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塑形术后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对光学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思思 陈镇国 +2 位作者 王建勇 李海敏 吕帆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30-535,共6页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以及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3-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31例(31眼),测量戴镜前及戴镜1个月后的...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配戴后角膜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以及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对二者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3-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31例(31眼),测量戴镜前及戴镜1个月后的角膜地形图、对比敏感度、角膜高阶像差,分析光学治疗区大小及偏心情况对角膜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变化的影响。对比敏感度以对比敏感度函数对数曲线下面积(AULCSF)衡量大小。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多项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角膜塑形镜配戴1个月后,光学治疗区直径(3.48±0.49)mm,偏心距离(0.64±0.27)mm,偏心方向以颞下方为主(4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均较配戴前明显增加(t=10.99、10.19、-2.21、-3.50,P<0.05);光学治疗区垂直偏心距离(标准化B=0.620,P=0.001)和水平偏心距离(标准化B=0.422,P=0.049)分别是影响角膜垂直彗差增加量和水平彗差增加量的唯一因素。配戴1个月后亮环境及暗环境AULCSF有下降趋势,但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亮环境AULCSF下降幅度与屈光度改变量有关(标准化B=0.452,P=0.021),而暗环境AULCSF下降幅度则与屈光度改变量(标准化B=0.528,P=0.004)、偏心距离(标准化B=0.458,P=0.027)均相关。结论:角膜塑形镜偏心会导致角膜高阶像差增加,但对对比敏感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术 偏心 角膜高阶像差 对比敏感度 光学治疗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