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松燕 吴圣豪 +4 位作者 刘珍 林弼靖 石岳坚 周文锦 郑翠苹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1296-1298,共3页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 血液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创伤性治疗较多,部分患者需接受化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较易发生医院感染[1]。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耐药性均不相同,为了解我院医院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特点,笔者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血液科送检的397例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其病原菌构成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构成 医院感染 血液科 三甲医院 血液病患者 创伤性治疗 免疫功能低下
下载PDF
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对血液化疗科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奕奕 《中国医院统计》 2016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对血液化疗科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化疗科PICC置管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7例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观察组70例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对血液化疗科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化疗科PICC置管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7例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观察组70例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法,观察对比各组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管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PICC置管依从率及导管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液化疗科患者全程健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法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依从性,促进患者及时维护导管,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化疗科 PICC 依从性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黄建娇 林优喜 +3 位作者 黄奕奕 陈苾 庄友莉 邱笑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1期174-178,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治疗。治疗4周后,比...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疾病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癌症疲乏量表(CFS)评分、生活质量[SF-36健康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33%,常规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疾病积极应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疾病消极应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SCSQ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CF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CF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穴位贴敷联合叙事护理,能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积极地应对疾病,提升其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穴位贴敷 叙事护理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月苗 俞康 +1 位作者 郑翠苹 胡映映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AL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易感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9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诱导缓解治疗的AL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患者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率为71.5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27.72%)为主,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示,年龄、白血病类型、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缺乏天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与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住院天数、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AL诱导缓解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它们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诱导缓解期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下载PDF
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石岳坚 周文锦 +1 位作者 郑翠苹 蔡小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6年第3期137-139,143,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6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化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6例,比较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免... 目的: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6例DLBCL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黄芪多糖联合化疗组)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6例,比较4个疗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心功能损害、乏力的发生例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中NK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增大,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辅助DLBCL化疗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文锦 胡映映 +2 位作者 石岳坚 郑翠苹 林弼靖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 目的探讨雷利度胺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口服雷利度胺,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管生长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8.1%)明显高于对照组(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bF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利度胺能有效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VEGF、bFGF水平,提高疗效,用药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化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MYC/BCL-2双重打击淋巴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倪梵 钱素英 +1 位作者 郑翠苹 童向民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1855-1859,共5页
"双重打击"淋巴瘤(DHL)主要是指一类伴有MYC易位以及另一个基因(通常是BCL-2或BCL-6)易位的侵袭性淋巴瘤。在2016年WHO淋巴瘤分类中,正式将其归类为高级别淋巴瘤,伴有MYC和BCL-2和(或)BCL-6易位。临床上常表现出病程进展快、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MYC/BCL-2 侵袭性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CHOP 骨髓侵犯 淋巴结外 中枢神经系统 一线化疗方案 生发中心
下载PDF
CD56阳性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月苗 俞康 +2 位作者 郑翠苹 周文锦 刘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CD56抗原在新发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免疫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新发成人APL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流式细胞术测定的患者骨髓C... 目的:观察CD56抗原在新发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免疫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新发成人APL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根据流式细胞术测定的患者骨髓CD56抗原的表达情况,将患者分成CD56阳性组与CD56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特点及预后差别。结果:64例患者中CD56阳性者12例,阴性者52例,阳性率为18.75%。2组患者的CD9、CD11b、CD15、CD19、CD117、HLA-DR抗原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56阳性组CD2及CD34表达率较阴性组高(分别25.00% vs. 3.85%,P=0.042;41.67% vs. 3.85%,P=0.001)。预后方面,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中位总生存期及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CD56阳性组髓外复发率较阴性组高(27.27% vs. 4.55%, P<0.05),3年无病生存率也低于阴性组(54.55% vs. 86.36%,P<0.05)。结论:CD56抗原阳性是新发成人AP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CD56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预后
下载PDF
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输血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建娇 吴圣豪 胡型忠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输血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法 2015年10-11月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输血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输血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输血风险。输用凝聚胺... 目的探讨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输血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法 2015年10-11月通过建立健全完善输血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输血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输血风险。输用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相容血液前必须得到患方同意,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输血治疗,输血时缓慢滴注,严密观察,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积极处理抢救。实行输血病历标准化书写管理,使输血医疗文书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输血全过程。结果 5例患者经原发疾病治疗和输血、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自觉症状减轻,无晕厥、心绞痛、胸闷症状,贫血改善,血红蛋白上升,最低者62 g/L,最高者102 g/L,未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结论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输血相较于普通输血风险更高,只有做好系统性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才能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风险,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胺 交叉配血 输血 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
下载PDF
DC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玉芳 郑翠苹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观察DCAG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AML并接受DCAG化疗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复发难治性AML并接受CAG化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AG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DCAG化疗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AML并接受DCAG化疗方案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复发难治性AML并接受CAG化疗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CAG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DCAG)方案。两组患者用药均4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疗效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TR)为65.00%,高于对照组的46.00%(P<0.05)。随访后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用药依从性、血液不良反应、治疗前病程、初始白细胞和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与患者TR有关(P<0.05)。DCAG治疗中,皮肤痤疮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AG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AM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年龄、用药依从性、血液不良反应、治疗前病程、初始白细胞和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可能是影响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G方案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化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治疗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建乒 黄建娇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88-289,共2页
目的分析小剂量肝素治疗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小剂量肝素治疗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干预,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建议,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肝素 白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英海 周晓聪 吴胜豪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93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2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总有效...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93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mg/m^2,第2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58.1%,年龄≥50岁、绝经、行为状况评分为2分、转移数目≥2个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要充分考虑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多西他赛 吉西他滨 预后
下载PDF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输血成功5例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建娇 王雪双 +1 位作者 林优喜 吴圣豪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7期64-65,共2页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治疗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快速正确处理、及时输血,是临床用血科室和输血科高度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是输血的具体执行者,对安全输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输血不当,可发生严重的... 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治疗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快速正确处理、及时输血,是临床用血科室和输血科高度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是输血的具体执行者,对安全输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输血不当,可发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15年10—11月共收治5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但盐水介质法相容并成功输血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胺法 配血不合 盐水介质法 输血科 临床用血 安全输血 交叉配血 抗体筛查 血型鉴定 输血前
下载PDF
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陈月苗 翁珊珊 +4 位作者 郑翠苹 蔡小平 吴圣豪 石岳坚 黄健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3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了解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BA技术测定其初诊时及治疗后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比我院30例... 目的研究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的Th1/Th2细胞因子谱的水平,了解其在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BA技术测定其初诊时及治疗后的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谱,对比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探讨细胞因子谱的临床意义。结果①30例初诊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IL-2、IL-6、IL-10、TNF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②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组IL-2、IL-10、IFN-γ水平高于LDH正常组(Wilcoxon W值分别为102.500、89.000、95.500,P值分别为0.021、0.004、0.009);β2微球蛋白(β2-MG)升高组IL-2、IL-4、IL-10、IFN-γ水平高于β2-MG正常组(Wilcoxon W值分别为76.500、77.500、69.500、63.500,P值分别为0.026、0.029、0.011、0.005);高危组[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即FLIPI)评分3~5分]IL-2水平明显高于低中危组(0~2分)(Wilcoxon W=125.000,P=0.010);③30例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经治疗后,其IL-2、IL-6、IL-10和TNF水平较初诊时明显下降。结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初诊时的外周血IL-2、IL-6、IL-10及TNF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且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性 细胞因子谱 白细胞介素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白血病3例的心理护理
15
作者 林优喜 黄建娇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1期77-78,共2页
妊娠合并白血病极少见,由于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孕妇得知孕中晚期患白血病后,既担心疾病预后又担心胎儿健康,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产生抑郁悲观情绪,对病情和胎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疾病的发生、发... 妊娠合并白血病极少见,由于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孕妇得知孕中晚期患白血病后,既担心疾病预后又担心胎儿健康,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产生抑郁悲观情绪,对病情和胎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出现较大转变,使疾病得到有效缓解,心理情绪得到改善[1]。我科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3例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妊娠 造血系统恶性疾病 胎儿健康 孕中晚期 疾病预后 悲观情绪
下载PDF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治疗106例人工采血的护理
16
作者 黄建娇 林小莲 黄奕奕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9期82-82,84,共2页
细胞免疫治疗是生物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免疫细胞的分离、诱导并培养后通过静脉回输给患者,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和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人工采血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心理... 细胞免疫治疗是生物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免疫细胞的分离、诱导并培养后通过静脉回输给患者,达到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和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的目的.人工采血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我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成立于2013年8月,截至2015年3月行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患者共106例,现将人工采血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治疗 肿瘤患者 采血 人工 护理 杀伤肿瘤细胞 外周静脉血 生物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石岳坚 俞康 +3 位作者 郑翠苹 张玉叶 周文锦 周中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43-2744,27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64例多...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并总结应对策略。结果 6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1例、46例次,医院感染率为48.4%、例次感染率为71.9%;前3位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口腔及胃肠道感染,分别占54.4%,17.4%,13.0%;骨髓瘤细胞≥30%、疾病Ⅲ期、有骨损害、住院时间>45d、白细胞减少以及采用化疗治疗的患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71.0%、61.2%、68.6%、64.3%、66.7%、67.6%,以上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有体液免疫缺陷、住院时间较长、中性粒细胞减少、化疗治疗等,为预防医院感染,应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其个人卫生管理、改善营养,并采用合理的保护性隔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原因 应对策略
原文传递
框架系统心理联合计划行为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杨美冬 翁珊珊 黄建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9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 探讨框架系统心理联合计划行为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0例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 目的 探讨框架系统心理联合计划行为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0例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框架系统心理联合计划行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癌因性疲乏[简明疲乏量表(BFI)评分]、心理痛苦程度[心理痛苦温度计(DT)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量表(SCS)评分]、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问卷-C30(QualityofLife-C30,QLQ-C30)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BFI评分、DT评分、SCS评分、HHI评分及QLQ-C30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患者SAS评分(35.19±8.62)分、SDS评分(37.11±5.34)分、BFI评分(3.76±1.23)分、DT评分(3.85±0.3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0.91±8.15)分、(40.37±6.55)分、(6.05±1.47)分、(4.03±0.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SAS)=2.853,P=0.006;t_(SDS)=2.282,P=0.026;t_(BFI)=7.068,P<0.001;t_(DT)=2.646,P=0.010);干预后,研究患者SCS评分(31.46±3.72)分、HHI评分(12.81±1.23)分、QLQ-C30评分(78.49±5.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29±3.57)分、(9.09±1.75)分、(51.19±6.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SCS)=5.932,P<0.001;t_(HHI)=10.290,P<0.001;t_(QLQ-C30)=19.100,P<0.001)。结论 框架系统心理联合计划行为健康教育可缓解围绝经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癌因性疲乏,调节负性情绪,减轻心理痛苦,提高希望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系统心理 计划行为理论健康教育 围绝经期 多发性骨髓瘤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呼吸功能训练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肺功能及慢性咳嗽的影响
19
作者 周曼珍 杨美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7期3320-3323,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肺功能及慢性咳嗽的影响。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选取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A)组和呼吸功能训练...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肺功能及慢性咳嗽的影响。方法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中选取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A)组和呼吸功能训练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B)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儿疗效、肺功能及慢性咳嗽等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痊愈、有效人数明显增加,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A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5);与A组比较,B组退热时间、感染好转时间无明显差异,咳嗽好转时间(6.95±1.08)d、胸片阴影消退时间(7.07±1.43)d、住院时间(8.86±1.65)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72、9.822、5.904,均P<0.05);治疗前,A组与B组患儿肺功能及咳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速分别为(3.58±0.39)L/s、(4.06±0.65)L/s,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分别为(1.64±0.37)L、(2.01±0.50)L,肺活量分别为(70.46±6.95)%、(79.72±7.34)%,与A组比较,B组患儿最大呼气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肺活量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05、4.608、7.096,均P<0.05);治疗后A组与B组患儿咳嗽情况评分分别为(1.27±0.09)分、(0.72±0.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80,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辅助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原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肺功能及慢性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训练 布地奈德 支原体感染 疗效 肺功能 慢性咳嗽
原文传递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难治性白血病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翠苹 范玉芳 +2 位作者 吴圣豪 蔡小平 石岳坚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S1期213-214,共2页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41例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用榄香烯乳300mg/m2/d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用药14天,同时加联合化疗HA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4mg/m... 目的评价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41例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用榄香烯乳300mg/m2/d加入5%GS 5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用药14天,同时加联合化疗HA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4mg/m2/d静滴,持续7天,阿克拉霉素20mg/m2/d静滴、qd×7天,阿糖胞苷100~200mg/m2/d,第1~7天;对照组121例,单用HAA化疗,方案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120例中有85例CR,有12例PR,NR23例,CR率70.8%(85/120),总有效率80.8%(97/16)。对照组121例中CR53例,PR11例,NR57例,CR率为43.8%(53/121),总有效率52.9%(64/1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榄香烯乳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有肯定疗效,比单用联合化疗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无血象和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化疗 白血病 难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