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因子Ⅺp.L424CfsX8突变蛋白结构与功能分析
1
作者 李阳阳 李君 +2 位作者 蔡晓晓 夏雯丽 杨丽红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927-931,936,共6页
目的:对一个罕见F11基因杂合缺失突变进行致病机制研究。方法:分析该遗传性凝血因子XI(FXI)缺陷症先证者及父母的相关凝血试验和基因测序。构建FXI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转染HEK293FT细胞。采用ELISA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FXI蛋白的表... 目的:对一个罕见F11基因杂合缺失突变进行致病机制研究。方法:分析该遗传性凝血因子XI(FXI)缺陷症先证者及父母的相关凝血试验和基因测序。构建FXI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转染HEK293FT细胞。采用ELISA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FXI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先证者的FXI活性(FXI:C)降低至3%,FXI抗原(FXI:Ag)降低至8.6%,其父母的FXI:C和FXI:Ag均下降至正常对照的一半左右。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11基因第7号外显子存在杂合无义突变(c.738G>A,p.Trp228stop),以及第12号外显子存在杂合缺失突变(c.1325delT,p.L424CfsX8)。瞬时转染的HEK293FT细胞的体外研究结果显示,FXI-L424CfsX8突变体在细胞培养液和裂解液中,与野生型相比,FXI蛋白含量都明显下降(P<0.001)。结论:p.L424CfsX8杂合缺失突变与先证者FXI水平降低有关,该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内外FXI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XI缺陷症 基因突变 体外表达
下载PDF
适用于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的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和鉴定方法优化
2
作者 李君 朱嘉晋 +1 位作者 邓雨萍 吴文鹤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优化线粒体DNA(mtDNA)提取和纯度鉴定方法以满足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的要求。方法利用简化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DNA酶Ⅰ并结合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纯化mtDNA、尽量降低核DNA(nDNA)污染的可能。获得的mtDNA经NanoDrop检测、琼脂糖凝胶... 目的优化线粒体DNA(mtDNA)提取和纯度鉴定方法以满足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的要求。方法利用简化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DNA酶Ⅰ并结合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纯化mtDNA、尽量降低核DNA(nDNA)污染的可能。获得的mtDNA经NanoDrop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法测定nDNA/mtDNA拷贝数比值等鉴定其纯度。结果从小鼠肝脏和大脑组织中提取纯化得到mtDNA产率分别为311.7μg/g和59.1μg/g,其A_(260/280)均介于1.8~2.0,A_(260/230)浓度均大于2.0,荧光定量PCR绝对定量法测定nDNA/mtDNA拷贝数比值均低于0.005%。结论本研究优化了mtDNA提取和鉴定方法,得到的高纯度mtDNA适用于后续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提取 纯化 核DNA
下载PDF
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意义
3
作者 李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0-12,共3页
探讨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流产患者95例为研究组,正常妊娠妇女72例为对照组。用血凝测试仪、血小板聚集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研究组及对照组血浆或血清中... 探讨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先兆流产患者95例为研究组,正常妊娠妇女72例为对照组。用血凝测试仪、血小板聚集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测定研究组及对照组血浆或血清中的D-二聚体(D-D)、AA、AD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中D-D、AA、AD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D-D、AA最大值、ADP最大值、HCY水平可有效判断孕妇机体高凝程度,对预测血栓发生有重要意义,以指导临床对妊娠早期进行合理的干预或治疗,从而阻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流产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血小板聚集功能 AA ADP
下载PDF
HCY、CRP与UA水平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李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245-248,共4页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在临床妇产科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1]。妊娠合并糖尿病使孕妇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肾脏病变以及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加大,同时也会使胎儿结局受到影响,使胎儿畸形率提高,给孕妇的家庭带来沉着的负担[2]。目的:探讨HCY、...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在临床妇产科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1]。妊娠合并糖尿病使孕妇发生神经系统损伤、肾脏病变以及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加大,同时也会使胎儿结局受到影响,使胎儿畸形率提高,给孕妇的家庭带来沉着的负担[2]。目的:探讨HCY、CRP与UA水平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7例,分析HCY、CRP与UA水平检测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价值。结果:HCY、CRP与UA联合检测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为89.58%,灵敏度为98.13%,特异度为89.11%。结论:HCY、CRP与UA水平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具备确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尿酸 诊断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在EDTA-K_(2)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夏雯丽 童郁 +2 位作者 赵秘胜 许锴 胡晓蕾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2619-262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在EDTA-K_(2)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EDTA-PTCP患者36例、非EDTA-PTCP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和非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EDTA-K... 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在EDTA-K_(2)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EDTA-PTCP患者36例、非EDTA-PTCP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和非血小板减少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EDTA-K_(2)、枸橼酸钠抗凝血血小板和白细胞进行检测,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分析报警信息和血小板、白细胞直方图。结果EDTA-PTCP患者EDTA-K_(2)抗凝血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和末梢血计数法(P<0.01),白细胞计数则偏高(P<0.01),出现聚集报警,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尾部上翘现象,白细胞直方图前端异常小峰;后2组患者用3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报警及直方图未出现改变。结论EDTA-PTCP患者EDTA-K_(2)抗凝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出现血小板聚集报警、血小板、白细胞直方图异常改变等提示信息,提示血细胞分析仪报警信息及直方图改变有助于EDTA-PTCP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假性减少 EDTA-K_(2) 枸橼酸钠 直方图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IVS J-4delGTTG和c. 1325del导致的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6
作者 夏雯丽 赵秘胜 +4 位作者 许锴 叶倩 罗莎莎 刘斯奇 王明山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coagulation factor Ⅺ, FⅪ)缺陷症家系进行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 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coagulation factor Ⅺ, FⅪ)缺陷症家系进行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 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和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 activity, FⅪ∶C)等指标进行表型诊断;对先证者F11基因的1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 用克隆测序分析单体型中的变异位点, 并分析其家系成员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X-2.1软件分析变异点同源序列的保守性;用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位点的危害性;用Swiss-PdbViewer软件构建变异蛋白模型。结果先证者APTT延长为76.0 s, FⅪ∶C活性仅有4%。基因测序发现其F11基因存在第10内含子g.18141;8144delGTTG(IVS J-4delGTTG)及第12外显子c.1325del(p.Leu424Cysfs*8)复合杂合变异。其妹妹也存在该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和哥哥为IVS J-4delGTTG变异杂合子;其母亲、大儿子和小儿子为c.1325del变异杂合子。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Leu424为高度保守。两个变异点评分结果分别为0.982和1.000, 预示两种变异为有害变异。模型分析显示c.1325del移码变异后Leu424变异为Cys424, 与Pro421间多了一条氢键连接, 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结论 IVS J-4delGTTG和c.1325del杂合变异与该家系FⅪ水平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缺陷症 家系 遗传性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前庭大腺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7
作者 徐熙 许锴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4期1700-1702,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9月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的患者脓液标本183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2年9月临床诊断为前庭大腺脓肿的患者脓液标本183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VITEK MS)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仪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83份标本,检出92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0.27%。革兰阴性菌50株,占54.35%,革兰阳性菌34株,占36.96%,真菌6株,占8.7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菌以无乳链球菌和咽峡炎链球菌为主,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0.0%、33.3%、33.3%。结论前庭大腺脓肿感染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医生需根据实际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大腺脓肿 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