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根碱基于PI3K/AKT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密 翁春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9期803-807,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根碱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4、8μmol/L)血根碱对结肠癌细胞系(HCT-8、SW-620)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肠癌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试剂CCK-8及细胞克隆试验观察血根碱对结肠癌... 目的研究血根碱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不同剂量(2、4、8μmol/L)血根碱对结肠癌细胞系(HCT-8、SW-620)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肠癌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试剂CCK-8及细胞克隆试验观察血根碱对结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血根碱对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建立HCT-8皮下瘤体模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和10 mg/kg的血根碱液进行腹腔内灌注,以探讨其对结肠癌的抑制作用。结果CCK-8实验表明,血根碱对结肠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HCT-8和SW-620的IC_(50)分别是(3.40±0.03)μmol/L和(5.32±0.12)μmol/L],而对正常结肠黏膜细胞具有较小的杀伤作用[IC_(50)为(14.98±1.34)μmol/L]。不同浓度(0、2、4、8μmol/L)的血根碱以剂量依赖性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细胞划痕试验表明,血根碱会显著抑制大肠癌细胞HCT-8迁移[(24.55±5.45)%、(15.50±3.38)%、(3.36±2.37)%比(59.43±5.05)%,P<0.05]。蛋白质印迹法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浓度下的血根碱能显著降低大肠癌组织中N-cad、PI3K、p-AKT和mTOR的表达[N-cad:(0.80±0.12)、(0.51±0.08)、(0.29±0.03)比(1.00±0.08);PI3K:(0.88±0.04)、(0.81±0.03)、(0.67±0.06)比(1.00±0.05);p-AKT:(0.77±0.06)、(0.70±0.03)、(0.47±0.03)比(1.00±0.08);mTOR:(0.79±0.13)、(0.55±0.11)、(0.34±0.03)比(1.00±0.09);P<0.05],增加E-cad蛋白表达[(0.60±0.02)、(0.86±0.07)、(1.00±0.03)比(0.44±0.11),P<0.05]。体内试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血根碱液对皮下肿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肿瘤体积:(367.48±30.17)mm^(3)比(862.28±133.90)mm^(3);肿瘤质量:(0.63±0.11)g比(1.01±0.21)g;P<0.05]。结论血根碱可能抑制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抑瘤活性,并且能调节结肠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结肠肿瘤 增殖 迁移 PI3K/AKT
下载PDF
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缪心军 唐贤豪 +5 位作者 刘树理 陈玉熹 王凯华 陈清 刘晓 黄红艳 《健康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565-567,57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到急诊时间<20 min或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出现心搏骤停并经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6 min后仍未恢...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机械胸外按压对心脏射血分数及升主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到急诊时间<20 min或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出现心搏骤停并经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6 min后仍未恢复自主循环的30例患者。予活塞式胸外按压仪按压,频率100次/min,调整按压深度5、6 cm,各持续2 min。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检测每个按压深度的心脏射血分数,采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升主动脉血流流速,比较不同深度胸外按压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结果30例患者全部进行了5 cm和6 cm深度按压,复苏结束时恢复自主循环5例。机械按压深度6 cm时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均高于机械按压深度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质量指数为24~<28 kg/m^(2)患者、胸廓前后径为18~<21 cm患者、胸廓周径为85~<95 cm患者中,相比5 cm按压深度,6 cm按压深度的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院前院内CPR成功率仍较低,机械按压深度6 cm对心脏射血分数和升主动脉血流流速改善的效果要优于机械按压深度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深度 心脏射血分数 升主动脉血流
下载PDF
改良溶栓后出血评分量表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缪心军 张高泽 +5 位作者 袁由军 王雷 陈玉熹 邱贤克 赵娜 刘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12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溶栓后出血评分量表(MHAT)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303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5种预测模型设... 目的评价改良溶栓后出血评分量表(MHAT)评分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303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血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5种预测模型设计MHAT评分、心房颤动史(或现有心房颤动)、服用阿司匹林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冠心病史、入院后血小板计数、血纤维蛋白原浓度、6个月后再发脑梗死事件。结果303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率11.88%;发生出血转化患者的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入急诊时NIHSS评分、MHAT评分和心房颤动、服用阿司匹林史比例均高于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t分别=5.08、4.85、34.86、29.22、22.25、5.39、13.97,χ^(2)分别=3.93、4.73,P均<0.05),发生出血转化患者溶栓后6个月再发脑梗死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χ^(2)=4.46,P<0.05)。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MHAT均值为3.86分,95%CI 3.21~4.51;未发生出血转化的MHAT均值为2分,95%CI 1.82~2.18。结论脑梗死出血转化危险因素有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心房颤动、服用阿司匹林史、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入急诊时NIHSS评分、MHAT评分;MHAT评分量表简单全面,能够很好地评估患者脑梗死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筛选高、低风险病例,对MHAT评分≥4分要高度警惕出现出血转化,更多选择MHAT评分≤2分者,以达到降低溶栓风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溶栓后出血评分量表 溶栓 脑梗死 出血转化 预测
下载PDF
望诊在儿科辨证施护中的运用
4
作者 赵玉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475-476,共2页
在临床护理中 ,望诊占重要地位 ,祖国医学认为 ,“有诸内 ,必形诸外”,体表与内在脏腑有密切关系 ,机体外表某些部位的颜色变化 。
关键词 望诊 儿童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温阳益气活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邱贤克 陈之力 +2 位作者 陈玉熹 李勇 缪心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53-754,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急危重症,临床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死率高。近年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AMI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降低了AMI患...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急危重症,临床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致死率高。近年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AMI的治疗中广泛应用,降低了AMI患者的死亡率[1];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因为梗死部位、救治时间等原因未能及时重建心脏缺血区血运,导致术后出现心室重构,引发心功能不全发生心衰,影响AM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观察了应用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汤对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缺血 心血管系统疾病 救治时间 经皮穿刺 病情变化 急危重症
下载PDF
望诊在辨证施护中的运用
6
作者 赵玉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S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望诊 辨证施护
下载PDF
温州地区开展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雷远丽 卢颖如 +13 位作者 陈寿权 李章平 李惠萍 许华清 孙来芳 尤荣开 陈新国 阮战伟 刘晓 金细众 陈朴 徐良志 黄增峰 吴小明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推广亚低温治疗(HT)对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温州地区成立1家推广示范基地及10家推广基地,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CPR后昏迷患者实施HT。记录所有患者亚低温治疗相关信息,比较推广期间3年患者IC...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推广亚低温治疗(HT)对心肺复苏(CPR)后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温州地区成立1家推广示范基地及10家推广基地,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CPR后昏迷患者实施HT。记录所有患者亚低温治疗相关信息,比较推广期间3年患者ICU出院存活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及严重致残率。结果推广期间共对133例CPR后昏迷患者实施HT,推广第1年、第2年、第3年分别为28、46、59例。推广第1年、第2年、第3年达到目标体温时间[8.0(3.0,18.8)、10.0(4.8,20.0)、6.0(2.0,12.0)h]、药物使用率[17(60.7%)、43(93.5%)、42(71.2%)]及肌松剂使用率[0(0%)、1(2.2%)、13(2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0.475,P=0.005;χ~2=12.250,P=0.002;χ~2=17.647,P <0.001)。推广期间ICU出院存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致残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3年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37,P=0.281;χ~2=0.308,P=0.857)。推广3年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2,P=0.002),且推广第3年较第1年及第2年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更高[16 (27.1%)、1 (3.6%)、3(6.5%),P均<0.017]。结论规范化的HT能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昏迷 亚低温 目标体温管理 心脏骤停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塞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登宠 周荣 +1 位作者 邹晓静 刘晓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21期2679-2681,268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1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是否出现出血性转化分为HT组和非HT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NIHSS...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14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是否出现出血性转化分为HT组和非HT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NIHSS评分和梗塞面积,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HT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患者中36例出现HT,单因素分析显示HT组心房颤动病史、梗塞面积、血浆S-100β蛋白浓度、NSE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T组,而LDL水平则低于非H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梗塞面积、NSE和S-100β蛋白水平为HT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大面积脑梗塞、高浓度血浆NSE和S-100β蛋白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溶栓治疗后继发HT的独立危险因子,通过评估梗塞面积以及检测二者水平可以对脑梗塞后发生HT进行预测,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出血性转化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