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与并发症的诊断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善锡 高源统 +1 位作者 严志汉 侯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浅析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与并发症的诊断与B超、IVU对比差异。方法:对我院及外院63例均行B超、IVU及CTU检查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及并发症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果... 目的:浅析螺旋CT尿路成像(CTU)对双肾盂输尿管畸形与并发症的诊断与B超、IVU对比差异。方法:对我院及外院63例均行B超、IVU及CTU检查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及并发症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有显著差异,结果分别为B超65%、IVU 72%、CTU 96%,并发症检出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此研究表明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及并发症的检出率高于B超和IVU,能够清晰显示扩张或梗阻部位和程度、异位开口及肾功能评估,可以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尿路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出院后胸部CT影像的短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阳 戴婷婷 +6 位作者 罗敏 岑秀雅 林一锱 任淮 何迪 林都 高源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普通型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胸部CT影像的短期变化特点。方法:随访61例在我院诊治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2周后行胸部CT检查,分析和比较两次CT影像的变化特点。结果:61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 目的:探讨普通型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胸部CT影像的短期变化特点。方法:随访61例在我院诊治的普通型COVID-19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2周后行胸部CT检查,分析和比较两次CT影像的变化特点。结果:61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时,胸部CT影像表现为多种病灶混合存在。59例患者出院时发现磨玻璃影,2周后磨玻璃影完全吸收16例(16/59,27.12%),明显吸收32例(32/59,54.24%),部分吸收11例(11/59,18.64%);12例发现实变影,2周后完全吸收4例,明显吸收7例;此外发现小叶间质增厚39例、胸膜下弧线影15例、不规则条索影23例,2周后病灶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约67.53%。残留牵拉性支气管3例(3/61,4.91%)。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内病灶在短期随访中有明显改善、吸收,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不高,高分辨率CT能对此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CT尿路成像诊断及与B超、静脉泌尿道造影的对比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善锡 高源统 +3 位作者 项小婵 罗敏 李阳 王晓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B超、静脉泌尿道造影(IVU)和CT尿路成像术(CTU)在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病例的B超、IVU及CTU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IVU和CTU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 目的:探讨B超、静脉泌尿道造影(IVU)和CT尿路成像术(CTU)在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85例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病例的B超、IVU及CTU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IVU和CTU对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4.7%、60.0%、100%。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能够清晰显示重复肾、重复输尿管扩张或梗阻部位和程度。结论:CTU检查及影像后处理诊断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的正确率高于B超和IVU,能够准确做出诊断结果,可指导临床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B超 IVU 尿路成像术 重复肾 重复输尿管畸形
下载PDF
磁共振在诊断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阳 贾庆 +2 位作者 高源统 罗敏 王晓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诊断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经手术确诊为前置胎盘的42例患者的磁共振和经腹部超声资料,并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2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诊断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经手术确诊为前置胎盘的42例患者的磁共振和经腹部超声资料,并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前置胎盘,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2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6例,边缘性前置胎盘7例,胎盘低置5例,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8.5%,磁共振的诊断符合率为100%,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前置胎盘的分型,经腹部超声检查误诊8例,漏诊6例;磁共振检查误诊2例,无漏诊病例.结论 磁共振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且对前置胎盘的分型及合并症的诊断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颜志钦 易兴阳 +4 位作者 虞君儒 陈光勇 刘凌云 林继光 包绍智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2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2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强化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mg/次,1次/d,连用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或上升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同时2组患者的斑块大小、厚度和内-中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调脂作用,可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和IMT,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降血脂药 动脉硬化
下载PDF
MRI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善锡 李阳 +2 位作者 王晓阳 罗敏 高源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搜集15例颅底脊索瘤中,斜坡型6例,蝶鞍型3例,颞枕区...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发生部位、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特点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结果搜集15例颅底脊索瘤中,斜坡型6例,蝶鞍型3例,颞枕区型2例,广泛型2例,鼻咽型1例,蝶窦型1例,肿瘤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病灶MR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病变内可有囊变、出血、钙化灶;MRI的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有9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提示有病变复发征像。结论 MRI可以清楚显示颅底脊索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浸润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对诊断的确定、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脊索瘤 磁共振成像I
下载PDF
脊柱同源动态能谱CT与MSCT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对比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阳 高源统 +3 位作者 彭文献 王晓阳 罗敏 贾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同源动态能谱CT和MSCT在脊柱扫描中的差异。方法将脊柱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同源双电压(80、140kVp)动态扫描,FBP重建单能量图像,记录图像噪声-能级曲线、椎体CNR随能量变化曲线,得出最低图像噪声... 目的探讨同源动态能谱CT和MSCT在脊柱扫描中的差异。方法将脊柱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组两组,每组25例。A组采用同源双电压(80、140kVp)动态扫描,FBP重建单能量图像,记录图像噪声-能级曲线、椎体CNR随能量变化曲线,得出最低图像噪声值及最高CNR值的最佳能级,测量图像噪声及椎体CNR。B组常规MSCT扫描,FBP图像重建。比较两组辐射剂量、图像噪声和椎体CNR。结果 A组最佳能级为70keV,图像噪声为(16.12±1.48)HU,较B组(53.95±4.97)HU明显降低(t=3.25,P<0.05);CNR为5.89±0.46,是B组(1.67±0.15)的3.5倍(t=5.43,P<0.05);容积CT剂量指数为(7.64±0.71)mGy,较B组的(16.34±1.24)mGy降低了53%(t=15.62,P<0.05)。结论同源动态能谱CT脊柱成像较常规MSCT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降低图像噪声,提高椎体CNR,改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颜志钦 易兴阳 +4 位作者 虞君儒 陈光勇 刘凌云 林继光 包绍智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两组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两组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强化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连用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MMP-2、3、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强化降脂组下降更大;强化降脂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降脂组。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疗效较肯定,通过降低血清中MMP-2、3、8的表达水平阻断其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瑞舒伐他汀 强化降脂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超声介入活检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林伟利 钱江洁 虞希祥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介入活检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介入活检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其诊断不同类型乳... 目的:分析超声介入活检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介入活检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其诊断不同类型乳腺叶状肿瘤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所有44例患者经超声介入活检检查后,确诊或倾向于诊断为良性肿瘤的患者34例,诊断为交界性肿瘤的患者6例,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4例。观察其超声表现,均可见肿瘤单发,直径在7mm^100.2mm之间,平均之间为(39.4±11.5)mm,≥50mm的巨型肿瘤仅有14例(31.82%),多数肿瘤病灶的边界清晰(39例),肿瘤的内部回声以实性肿块为主(36例),形态以分叶状为主(32例),血流信号则以血流信号欠丰富或无血流信号为主(39例)。将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超声介入活检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可见其总的诊断准确度可达97.73%(43/44)。其中,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接近或为10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介入活检应用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介入活检 乳腺叶状肿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R弥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王晓阳 贾庆 +1 位作者 高源统 吴伟力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49-1052,1059,共5页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DW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良性单发结节和13例恶性单发结节实性部分的ADC值(b值取200、500、800s/mm^2),比较其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实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b值取200和500s... 目的探讨MR弥散成像(DW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良性单发结节和13例恶性单发结节实性部分的ADC值(b值取200、500、800s/mm^2),比较其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实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b值取200和500s/mm^2时恶性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1)。b值取800s/mm2时良恶性组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分别为200、500、800s/mm^2时ADC值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4,0.66。b值为200s/mm^2时价值最大,诊断阈值1.92×10^(-3)mm^2/s时,诊断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1.4%,准确率为93.7%。结论 DW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b值取200s/mm^2时更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甲状腺结节 ADC值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幼鹏 金胜威 +1 位作者 叶小珍 戴其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老年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果糖二磷酸钠对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老年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前后对比2组间血清离子水平、免疫水平及其他相应指标变化,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7.65%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钠、磷、钾均升高,治疗后血清Lac、PCT、IL-6、CRP均降低,治疗后Ig A降低,Ig M、Ig G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8.82%)与对照组(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伴低磷血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果糖二磷酸钠 呼吸机相关肺炎 低磷血症
下载PDF
腓骨近端截骨术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不同严重程度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12
作者 董伊隆 钱约男 +3 位作者 李一民 翟利锋 许桦 蔡春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期4-10,共7页
目的: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proximal fibular osteotomy,PFO)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不同严重程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3例,根据... 目的: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proximal fibular osteotomy,PFO)及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不同严重程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5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FO组26例与UKA组27例。根据Kelly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标准:PFO组,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UKA组,Ⅱ级7例,Ⅲ级9例,Ⅳ级1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1年对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比较同组各时间点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和胫股角角度,并比较两组间各时间的WOMAC评分和胫股角角度。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16.6±4.8)个月。PFO组比UKA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和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1年时疼痛、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年UKA组的疼痛、僵硬和躯体功能评分均优于PFO组(P<0.05)。PFO组术后3个月和1年时WOMAC指数较术前均明显好转(P<0.05);术后3个月、1年UKA组Ⅳ级患者WOMAC指数评分明显优于PFO组Ⅳ级患者(P<0.05);术后3个月PFO组Ⅱ、Ⅲ级患者WOMAC指数评分优于UKA组(P<0.05)。两组Ⅱ、Ⅲ级患者的胫股角度均逐渐降低(P<0.05);UKA组Ⅳ级术后胫股角均小于PFO组Ⅳ级患者(P<0.05)。结论:PFO相较于UK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在Ⅱ、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疗效相当于或超过UKA,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腓骨 截骨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伊隆 钱约男 +1 位作者 刘良乐 蔡春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23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9~48(25.0±4.7)岁;左膝10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23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9~48(25.0±4.7)岁;左膝10例,右膝13例。记录患者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价。术后12个月通过MRI检查外侧半月板损伤愈合情况。结果: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4(17.0±4.3)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时19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4例患者存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88.52±6.48,较术前46.12±7.35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VAS评分0.8±0.7,较术前4.3±1.6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经骨隧道缝合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膝关节 胫骨 缝合技术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髋臼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伊隆 钱约男 +3 位作者 刘良乐 黄祥祥 林凌志 蔡春元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16个髋关节标本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完整髋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模拟双柱骨折后,分别按下列方法内固定:前柱螺钉加后柱钢板(SP),前柱钢板加后柱螺钉(PS),后...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固定髋臼双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16个髋关节标本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完整髋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模拟双柱骨折后,分别按下列方法内固定:前柱螺钉加后柱钢板(SP),前柱钢板加后柱螺钉(PS),后柱双钢板(PP)。通过连续垂直加载,记录骨折的位移程度和髋臼的接触特性。结果:在载荷800 N时,SP、PS和PP 3组髋臼平均纵向位移位分别为(1.92±0.81)、(2.09±1.13)、(3.44±0.75)mm,SP与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SP、PS和PP 3组髋臼平均横向位移位分别为(0.63±0.33)、(0.77±0.45)、(1.44±0.56)mm,SP组与PS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800 N载荷压力下,在髋臼负重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PS和PP组分别接触面积增加了6%、9%和27%,其中PP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7);在髋臼负重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P、PS和PP组平均应力分别增加了4%、29%和39%,其中PP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在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和接触性方面,前柱螺钉加后柱钢板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内固定器 关节面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不同剂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锚钉在骨质疏松骨模块中的稳定性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伊隆 钱约男 +3 位作者 张侠 李一民 蔡春元 刘良乐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1期912-916,共5页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骨模块中不同剂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锚钉的稳定性,分析锚钉稳定性与PMMA剂量间的相关关系,并寻找最佳PMMA骨水泥注射剂量。方法:将36个骨质疏松骨模块随机分为A至F 6个实验组,A组为空白组,直接拧入锚钉;B组至...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骨模块中不同剂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锚钉的稳定性,分析锚钉稳定性与PMMA剂量间的相关关系,并寻找最佳PMMA骨水泥注射剂量。方法:将36个骨质疏松骨模块随机分为A至F 6个实验组,A组为空白组,直接拧入锚钉;B组至F组注射器推杆精确分别向钉道内直接注入0.5、1.0、1.5、2.0、2.5 mL PMMA骨水泥,待骨水泥硬化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螺钉周围骨水泥的分布情况;随后进行力学实验,测量最大轴向拔出力(Fmax)并观察模块的破坏情况。结果:A组至F组的Fmax分别为(145.50±23.82)N、(188.67±34.90)N、(234.00±21.14)N、(296.80±18.55)N、(445.00±33.72)N和(458.60±25.54)N,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3.020,P<0.001)。PMMA剂量为0~2 mL,Fmax与PMMA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948,P<0.05)。锚钉拔出后各组模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从A组到E组,模块的破坏程度逐渐加重,E组和F组中模块的破坏相差无几。结论:PMMA可以显著提高骨质疏松骨模块中锚钉的稳定性,在0~2.0 mL中,锚钉的稳定性随PMMA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临床上推荐PMMA的剂量为2.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锚钉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生物力学 最大轴向拔出力
下载PDF
第二代测序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伊隆 钱约男 +2 位作者 李一民 刘良乐 蔡春元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怀疑为PJI的15例患者的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NGS检测。... 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怀疑为PJI的15例患者的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NGS检测。NGS检测经D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来寻找病原菌,并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例患者的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阴性5例。NGS检测15例患者关节液中均发现细菌,10例患者细菌菌属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其中9例的优势菌群(丰度最高)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的10例标本中,NGS检测细菌属种类(15种)多于细菌培养检出的细菌属种类(10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细菌培养阴性的5例标本NGS均检出细菌。结论NGS检测是一种PJI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能检出常规细菌培养以外的细菌,特别对于细菌培养阴性的标本更具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测序 细菌培养 假体周围感染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飞文 虞希祥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DWI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 目的:探讨在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鉴别诊断中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某院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行DCE-MRI、DWI检查。观察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并以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MRI联合DWI在小肝癌与肝结节性病变的鉴别价值。结果:良性肝结节性病变T_(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_(2)WI呈高或略高信号,DWI呈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减退,动脉期有强化;小肝癌T_(1)WI呈低信号,T_(2)WI和DWI呈高或略高信号,LAVA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信号低,动脉期强化显著,呈现典型“快进快出”;DCE-MRI、DWI联合检测病灶检出率高于DCE-MRI、DWI单一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DWI检测敏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CE-MRI、DWI二者联合检测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7.83%、97.06%,明显高于DCE-MRI单项检测的78.26%、85.29%和DWI单项检测的82.61%、89.2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肝结节性病变与小肝癌,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结节性病变 小肝癌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动态增强 鉴别价值
下载PDF
CBL联合PBL新模式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沈洁 阮战伟 林纪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0期192-194,共3页
目的: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实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 目的: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超声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实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22人)和对照组(n=23人),两者进行基本学情分析后无明显差异,研究组采用CBL联合PBL新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超声实习教学模式。两周后,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学生间问卷调查来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L联合PBL的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问卷调查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L联合PBL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新模式超声教学
下载PDF
MRI与CT在肝硬化背景下肝脏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章铭 季文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究在肝硬化背景下采用磁共振(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某院就诊的肝硬化背景下肝脏结节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作... 目的:探究在肝硬化背景下采用磁共振(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7月于某院就诊的肝硬化背景下肝脏结节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及CT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RI及CT检查在肝脏良恶性结节中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在肝硬化背景下MRI及CT检查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另计算MRI及CT检查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及CT在肝癌、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检出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在肝硬化背景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中特异度为92.73%,准确度为95.00%,阳性预测值为91.67%,均高于CT检查的78.18%、83.00%、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900,P=0.000);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661,P=0.000)。结论:MRI及CT检查在肝硬化背景下肝脏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MRI检查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及准确度,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诊断效果更高,可将其作为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良恶性结节 肝硬化背景 磁共振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价值 一致性
下载PDF
以案例为导向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在超声教学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伟利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7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实习的2015年级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数字划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超声教学模式;B组为...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新教学模式在超声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实习的2015年级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数字划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超声教学模式;B组为观察组,实施以案例为导向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考试和调查问卷来进行对比,并分析两者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问卷调查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为导向结合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超声实践操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该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 微课 翻转课堂 超声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