高水平表达患者OS比IGF2BP3 mRNA低水平表达患者短(P<0.05)。结论:IGF2BP3 mRNA表达水平在UCEC组织中明显升高,IGF2BP3 mRNA高水平表达可促进UCEC组织中免疫浸润,提示UCEC患者预后不良;IGF2BP3可能成为判定UCEC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N6-甲基腺嘌呤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军辉 朱雪琼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妇科一共收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53例,在患者诊刮5~7d或月经5~7d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 目的:探究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某院妇科一共收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53例,在患者诊刮5~7d或月经5~7d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月经量PBAC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下载PDF
蜕膜巨噬细胞通过外泌体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被引量:13
6
作者 应翔 金筱筱 +3 位作者 张紫娟 王凯 丁陈静 郑灵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06-1709,1728,共5页
目的:研究蜕膜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方法:收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URSA患者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噬细胞。分离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 目的:研究蜕膜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发生。方法:收集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和URSA患者的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巨噬细胞。分离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的表达。荧光显微镜检测外泌体能否被滋养细胞摄取。将正常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和URSA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分别与滋养细胞HTR8/Snveo共培养,采用MTS法检测共培养后1 d、2 d和3 d滋养细胞的细胞活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共培养后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透射电镜显示,外泌体直径40~80 nm,近似圆形。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高表达CD63。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外泌体可被滋养细胞内吞。MTS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在共培养后第2和第3天均抑制滋养细胞的活力(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RSA组蜕膜巨噬细胞外泌体明显抑制滋养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结论:蜕膜巨噬细胞可能通过外泌体调控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参与母胎免疫调节,与URSA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外泌体 蜕膜巨噬细胞 滋养细胞
下载PDF
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诊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永青 张紫娟 +5 位作者 沈显军 金杯 陈申国 戴杰 施更生 汪鹏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13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均痊愈出院。除1...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13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均痊愈出院。除1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患者均正常分娩,新生儿情况无异常。结论临床处理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应早期积极处理,切开引流是首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多间隙感染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首次长方案IVF/ICSI-ET失败再次不同促排卵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江美燕 杨慧春 +4 位作者 陈楠 周燕 张红艳 黄坚 费小阳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58-162,168,共6页
目的比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首次长方案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失败再次促排卵治疗时,长方案、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微刺激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杭... 目的比较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首次长方案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失败再次促排卵治疗时,长方案、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微刺激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治疗的首次长方案IVF/ICSI-ET失败的不孕症患者341例,均第1周期采用降调节长方案促排卵,移植后未获活产;第2周期采用长方案促排卵(168例),或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75例)或微刺激方案(98例)促排卵后行复苏胚胎移植助孕,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长方案组、PPOS方案组和微刺激方案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35岁患者中,长方案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PPOS方案组和微刺激方案组(均P<0.05);年龄≥35岁患者中,长方案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低于PPOS方案组和微刺激方案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首次长方案IVF/ICSI-ET失败再次促排卵治疗的年龄<35岁患者,长方案促排卵治疗仍然是一种理想的促排卵方案;而对于年龄≥35岁患者,PPOS方案或者微刺激方案能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 长方案 微刺激方案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血清D—DHcy及hs—CRP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预判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燕 蔡永健 柴泽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早期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产妇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早期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2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产妇未并发血栓性静脉5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h的临床资料,评估产褥期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构建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D-D)、同型半管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及白细胞(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D、Hcy、hs-CRP、Fib及WBC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0.833、0814、0.689、0.683,计算所对应诊断准确度最高的临界值分别为1.45¨g/ml、15.51μmol/L、17.33mg/L、4.44g/L和11.95×10^9/L,敏感度分别为87.5%、74.0%、751%、62.5%、57.3%,特异度分别为76.4%、84.3%、821%、70.2%和72-3%。结论血清D—D、Hcy及hs—CRP产后24h异常升高对产妇产褥期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大的早期预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血栓性静脉炎 D-二聚体 同型半管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PDLIM2对前列腺癌预后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朴松哲 郑兰 +2 位作者 王鑫 何浩辉 柯莽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931-934,I0004,I0005,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DLIM2对前列腺癌(PCa)预后的影响,并深度挖掘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UCSC Xena数据库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PCa数据,分析并验证PCa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DLIM2表达差异,比较PDLIM高、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PDLIM2对前列腺癌(PCa)预后的影响,并深度挖掘其基因功能。方法利用UCSC Xena数据库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PCa数据,分析并验证PCa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DLIM2表达差异,比较PDLIM高、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利用Linked Omics数据库对PDLIM2共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利用相关数据库基因模块分析PDLIM2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免疫检查点(ICP)基因表达及肿瘤干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PCa组织中PDLIM2 mRNA表达水平较低(P<0.05),而PDLIM2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较高(P<0.05);且PCa组织中PDLIM2 mRNA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分子分型均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PDLIM2高表达者PFS明显短于PDLIM2低表达者(P<0.05);而PDLIM2高、低表达者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IM2 mRNA表达与TSPAN4、LGALS1、GAS6、GYPC、LYL1等12198个基因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SMARCC1、HOOK1、ZNF24、DNAJC16、FOXA1等7852个基因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PDLIM2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胶原代谢过程、整合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体液免疫反应、白细胞迁移、IFN-γ产生、急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等生物学过程。PCa组织中PDLIM2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TMB、MSI、38个ICP基因表达及肿瘤干性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PDLIM2可能成为评估PCa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IM2 前列腺癌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在子宫颈疾病中的分布及风险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含笑 叶飘飘 +6 位作者 陈旭 南星炜 苏斯静 陈佳华 吴爱雪 赵红琴 颜笑健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疾病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型分布特点及致病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735例患者,包括997例子宫颈炎症、156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7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探讨子宫颈疾病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亚型分布特点及致病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735例患者,包括997例子宫颈炎症、156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7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594例子宫颈癌。获取各组HPV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子宫颈炎症、LSIL、HSIL和子宫颈癌组HPV阳性率为分别为57.0%、78.3%、90.5%和93.9%(P<0.05)。各组HPV感染亚型均以高危型为主,其中子宫颈炎症组及LSIL组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以52、53、16、58、18型为主,HSIL及子宫颈癌以16、52、58、33、18型为主。HPV16、18、58、52、33、31以及45型在4组中累积归因率合计分别为22.2%、38.4%、68.4%和80.1%。HPV16、31、45型感染后发生子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是子宫颈炎症组的27.7倍、14.3倍、8.2倍。36例HPV检测阴性的子宫颈癌患者通过HPV E6/E7 DNA检测出8例阳性。结论 HPV16、18、58、52、33、31以及45型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子宫颈癌患者中感染率、累积归因率及风险值高,临床上应重视以上HPV亚型,将其纳入子宫颈癌预防及筛查范围。HPV E6/E7 DNA检测作为临床上子宫颈癌筛查的一种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气管阻塞远端高频通气在巨大气管内肿瘤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广球 王晓霞 +1 位作者 杨灵君 吴小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阻塞远端高频通气在巨大气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7例气管内肿瘤患者中,管腔占位达70%~85%,致气管严重堵塞,择期在硬质气管镜下行肿瘤电切术。选择全身麻醉复合喉上神经阻滞、气管内表面麻醉,以质地较硬的支气管... 目的探讨气管阻塞远端高频通气在巨大气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7例气管内肿瘤患者中,管腔占位达70%~85%,致气管严重堵塞,择期在硬质气管镜下行肿瘤电切术。选择全身麻醉复合喉上神经阻滞、气管内表面麻醉,以质地较硬的支气管吸痰管经鼻插入气管并越过气管狭窄处,吸痰管接高频呼吸机通气。患者术中采用30°头低脚高位,以减少血液和分泌物流向气道远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循环情况以及术中低氧血症、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T2)、置镜完成时(T3)及手术开始后15 min(T4)和30 min(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通气满意,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8%以上。患者T1、T2、T3、T4、T5时间点的心率[(101±11)、(85±9)、(89±11)、(87±12)、(88±10)次/min]、MAP[(95±9)、(84±9)、(87±9)、(81±9)、(81±8)mmHg]、PaO_(2)[(91±12)、(198±12)、(201±15)、(191±14)、(206±11)mmHg]及PaCO_(2)[(56±4)、(54±4)、(56±4)、(46±4)、(42±4)mmH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145、5.346、15.714、6.483,P=0.003、0.018、0.002、0.014)。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T2时间点患者的心率、MAP水平均较T1时间点显著降低,而PaO_(2)水平较T1时间点显著升高(P均<0.05);T3、T4、T5时间点患者的心率、MAP及PaO_(2)与T2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4、T5时间点患者的PaCO_(2)水平均较T2时间点显著降低(P均<0.05)。术中无体动、呛咳情况出现,无气胸、气道穿孔发生。结论重度气管阻塞远端行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气管内巨大肿瘤介入治疗,较好地避免了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和手术操作互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质气管镜 气管内肿瘤 高频喷射通气 吸痰管
原文传递
性染色体异常与男性生育及无精子因子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欢利 邵秀娟 +2 位作者 诸溢扬 李真法 陈辉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育男性进行遗传和生育检测,探讨性染色体各种异常与男性生育及无精子因子关系。方法对1 282例不育男性进行生育力检测,采集不同生育力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序列标签位点(STSs... 目的通过对不育男性进行遗传和生育检测,探讨性染色体各种异常与男性生育及无精子因子关系。方法对1 282例不育男性进行生育力检测,采集不同生育力组患者的外周血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序列标签位点(STSs)扩增来检测位点的缺失,统计缺失的发生率及各区域缺失率。结果 1 282例患者中共检测到16例性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 25%,其中无精子症组15例,发生率为12. 40%。精液正常组1例,其他组未见异常,无精子症组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检测到19例无精子因子缺失,涉及到A、B、C 3个区域,总缺失率为1. 48%,无精子症组及严重少精子症组缺失率分别为10. 74%和10. 53%,其他组未见缺失。16例性染色体异常患者中有8例发生缺失,缺失率为50. 00%。结论性染色体异常可导致严重的男性生育力异常,Y染色体长臂1区发生的缺失可导致无精子因子B和C区及以上区域的联合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染色体异常 男性生育 无精子因子
原文传递
宫颈癌IB1期术后放疗后右髂外假性动脉瘤输尿管瘘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凯 王新萍 +2 位作者 陈进 尚贤文 余军辉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92-195,共4页
假性动脉瘤继发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壁破裂,以股动脉最多见[1]。髂动脉假性动脉瘤少见,原因为髂动脉位于盆腔深部,不易受伤。假性动脉瘤输尿管瘘临床极罕见,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大量血尿[2],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瘘口位置,临床诊断... 假性动脉瘤继发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动脉壁破裂,以股动脉最多见[1]。髂动脉假性动脉瘤少见,原因为髂动脉位于盆腔深部,不易受伤。假性动脉瘤输尿管瘘临床极罕见,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大量血尿[2],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瘘口位置,临床诊断困难,常常误诊或漏诊。现报道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右髂外假性动脉瘤输尿管瘘一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一、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宫颈癌术后放疗后,反复血尿20余天"于2018年12月10日再次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血尿 动脉输尿管瘘
原文传递
胎儿右侧腋下胸壁巨大淋巴管畸形的宫内外治疗一例
15
作者 伍霞芳 杨林仙 +3 位作者 黄卫飞 林仙方 罗春芬 金筱筱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0-272,共3页
胎儿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系统异常发育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颈部常见,其次为腋下。本文报告1例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管畸形的病例。该病例孕21周常规超声检查时确诊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管畸形,大小21 mm×18 mm×16 mm,... 胎儿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系统异常发育性疾病,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颈部常见,其次为腋下。本文报告1例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管畸形的病例。该病例孕21周常规超声检查时确诊胎儿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管畸形,大小21 mm×18 mm×16 mm,后每隔4周复查超声,团块进行性增大,至37周^(+4)右侧腋下胸壁淋巴管畸形增大至101 mm×110 mm×95 mm,38周^(+4)时行超声引导下宫内胎儿囊性团块穿刺抽液术并注入博来霉素治疗,出生后42 d再次行博来霉素治疗。随访至生后10个月时,患儿右侧腋下胸壁未见明显囊性团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瘤 囊性 胎儿疾病 胎儿期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