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琴辉 项振扬 +3 位作者 李恩辉 黄勤竹 张昕 郑海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581,F0003,共7页
【目的】分析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接受不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后段眼内异物71例71只眼,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0G组)及23G... 【目的】分析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探讨两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接受不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后段眼内异物71例71只眼,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0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0G组)及23G玻璃体切割手术组(23G组),前者37例37只眼,后者34例34只眼。对象均予创口缝合,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者联合白内障手术,行20G/23G玻璃体切割联合球内异物取出,术中酌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冷凝及眼内填充治疗。记录异物取出及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时间、术后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症状、住院时间、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两组眼内异物取出率及初期视网膜复位率均100%;除术后低眼压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术后炎症反应评分与眼部刺激症状以及两组手术前后的视力分布进行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各自接受的非计划再次手术例数、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术后视力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G与23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均安全有效,两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相当;23G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更高,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眼部刺激症状方面较20G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眼内异物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改良OCT检测法研究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被引量:7
2
作者 夏哲人 周襄沅 +1 位作者 杜以霞 郑穗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98-3401,共4页
目的:利用改良OCT检测法研究屈光参差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方法:随机选择未接受弱视治疗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30例,取弱视眼为弱视组,非弱视眼为非弱视组;随机选取相同年龄50例正视儿童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利用改良OCT检测法研究屈光参差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方法:随机选择未接受弱视治疗的4~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30例,取弱视眼为弱视组,非弱视眼为非弱视组;随机选取相同年龄50例正视儿童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将所得三组数据利用Littmann公式修正,分别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未校正和校正后三组间各部位RNFL厚度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校正前颞侧、颞下、鼻侧、鼻下RNFL厚度与眼轴有显著相关(P〈0.05),而校正后仅颞侧及鼻下RNFL厚度与眼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弱视眼RNFL厚度并无显著变化,对RNFL厚度的研究需要消除眼轴长度形成的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屈光参差 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下载PDF
他氟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董志章 甘一峰 +1 位作者 张易南 郑海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对初始用药、单药或多种药物降压控制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疗效。方法将66例116眼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首选治疗组18例36眼、联合用药组26例38眼和替换治疗组22例42眼。每晚... 目的探讨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对初始用药、单药或多种药物降压控制不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疗效。方法将66例116眼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首选治疗组18例36眼、联合用药组26例38眼和替换治疗组22例42眼。每晚使用他氟前列素滴眼液1次,每次一滴。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周和12周进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测量时间均为早上8-9点;进行视力、裂隙灯下眼前段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底镜检查;在用药前与治疗后12周行Humphery视野检查,记录各组结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首选治疗组治疗前眼压为(24.6±3.6)mm Hg(1 k Pa=7.5 mm Hg);治疗后4周和12周眼压分别为(18.8±1.5)mm Hg、(18.6±1.7)mm Hg,分别下降(5.7±2.1)mm Hg、(6.1±2.3)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65、17.238;均为P<0.001)。联合用药组治疗前眼压为(25.7±5.7)mm Hg;治疗后4周和12周眼压分别为(18.7±3.4)mm Hg和(17.4±3.2)mm Hg,分别下降(6.6±3.5)mm Hg、(6.8±3.7)mm 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840、13.365;均为P<0.001)。替换治疗组治疗前眼压为(22.8±5.6)mm Hg;治疗后4周和12周眼压分别为(17.1±3.2)mm Hg、(16.2±2.6)mm Hg,分别下降(5.6±3.8)mm Hg、(6.6±4.2)mm Hg;其中替换β受体阻滞剂与前裂腺素类药物降压治疗,治疗后4周与12周眼压下降幅度在替换β阻滞剂组(5.0±4.1)mm Hg、(6.3±4.1)mm Hg,在替换PG类药物组为(5.8±2.5)mm Hg、(6.4±4.7)mm Hg,治疗后12周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95、13.070;均为P<0.001)。共有7眼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结膜充血,未见角膜染色。治疗前视野缺损为(5.4±1.8)d B,治疗后12周为(5.6±1.4)d 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氟前列素滴眼液能有效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对首选用药、替代治疗及联合用药,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均能有效控制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青光眼 他氟前列素 眼压
下载PDF
高强度光照损伤致TgAPPsweP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志章 李娟 +1 位作者 孙雪荣 葛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 PPsweP 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以20只6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 PPsweP S1鼠)为研究对象,其中12只行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为实验组,余8只不作处理为对... 目的研究在光照损伤作用下TgA PPsweP S1转基因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以20只6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TgA PPsweP S1鼠)为研究对象,其中12只行10 000 lux光照处理,每天光照12 h、连续光照6个月为实验组,余8只不作处理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在实验结束时进行取材,切片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测量新生血管形成数量,同时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铺片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予以定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光照6个月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发生明显改变,其中以外核层与光感受器层变化最明显;RPE细胞出现空泡、色素不均一、细胞间的连接断裂等改变,视网膜切片上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突破RPE进入视网膜内,对新生血管进行统计,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18.75%。光照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实验组RPE上呈阳性表达,可见细胞浆内弥散性表达和沿血管壁的阳性染色,较对照组表达量增加(6.59±1.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在实验组的RPE铺片上存在强阳性表达,通过Z-stack检测发现Aβ沉积类似Drusen状,位于RPE下;而对照组中未见此类免疫阳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Aβ沉积增加(6.45±2.93)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光光照损伤TgA PPsweP S1鼠后,视网膜存在明显变化,可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提示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鼠在光照损伤下可以作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一种动物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损伤 转基因鼠 脉络膜新生血管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
下载PDF
胸腔内注入沙培林治疗先天性乳糜胸1例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洪雪佩 张丹如 +1 位作者 潘婧婧 吴小洁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4期89-90,共2页
先天性乳糜胸系淋巴系统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乳糜液从淋巴管漏出而致乳糜胸,发病率为0.1%~0.5%[1]。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极易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而病情迁延又容易引起严重呼吸、... 先天性乳糜胸系淋巴系统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乳糜液从淋巴管漏出而致乳糜胸,发病率为0.1%~0.5%[1]。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极易导致患儿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而病情迁延又容易引起严重呼吸、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乳糜液 淋巴管漏 免疫功能障碍 沙培林 低蛋白血症 发育异常 胸导管结扎术 流管 无菌操作技术
下载PDF
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研究
6
作者 查屹 周襄沅 +2 位作者 杜以霞 蔡剑秋 郑海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1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 目的 通过检测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年龄、眼轴的相关性,探讨正视儿童眼底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10周岁正视儿童90例(18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进行包括黄斑区视网膜9个分区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检测,并对SFCT与受检儿童年龄、眼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受检儿童右眼SFCT为(338.28±32.50)μm,中心凹1mm区域厚度(CSF)为(255.96±18.06)μm,中心凹中点厚度(CPT)为(214.05±14.71)μm;左眼SFCT为(338.22±32.22)μm,CSF为(256.82±17.86)μm,CPT为(213.70±15.03)μm;左、右眼SFCT、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男性与女性受检儿童右眼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年龄段受检儿童右眼CSF、C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SF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检儿童右眼CSF与年龄、CPT均呈正相关(r=0.229、0.765,均P〈0.05),而SFCT与年龄、眼轴均呈负相关(r=-0.568、-0.297,均P〈0.05)。结论 性别对6-10周岁正视儿童黄斑及脉络膜厚度无明显影响;而随着儿童年龄与眼轴的不断增长,SFCT呈变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厚度 光学相关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正视
下载PDF
轻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早期视力及屈光状态研究
7
作者 夏哲人 苟苏庆 郑穗联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0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轻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早期视力及屈光状态,探讨ROP对早期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眼科检查的ROP患儿共29例58只眼,同时选取正常早产儿46例共92只眼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轻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早期视力及屈光状态,探讨ROP对早期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眼科检查的ROP患儿共29例58只眼,同时选取正常早产儿46例共92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对比两组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ROP组视力中位数为2.6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3.00D,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中位数为0.75D,大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视力与出生时体重及孕龄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轻微ROP患儿在出生后早期主要呈远视状态,其视力发育及等效球镜度并未受到影响,但有更高散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视力 屈光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韩晓辉 董志章 查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15例患者(15眼)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观察比较术后创口愈合、视力、眼位、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在爆裂性眼眶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为眼眶爆裂性骨折的15例患者(15眼)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在鼻内窥镜下进行;观察比较术后创口愈合、视力、眼位、眼球突出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植入物脱出或排斥反应;与术前比较,8例复视消失,1例复视改善但仍存在,1例复视无改善。手术不影响视力,患者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眼位较术前改善,所有眼球运动恢复正常,1例残留部分内斜,并存在复视;术后15例眼球内陷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13例眼球内陷完全矫正双眼突出度基本一致,2例存在轻度内陷,术后平均内陷(0.55±0.10)mm,眼球突出度均较术前提高1.50~2.00 mm,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技术可以良好应用于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微创 爆裂性眼眶骨折
下载PDF
蓝光损伤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及病理改变 被引量:6
9
作者 罗阿丽 董志章 +1 位作者 伍小蝉 李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改为研究蓝光损伤模型中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6~8周龄BALB/c小鼠2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4只,实验组连续蓝光照射14 d,用罗兰电生理仪观测全部小鼠视网膜电图波幅后处死小鼠,小鼠视网膜... 目的:改为研究蓝光损伤模型中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6~8周龄BALB/c小鼠2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4只,实验组连续蓝光照射14 d,用罗兰电生理仪观测全部小鼠视网膜电图波幅后处死小鼠,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经固定、包埋、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经固定、包埋、铅铀双染后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感光细胞层细胞凋亡改变经固定、包埋、TUNEL试剂盒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电图Rod波形中b波及Max波形中a、b波波幅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E染色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厚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感光细胞核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实验组小鼠感光细胞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可见核固缩、核碎裂,内节内线粒体肿胀,可见空泡,外节膜盘部分叠状结构解离、消失;TUNEL染色后,实验组小鼠感光细胞层内见多量棕黄色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沉积。结论:小鼠经蓝光照射后可发生视网膜功能下降,提示这与感光细胞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感光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视网膜 感光细胞 形态学 病理 小鼠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角膜像差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10
作者 陈婕灵 冯晓芬 +1 位作者 陈峰 沈丽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对角膜像差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眼行LPI术的连续病例23例41眼,测量LPI术前1 h及术后1 h、10 d、1月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结果术前1 h、术后1 ... 目的评估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对角膜像差及生物力学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眼行LPI术的连续病例23例41眼,测量LPI术前1 h及术后1 h、10 d、1月的角膜像差变化及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变化。结果术前1 h、术后1 h、术后10 d、术后1月角膜Pentacam像差指标总均方根值(t RMS)、低阶均方根值(LRMS)、高阶均方根值(H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83、1.71、5.11,P均>0.05)。术前1 h、术后1 h、术后10 d、术后1月角膜生物力学指标Goldmann相关性眼内压(IOPg)、角膜补偿性眼内压(IOPcc)、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滞后量(C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7.03、27.42、3.94、8.68,P均<0.05)。IOPg术后1 h高于术前1 h,术后10 d和术后1月(t分别=-5.04、6.81、6.84,P均<0.05),IOPcc术后1 h高于术前1 h,术后10 d和术后1月低于术前1 h(t分别=-4.38、2.98、3.49,P均<0.05),CRF术后1 h高于术前1 h(t=-2.88,P<0.05),CH术后1 h低于术前1 h(t=2.78,P<0.05),CH术后10 d和术后1月高于术后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40、-4.43,P均<0.05)。结论 LPI术后角膜的波前像差无变化。排除角膜厚度影响,LPI术降眼压效果良好。排除术后1 h应激效应,LPI术不改变角膜总体抵抗外力的能力。LPI术可能造成一过性的角膜吸收和分散能量能力的下降,然而,这种下降是可恢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角膜生物力学 波前像差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PM_(2.5)附着于角膜接触镜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及折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小艳 董志章 +5 位作者 王建洲 李勇 王燕慧 许李彬 王亚虹 李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大气颗粒物PM_(2.5)在角膜接触镜的附着情况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和折射率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颗粒物PM_(2.5),配制浓度为1 mg·m L^(-1)的PM_(2.5)混悬液,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 目的观察大气颗粒物PM_(2.5)在角膜接触镜的附着情况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和折射率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颗粒物PM_(2.5),配制浓度为1 mg·m L^(-1)的PM_(2.5)混悬液,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和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各18只,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洗脱组,每组6只。实验组和洗脱组角膜接触镜浸入PM_(2.5)混悬液中,室温振荡24 h。洗脱组经上述处理后转入无菌PBS中,室温振荡1 h。对照组镜片浸入无菌PBS中,室温振荡24 h。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M_(2.5)在各组角膜接触镜表面的附着情况。检测各组角膜接触镜的透氧性和折射率,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PM_(2.5)混悬液浸泡后,实验组RGPCL表面发现存在较多PM_(2.5)附着,呈散在分布。实验组RGP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3.19±1.64)个。对照组电镜扫描未发现大气颗粒物沉着。经洗脱后,洗脱组RGPCL表面仍可见大量大气颗粒物附着,每100μm2(5.12±1.27)个。洗脱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集中附着在SCL水凝胶孔隙边缘,而在孔隙中未见大气颗粒物附着,大气颗粒物细小,均匀;实验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2.16±1.19)个。对照组SCL表面无大气颗粒物附着。经洗脱后,洗脱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0.56±0.39)个,洗脱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RGPCL和SCL表面大气颗粒物附着数进行比较,RGPCL表面大气颗粒物附着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M2.5混悬液浸泡后,实验组RGPCL的透氧性(100.00±3.17)与对照组(100.00±2.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透氧性(42.00±2.57)与对照组(41.00±3.44)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M_(2.5)混悬液浸泡24 h后,实验组RGPCL的折射率(1.415 6±0.000 4)与对照组(1.415 3±0.000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折射率(1.373 7±0.000 7)与对照组(1.373 2±0.000 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L相比,PM_(2.5)更易附着在RGPCL表面,且不易洗脱。在本研究条件下,PM_(2.5)虽然附着于角膜接触镜,但短时间内并未对角膜接触镜的透氧性及折射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2.5 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思强 谢晋 +1 位作者 郑海华 陈书文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5.0 mg·kg-1·h-1,ivd qd+外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qid。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5.0 mg·kg-1·h-1,ivd qd+外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q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板蓝根颗粒与针灸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采用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少,止痛、止疱、结痂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带状疱疹 更昔洛韦 板蓝根颗粒 针灸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颖红 郑海华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视网膜厚度(RT)两项指标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MPV与RT在糖尿病各期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黄斑水肿、判断DR严重程度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DM)患者8...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视网膜厚度(RT)两项指标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MPV与RT在糖尿病各期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黄斑水肿、判断DR严重程度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DM)患者80例(159眼),其中男42例(84眼),女38例(75眼),将DM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DR)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DR),检测DR患者不同分期的MPV,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中的形态。定量测定黄斑区RT,并与3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4组MP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PDR组和PD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与NP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及NPDR组与PD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区以中心凹1mm为直径RT对照组为(243.35±1176)um、NDR组(249.95±10.81)um、NPDR组(279.50±34.67)pm、PDR组(305.12±66.01)μm。4组A1~A9的RT比较,NPDR、PDR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与NPDR、PDR组及NPDR与PD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DR、NPDR和PDR组的MPV与黄斑区中心凹的RT均呈正相关(r=0.54、0.72、0.85,均P=0.00)。对照组的MPV与黄斑区中心凹的RT不相关(r=0.27,P=0.14)。结论MPV增大是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黄斑区RT与DR严重程度有关,DR程度越重,RT增大的概率就越大,RT大小与是否发生DME相关;DR患者MPV和RT呈正相关,且随着DR分级的加重,相关度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平均体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bFGF促进角膜损伤修复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直滔 杨选鑫 +3 位作者 龙秀 黄臻 蔡剑秋 王晓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作用,探讨bFGF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兔角膜基质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ERK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作用,探讨bFGF促进兔角膜基质细胞增殖、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兔角膜基质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bFGF组、bFGF+ERK1/2或者p38抑制剂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Western blot检测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和p38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bFGF对兔角膜基质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增殖的作用,当bFGF浓度在2mg·L-1时促增殖作用最为明显;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用2mg·L^(-1) bFGF处理兔角膜基质细胞48h,能够明显地促进该细胞迁移。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bFGF能够上调和细胞增殖相关的ERK1/2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以及和细胞迁移相关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当分别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后,bFGF促兔角膜细胞增殖和迁移作用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同时伴随着相关通路的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bFGF能够激活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提高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角膜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膜基质细胞 增殖 迁移 ERK1/2 MAPK P38 MAPK
下载PDF
微创23G和传统20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颖红 郑海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和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15眼)患者接受微创23G玻璃体手术(A组),20例(20眼)患者接受传统20G玻璃体手术(B组),分析比较这两种手术建立三通道时间、关闭切口时间... 目的比较微创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和传统20G玻璃体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15眼)患者接受微创23G玻璃体手术(A组),20例(20眼)患者接受传统20G玻璃体手术(B组),分析比较这两种手术建立三通道时间、关闭切口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舒适度、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巩膜穿刺口的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建立三通道的时间、关闭切口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51、13.57,P均<0.05)。A组和B组术后与术前视力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85、10.40,P均<0.05),两组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两组术后1 d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P<0.05),而术后3 d、7 d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5、1.11,P均>0.05)。术后两组自觉舒适度、巩膜穿刺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94、7.69,P<0.05)。两组术中无1例出现医源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月后末次随访结果示两组均未发生玻璃体再次出血,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23G和20G玻璃体切割术都能有效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疾病。微创23G玻璃体手术在建立三通道时间、关闭切口的时间和减轻术后巩膜穿刺口的玻璃体嵌顿上有明显优势,且术后舒适度优于传统20G玻璃体手术,在术后视力提高方面,两组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伤手术 玻璃体割术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青年人晶状体调节研究
16
作者 张爱 郑穗联 +2 位作者 史建静 周云新 陈伟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观察青年人晶状体调节前后形态学变化,探讨相关调节机制。方法采用MRI获取眼球调节前后晶状体最佳横断面图片,经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 2010)处理,测量眼球调节放松时和调节紧张时前房深度、晶状...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观察青年人晶状体调节前后形态学变化,探讨相关调节机制。方法采用MRI获取眼球调节前后晶状体最佳横断面图片,经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 2010)处理,测量眼球调节放松时和调节紧张时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直径、玻璃体腔径、眼轴、晶状体前后弧长、前后曲率半径。根据数学计算获得晶状体前后弧度、前后横截面积及总面积,并做1.5T和3.0T MRI的比较试验。结果与调节放松时比较,调节紧张时前房深度变浅,晶状体厚度变厚,晶状体直径、晶状体前后曲率半径缩短,晶状体前弧长、前横截面积和总面积增加,晶状体前后弧度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调节前后玻璃体腔径、眼轴、晶状体后弧长和后横截面积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节前后1.5T和3.0T MRI测量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RI能清晰获取晶状体在调节状态下的形态变化,明确人眼调节机制对老视、近视的治疗,人眼调节的重建,人工晶状体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调节 晶状体 前房深度 玻璃体腔径
下载PDF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
17
作者 罗阿丽 董志章 +2 位作者 伍小蝉 李娟 罗阿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AD转基因小鼠15只,对照组为8月龄野生型小鼠10只。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表达情况,并行TUNEL染色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20.104±1.763)μm和(15.456±1.439)μm,均较对照组的(23.567±2.123)μm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数减少,层数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示,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平坦。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铺片Aβ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增强。TUNEL染色结果示,实验B组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数为(5.631±2.471)个,少于实验A组的(16.329±3.5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角膜上皮病理学、超微结构及角膜上皮细胞内Aβ的表达均有改变,以上变化与小鼠月龄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 角膜上皮 病理学 超微结构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眼囊尾蚴病7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秦晓怡 杨顺海 +3 位作者 王友沛 杨开颜 张炎 方敏敏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630-635,共6页
目的:探讨眼囊尾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眼囊尾蚴病的临床资料、大体与镜下病理改变。结果:男女性别比1:6,平均年龄24.7(中位数20)岁。临床以眼睑与眼周红肿、肿胀为主要症状3例,视物不清、视力下降2例,复视1例,结膜... 目的:探讨眼囊尾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眼囊尾蚴病的临床资料、大体与镜下病理改变。结果:男女性别比1:6,平均年龄24.7(中位数20)岁。临床以眼睑与眼周红肿、肿胀为主要症状3例,视物不清、视力下降2例,复视1例,结膜红肿1例。囊尾蚴寄生于球结膜1例,寄生于眼球内2例,寄生于眼眶内4例。7例均见到猪囊尾蚴,均在虫体内找到石灰小体,其中2例伴有坏死,可在坏死物中找到石灰小体。结论:眼囊尾蚴病以青少年女性多见,眼内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眼眶型以眼睑与眼周红肿、肿胀为主要症状。找到囊尾蚴虫体与头节是眼囊尾蚴病明确诊断依据之一,石灰小体是该病重要病理诊断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 病理诊断 石灰小体
下载PDF
基于OCT检测的视网膜结构与弱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屹 杜以霞 +1 位作者 蔡剑秋 郑海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08-909,共2页
弱视是一种导致儿童视力损害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3% ~5%[1-4].由于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它同时成为成年人常见的视力损害之一.弱视以往被认为是"眼部结构正常"的一种疾病,但基于动物实验及人眼视觉电生理的研究表明[5],弱视... 弱视是一种导致儿童视力损害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为0.3% ~5%[1-4].由于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它同时成为成年人常见的视力损害之一.弱视以往被认为是"眼部结构正常"的一种疾病,但基于动物实验及人眼视觉电生理的研究表明[5],弱视眼会出现视力认知的下降,同时也包括其他各种视功能的影响.异常显微解剖结构被发现存在于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及视皮质[5-9].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广泛应用,使视网膜结构的直观定量测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结构 弱视眼 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检测 视力损害 视觉电生理 外侧膝状体
原文传递
以白内障首诊的Wolfram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豪 陈婕灵 +2 位作者 陈如 吴朝明 郑穗联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1-542,共2页
1例主诉为双眼视物模糊2年患者就诊于眼科.既往1型糖尿病病史12年.眼部检查示双眼晶状体混浊,双眼视神经萎缩,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提高.4年后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基因检测显示WFS1基因突变,确诊为Wolfram综合征.
关键词 WOLFRAM综合征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首诊 眼晶状体混浊 1型糖尿病 视神经萎缩 眼部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