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丽俗乐的中国渊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小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62,206,共22页
高丽乐由雅乐、唐乐、俗乐组成。通常认为前二者来源于宋代的大晟乐和教坊乐,俗乐则是本土音乐部类。但经细致考察,高丽俗乐实有深厚的中国渊源。为此,应在汉文化区的视野中探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问题,把中国音乐向域外的传播,理解为汉...
高丽乐由雅乐、唐乐、俗乐组成。通常认为前二者来源于宋代的大晟乐和教坊乐,俗乐则是本土音乐部类。但经细致考察,高丽俗乐实有深厚的中国渊源。为此,应在汉文化区的视野中探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问题,把中国音乐向域外的传播,理解为汉文化区内雅俗文化的转化。其中较具规律性的现象是:中国境内的雅俗关系,往往结构性地移植到域外汉文化地区。技术和物质文明较容易跨越文化隔阂,价值的传播则采用潜移默化方式,故在不同年代先后产生的音乐作品中,中国元素由晦而显地保存在自内容至形式的不同层面。区分雅俗的主要标准一是制度,二是语言,因此,俗文化转变为雅文化的主要方式是进入体制,中国文学的雅俗二分在域外往往表现为汉文学、汉文俗文学、国语文学的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丽俗乐
中国文化
俗文化
雅文化
原文传递
论火把节的来源--兼及中国民族学的“高文化”问题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小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158,共12页
火把节古称"星回节",流行于滇、贵、川等地的彝、白、汉等民族之中,一般在六月下旬和十二月下旬举行,节日的意义在于以此标志新年。有学者认为,火把节与星回节来源不同。但联系彝族历法中"一年两截"制遗迹和彝族传...
火把节古称"星回节",流行于滇、贵、川等地的彝、白、汉等民族之中,一般在六月下旬和十二月下旬举行,节日的意义在于以此标志新年。有学者认为,火把节与星回节来源不同。但联系彝族历法中"一年两截"制遗迹和彝族传统的恒星观测法,可以论证这两个节日习俗有共同的原初本质和古老渊源,从文化积累角度看,"星回"是"火把"的底层。火把节起源研究启示我们,中国民族学研究应注意"高文化"问题,重视文献、文物资料对于民族文明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节
星回节
彝族天文学
高文化
原文传递
回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
3
作者
黄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青年人大”(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办的报纸)的两位女大学生记者曾就国家节假日调整的事采访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三天的小长假,我们大学生怎么过呢?回家吧,时间太短;在学校呢,清明节不能扫墓,端...
“青年人大”(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办的报纸)的两位女大学生记者曾就国家节假日调整的事采访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三天的小长假,我们大学生怎么过呢?回家吧,时间太短;在学校呢,清明节不能扫墓,端午节不能包粽子,中秋节不能跟家人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学生记者
人民大学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节假日
学生会
原文传递
题名
高丽俗乐的中国渊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小盾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62,206,共22页
文摘
高丽乐由雅乐、唐乐、俗乐组成。通常认为前二者来源于宋代的大晟乐和教坊乐,俗乐则是本土音乐部类。但经细致考察,高丽俗乐实有深厚的中国渊源。为此,应在汉文化区的视野中探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问题,把中国音乐向域外的传播,理解为汉文化区内雅俗文化的转化。其中较具规律性的现象是:中国境内的雅俗关系,往往结构性地移植到域外汉文化地区。技术和物质文明较容易跨越文化隔阂,价值的传播则采用潜移默化方式,故在不同年代先后产生的音乐作品中,中国元素由晦而显地保存在自内容至形式的不同层面。区分雅俗的主要标准一是制度,二是语言,因此,俗文化转变为雅文化的主要方式是进入体制,中国文学的雅俗二分在域外往往表现为汉文学、汉文俗文学、国语文学的三分。
关键词
高丽俗乐
中国文化
俗文化
雅文化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火把节的来源--兼及中国民族学的“高文化”问题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小盾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158,共12页
文摘
火把节古称"星回节",流行于滇、贵、川等地的彝、白、汉等民族之中,一般在六月下旬和十二月下旬举行,节日的意义在于以此标志新年。有学者认为,火把节与星回节来源不同。但联系彝族历法中"一年两截"制遗迹和彝族传统的恒星观测法,可以论证这两个节日习俗有共同的原初本质和古老渊源,从文化积累角度看,"星回"是"火把"的底层。火把节起源研究启示我们,中国民族学研究应注意"高文化"问题,重视文献、文物资料对于民族文明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火把节
星回节
彝族天文学
高文化
分类号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回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
3
作者
黄涛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基金
2008年度文化部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权益、文化安全问题研究》(批准号08DG40)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青年人大”(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办的报纸)的两位女大学生记者曾就国家节假日调整的事采访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三天的小长假,我们大学生怎么过呢?回家吧,时间太短;在学校呢,清明节不能扫墓,端午节不能包粽子,中秋节不能跟家人团聚。”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学生记者
人民大学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节假日
学生会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G214.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丽俗乐的中国渊源
王小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8
原文传递
2
论火把节的来源--兼及中国民族学的“高文化”问题
王小盾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7
原文传递
3
回眸传统节日的往昔辉煌
黄涛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