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支架类型对不同元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成绩和计算思维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朱玉蝶 李伟 +3 位作者 刘城烨 黄佶艺 李雯 荣健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4期21-2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习支架类型对不同元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成绩和计算思维的影响。温州市某小学四年级83名学生参与了为期六周的实验,被分配至实验1班(n=41)和实验2班(n=42)。实验1班的学生采用反思型学习支架进行干预,实验2班的学生则采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习支架类型对不同元认知水平学生学习成绩和计算思维的影响。温州市某小学四年级83名学生参与了为期六周的实验,被分配至实验1班(n=41)和实验2班(n=42)。实验1班的学生采用反思型学习支架进行干预,实验2班的学生则采用支持型学习支架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在计算思维和元认知倾向方面,学习支架类型与元认知水平具有交互作用。对于低元认知水平学生而言,支持型学习支架比反思型学习支架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倾向和元认知倾向。然而,学习支架类型和个体元认知水平之间的交互对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思维 学习支架 元认知
下载PDF
科技博物馆展品资源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与应用研究——以温州科技馆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新立 胡来林 蔡璐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1年第5期56-65,95,共11页
科技博物馆学习是最重要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基于展品资源的STEM项目化课程是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与"博物馆学习"理念下教育转向的学习载体。本文从STEM教育课程模式、非正式学习特征、项目化学习、基于大概念的课... 科技博物馆学习是最重要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基于展品资源的STEM项目化课程是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与"博物馆学习"理念下教育转向的学习载体。本文从STEM教育课程模式、非正式学习特征、项目化学习、基于大概念的课程设计等视角阐述了科技博物馆展品资源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原则,构建了包含七个核心要素的展品资源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通过对应用这一模式开发的温州科技馆课程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为科技博物馆STEM项目化课程开发提供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展品资源 STEM项目化课程 开发模式
下载PDF
图形化编程与实体编程学习经验迁移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王欧 郭婷婷 +1 位作者 张新立 胡来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准实验研究,对来自A地和B地的71名学前教师进行学习迁移测试。结果显示,参加培训的教师取得了较好的迁移效果,并且先学习实体编程的学前教师迁移到图形化编程中的效果更佳,编程的陈述性知识迁移效果要优于编程的自动化...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准实验研究,对来自A地和B地的71名学前教师进行学习迁移测试。结果显示,参加培训的教师取得了较好的迁移效果,并且先学习实体编程的学前教师迁移到图形化编程中的效果更佳,编程的陈述性知识迁移效果要优于编程的自动化基本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迁移 图形化编程 实体编程 学前教师
下载PDF
STEM项目化学习智能导师系统设计研究
4
作者 范鑫 吴佳音 胡来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智能导师系统作为典型的教育类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STEM项目化学习。本文从用户模型、领域知识库、教学策略推理机、人机接口、界面设计等方面分析设计了STEM项目化学习智能导师系统。本系统给予了用户个性化的智能... 智能导师系统作为典型的教育类人工智能产品,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STEM项目化学习。本文从用户模型、领域知识库、教学策略推理机、人机接口、界面设计等方面分析设计了STEM项目化学习智能导师系统。本系统给予了用户个性化的智能教学服务,提高了其教学设计水平以及教学认知水平。期望通过本系统能够促进K12教师STEM项目设计能力发展,助力K12教师STEM项目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项目化学习 智能导师系统
下载PDF
利用双曲函数法研究非线性方程的行波解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健芬 蔡桂平 虞凤英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对最近人们提出的研究非线性方程行波解的双曲函数方法及其改进作了简要的回顾,对双曲函数法进行了一些补充和拓展,说明该方法是研究非线性方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双曲函数法 行波解 非线性方程
下载PDF
AI时代人工智能商数(AIQ)的内涵、能力框架与提升之策--基于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的认知调查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燕 宛平 +3 位作者 尹以晴 朱丽莉 柳晨晨 王佑镁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挑战性、争议性和不确定性,个体与人工智能交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个体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系统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提升个体人工智能商数,增强个体人... 人工智能具有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点,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挑战性、争议性和不确定性,个体与人工智能交往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个体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系统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提升个体人工智能商数,增强个体人工智能能力势在必行。人工智能商数(AIQ)是智能时代个体与智能机器协同能力的表征,为此提出了人工智能商数能力框架,突出人工智能商数的内涵与价值,凝练智能时代人类需要具备的协作创新素质,划分出AIQ能力框架中创造力、数据力、沟通力、学习力四个维度。结合大学生“人工智能+教育”认知与态度的调查以及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可以进一步修正人工智能商数能力框架,为人工智能商数的发展提供应对参考。进而从人工智能教育行动计划制定、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教师培养、学生智能技术实践能力培养、人工智能伦理五个层面出发,提出人工智能商数发展对策以及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之行动计划,为后续人工智能教育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商数 人工智能+教育 能力谱系 智能鸿沟
下载PDF
农村高等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7
作者 彭参 郑光西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5-71,共7页
农村高等教育从层次方面讲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而具体教育内容特别是涉及具体某项农业生产技术或乡镇企业生产技能可以是“中等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主要是解决21世纪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重点应是为农村社会转型... 农村高等教育从层次方面讲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而具体教育内容特别是涉及具体某项农业生产技术或乡镇企业生产技能可以是“中等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主要是解决21世纪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重点应是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推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主体——县(市)农村社区发展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高等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贫困 现状 建议
下载PDF
我国深度学习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国内核心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壮 朱丽莉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在数字信息时代,深度学习逐步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潮,同时也日益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重点。为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深度学习的研究状况,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中国知网中1499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 在数字信息时代,深度学习逐步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潮,同时也日益成为课程与教学变革的重点。为从整体上了解我国深度学习的研究状况,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法对中国知网中1499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来探究我国深度学习的研究主题、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表明:目前国内深度学习的发展尚处于发展期,研究内容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教育应用、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真实情景的实验教学研究这三个研究主题,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和“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社会网络研究分析显示,未来深度学习的研究将会围绕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的研究、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在深度学习中的有效应用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研究主题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浅论师范类高校的女性教育
9
作者 罗冰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3期26-29,共4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与责任。确立正确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今天的女性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师范类高校的女大学生中开展女性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还是专业特点、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与责任。确立正确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是今天的女性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师范类高校的女大学生中开展女性教育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还是专业特点、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健全人格、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应通过课堂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相关学科的建设等手段与方式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女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教育 性别意识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路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陈禹辰 唐晓航 +1 位作者 聂姿 张新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当前校本教研实践存在以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为导向、缺乏精准客观的数据支持与判断、难以获取课堂教学的全貌等问题。数字时代,“互联网+教研”成为教研发展的新形态,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校本教研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 当前校本教研实践存在以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为导向、缺乏精准客观的数据支持与判断、难以获取课堂教学的全貌等问题。数字时代,“互联网+教研”成为教研发展的新形态,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校本教研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研究从厘清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构建了数据驱动的校本教研模型,并以温州第二实验中学为例,阐述其应用和实践流程,以期为我国校本教研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校本教研 循证教研 精准教研
下载PDF
不插电编程在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中的应用
11
作者 沈兆婷 胡来林 《中国教师》 2023年第7期98-100,共3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途径,思维的发展同样也能让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有学者发现,除了空间知觉以外,幼儿的其余学习品质与语言能力呈现正相关,并且学习品质对语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对今后... 幼儿园语言活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途径,思维的发展同样也能让幼儿的学习品质得到发展。有学者发现,除了空间知觉以外,幼儿的其余学习品质与语言能力呈现正相关,并且学习品质对语言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对今后的学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而语言活动对学习品质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存在种种问题,如教师在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中扮演高控者的角色,并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以幼儿为主体”的要求,幼儿只能被动接受,语言活动缺乏民主性[2]。针对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其中不插电编程对解决幼儿园语言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具有潜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思维 学习品质 空间知觉 学业水平 幼儿园 预测作用 语言学习活动 被动接受
原文传递
中学校长与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保护性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浩亮 张建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9年第2期219-221,24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学校长与中学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保护性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中文修订版、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人际信任量表对240名中学校长和350名普通教师进行施测。结果:①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低... 目的:探讨中学校长与中学普通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保护性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中文修订版、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人际信任量表对240名中学校长和350名普通教师进行施测。结果:①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低于中学普通教师(P1<0.00,),而其自我和谐、人际信任得分显著高于中学普通教师(P2<0.001,P3<0.001)。②身份变量(校长、普通教师)能显著的预测职业倦怠得分(P<0.001),自我和谐对职业倦怠也有显著预测作用(P1<0.001,P2<0.001,P3<0.05),但人际信任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不显著。③路径分析:对于中学校长群体,人际信任能显著的直接预测职业倦怠(P<0.001),自我不和谐因素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于中学普通教师群体,人际信任对职业倦怠的直接预测不显著,自我不和谐因素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中学校长的职业倦怠显著低于中学普通教师,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作为保护性因素分别在两群体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自我和谐 人际信任 中学校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