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治疗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燕蕊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EN)治疗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合并SMAS的病儿采用EN治疗。结果:共回顾性分析了368例智力障碍儿童,其中有21...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EN)治疗智力障碍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智力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合并SMAS的病儿采用EN治疗。结果:共回顾性分析了368例智力障碍儿童,其中有21例(5.71%)病儿病程中并发了SMAS,并接受了EN治疗。治疗时间为29-167(106.35±43.32)d,有17例(80.95%)病儿获得临床治愈。治疗后病儿的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各项营养指标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1年,有2例病儿症状复发,再次行EN治疗后获得治愈。结论:采用EN治疗智力障碍儿童SMAS不仅能改善病儿的营养状况,而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内营养 智力障碍
下载PDF
肠内营养治疗智障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2
作者 潘燕蕊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3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治疗智障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我院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智障儿童30例,经鼻肠管或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管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肠内营养治疗前后患儿的治愈率、消化系统症状、体重等情况...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治疗智障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我院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智障儿童30例,经鼻肠管或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管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观察肠内营养治疗前后患儿的治愈率、消化系统症状、体重等情况。结果治愈26例(86.7%),26例治愈患儿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降低、体重增加、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夹角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11例(36.7%)出现腹泻、呕吐等轻微症状,调整剂量和体位后症状消失。结论肠内营养治疗智障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治愈率高,且安全、副作用小,患者远期疗效值得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肠内营养 智障儿童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潘燕蕊 《健康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40-41,44,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剂量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丙戊酸钠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60 mg/kg/d)和对照组(30 mg/kg/d),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戊酸钠治疗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剂量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智力障碍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丙戊酸钠的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60 mg/kg/d)和对照组(30 mg/kg/d),对比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患儿85例,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36,P=0.02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4);观察组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41,P=0.031)。结论对于合并智力障碍的癫痫患儿,采用2倍于常规剂量的丙戊酸钠治疗可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癫痫 丙戊酸钠 复发 小儿
下载PDF
孤残儿童康复护理之策
4
作者 徐怡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10年第2期51-52,共2页
孤残弱智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如何做好孤残弱智儿童的康复工作,激发这些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儿童福利院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福利机构长期以来最困惑和十分棘手的难题。温州... 孤残弱智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如何做好孤残弱智儿童的康复工作,激发这些儿童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潜能,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已成为儿童福利院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福利机构长期以来最困惑和十分棘手的难题。温州市儿童福利院就如何做好痴呆症型和自闭症型孤残弱智儿童的康复工作摸索点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残儿童 康复护理 儿童福利院 弱智儿童 康复工作 自我成长 自我发展 福利机构
原文传递
解痉纠偏针联合静态平衡仪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5
作者 周阳阳 冯金苹 潘录录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144-148,共5页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联合静态平衡仪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静态平衡仪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痉纠偏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 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联合静态平衡仪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静态平衡仪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痉纠偏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步态参数,以及简易平衡评定系统测试量表(mini-BESTest)、Berg平衡功能评定量表(BBS)、Ashworth分级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80.77%(P<0.05)。2组步速、步频、步长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步速、步频、步长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mini-BESTest、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mini-BESTest、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Ashworth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Ashworth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痉纠偏针联合静态平衡仪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缓解痉挛状态,改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解痉纠偏针 静态平衡仪 步态参数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八段锦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冯金苹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8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锻炼...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锻炼。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4.47%(P<0.05)。治疗后,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MoCA、MMSE、FIM、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P300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P300波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电生理指标,提高其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八段锦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认知功能 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电生理
原文传递
综合疗法治疗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天聪 王家麟 +7 位作者 叶一卫 戴杨策 林艳丽 黄斌 张建 程佩锋 周建锡 陈微微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30期36-37,共2页
下腰痛(loww back 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年人一生中几乎80%的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临床表现主要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疼痛常可放射到腿部。我科采用关节松动术与中频电疗、核心... 下腰痛(loww back pain)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成年人一生中几乎80%的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临床表现主要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疼痛常可放射到腿部。我科采用关节松动术与中频电疗、核心稳定性训练相结合的综合疗法给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效果 综合疗法 下腰痛 疗效观察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 关节松动术 中频电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