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及验证
1
作者 邱晓娟 章圣泽 +2 位作者 陈如 辜娜 徐细领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5期415-420,F0003,共7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数据。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进行MDRO的预测变量筛选。基... 目的建立并验证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温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数据。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模型进行MDRO的预测变量筛选。基于这些因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LASSO回归筛选出由年龄、经皮胸膜引流管、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和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等4个预测因子构成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指数分别为0.74和0.77,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校准图显示,该模型预测的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是一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可帮助医务人员早期识别恶性肿瘤MDRO医院感染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晓娟 章圣泽 +3 位作者 陈如 邵赛丹 辜娜 胡逸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5期471-473,共3页
鉴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带管肿瘤患者需要多疗程化疗,在化疗间歇期仍需要带管出院,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顾需求[1,2],提供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所需的延续... 鉴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带管肿瘤患者需要多疗程化疗,在化疗间歇期仍需要带管出院,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顾需求[1,2],提供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所需的延续护理服务,帮助其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及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需要建立在全面分析患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3],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PICC带管肿瘤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出院患者 化疗间歇期 患者需求 出院后 导管维护 带管出院
下载PDF
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郑翠苹 张卫平 徐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11-212,共2页
目的 :评价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的疗效。方法 :将 2 8例ANL 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榄香烯乳 30 0 m g加入 5 % GS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持续用药14d,同时加联合化疗 :高三尖杉酯... 目的 :评价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的疗效。方法 :将 2 8例ANL 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使用榄香烯乳 30 0 m g加入 5 % GS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持续用药14d,同时加联合化疗 :高三尖杉酯碱 4~ 6 mg静脉滴注 ,持续 7d,阿糖胞苷 10 0~ 2 0 0 mg/ m2 ,第 1~ 7天 ;对照组单用化疗 ,方案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5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1.7%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榄香烯乳对难治性 ANL L 有肯定疗效 ,比单用联合化疗效果好 ,且不良反应少 ,无血常规和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急性白血病 化疗 治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永林 姜德国 王书凌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44-748,共5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77例,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DVT分为DVT组(n=27)和无DVT组(n=50)。比较2组血浆NETs水平,病变...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肿瘤PICC置管患者77例,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DVT分为DVT组(n=27)和无DVT组(n=50)。比较2组血浆NETs水平,病变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浆NETs水平,肝素应用前和应用后0.5、1、2 h血浆NETs水平;并以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血栓中NETs相关情况。结果DVT组血浆NETs水平高于无DVT组(P<0.05)。DVT组病变静脉血浆NETs水平高于外周静脉(P<0.05)。无DVT组PICC置管侧血浆NETs水平与外周静脉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肝素应用后0.5 h,血浆NETs水平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1、2 h呈降低趋势。HE染色显示血栓中有大量白细胞与纤维蛋白网,白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血栓中存在大量DNA网络、NETs和中性粒细胞。结论NETs在恶性肿瘤PICC相关DVT患者外周血与病变静脉中呈高表达水平,且DVT不仅含纤维蛋白原,亦含有NETs DNA网络等成分,可能成为血栓类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