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起成长
- 1
-
-
作者
刘鹏志
-
机构
温州市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
温州市心理学会
温州市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
温州市应用心理学会
温州家庭教育讲师团
-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14期78-80,共3页
-
文摘
本期“创刊20年”的分享嘉宾是刘鹏志老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与他相伴19年了。2002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初次接触杂志,借助杂志,他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困惑。接着,他参加了杂志社组织的“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并斩获奖项。后来,他将自身心育实践经验撰写成文,陆续在杂志上发表。2006年,他被杂志社评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作者(教师)”……在与杂志的相携相伴、亲密互动中,他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心理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渐扩大:应邀多次在全国或省级会议上做专题讲座或主旨发言,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卓越人才”,还有专著出版,成为当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长经验是:不断学习和实践,默默耕耘,必将有所回报。
-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专业成长
创刊20周年
-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帮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鹏志
-
机构
浙江省温州中学
温州市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
-
出处
《江苏教育》
2021年第25期52-53,共2页
-
文摘
习得性无助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指个体在一件事情上经历反复的挫折和失败,会产生情绪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消极、无力的感觉,并把这种感觉泛化到类似情境中,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习得性无助的出现包括4个阶段:“体验阶段”,个体在努力后体验到各种失败和挫折,并体验到这些坏结果的“不可控”;“认知阶段”,个体对失败进行归因,并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的认知;“定势阶段”,个体不断形成“结果不可控”的心理定势,习得性无助在此阶段产生;“形成阶段”,习得性无助开始对个体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产生各种负面消极的影响。
-
关键词
习得性无助
归因方式
心理咨询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