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LPP1与PHLPP2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朱辉 王淑君 +3 位作者 夏溪 谢林文 张亚儿 吴建胜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PHLPP1与PHLPP2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其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新靶点。方法:以某院收治的30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极低危组9例、低危组13例和中高危组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留取病理... 目的:分析PHLPP1与PHLPP2在胃肠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意义,为其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提供新靶点。方法:以某院收治的30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极低危组9例、低危组13例和中高危组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留取病理组织和周边健康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测定PHLPP1与PHLPP2的表达水平,并统计患者临床诊治与随访资料,观察PHLPP1与PHLPP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极低危组患的PHLPP1与PHLPP2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危组,低危组高于中高危组,任意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3年,中高危组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极低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PHLPP1与PHLPP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HLPP1与PHLPP2表达水平对预后不良均有预测价值(P<0.05),其最佳工作点分别为1.810和2.625。结论:PHLPP1与PHLPP2表达水平与GIST的侵袭行为密切相关,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PHLPP 侵袭性 预后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辉 吴建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A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严格戒酒、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维生素及...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的A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严格戒酒、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维生素及门冬氨酸钾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0.7g/次,3次/d,口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次,3次/d,口服)联合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片治疗,其剂量、用法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肠道菌群数量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改善ALD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同时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酪酸梭菌活菌片 肝功能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