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龚虹波 陈金阳 +1 位作者 陈慧霖 李昌达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球所有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环境治理绩效评估为及时发现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制定及实施环境治理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水环境治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球所有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环境治理绩效评估为及时发现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制定及实施环境治理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估、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环境综合治理绩效评估、环境治理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治理绩效的民众满意度等方面综述了主要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研究应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的指标与理论体系,强化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的对比研究,加强环境治理影响因子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研究,将传统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重视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的实证与应用,强化环境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环境政策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聚类及简化基因组联合分析的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品系筛选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立东 吴明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4-1235,共12页
以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鲜重、藻体长度、茎宽、气囊形态和大小等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羊栖菜簇生气囊中的“特征”大气囊为表型主成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1个羊栖菜差异... 以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鲜重、藻体长度、茎宽、气囊形态和大小等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羊栖菜簇生气囊中的“特征”大气囊为表型主成分;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21个羊栖菜差异表型样品的“特征”大气囊表型聚类特征,定量分析归纳了栽培羊栖菜表型品系类别;运用简化基因组分析法构建了34个羊栖菜样品的系统进化树,分析了栽培羊栖菜各样品及韩国丽水、辽宁大连、浙江舟山野生羊栖菜样品间的亲缘关系,定量分析归纳了栽培羊栖菜基因型品系类别。在栽培羊栖菜表型品系和基因型品系总重合率为86%的基础上,将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群体分为球囊、锥囊、宽棒囊、狭棒囊和梭镖囊等5个品系,并运用林奈的“双名法”加以学名命名。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羊栖菜品系分类方法,以期为深度开展浙江洞头栽培羊栖菜的群体结构、亲缘关系、遗传稳定性和品质差异等基础研究,以及定向选育优质高产、逆境高耐受性和活性物质高富集品系等应用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品系多样性 “特征”大气囊 简化基因组 联合分析
下载PDF
基于GNSS浮标的波浪反演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德洋 林良师 +1 位作者 郭冉 李昌达 《海洋技术学报》 2023年第4期43-50,共8页
波浪观测在海洋环境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调查、航海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浮标进行波浪观测的方法具有全天候、实时、准确度高、价格低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 波浪观测在海洋环境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调查、航海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浮标进行波浪观测的方法具有全天候、实时、准确度高、价格低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在浮标上集成其他海洋环境测量仪器,因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NSS浮标的波浪参数反演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浙江温州海域,在海试过程中,同公认的波浪骑士浮标对比,平均波高相关系数达到0.95,标准差为4.06 cm,平均波周期相关系数为0.92,标准差为0.24 s,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本文所用浮标系统还可以搭载多种海洋环境要素观测传感器,可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接收终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浮标 波浪观测 参数反演
下载PDF
桐花树幼苗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
4
作者 马晓宇 李昌达 +2 位作者 王友绍 赵艳 程皓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与社会经济价值。通过人工潮汐系统(0h、6h、12 h、18h),研究桐花树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F_v/F_m,此外随着...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与社会经济价值。通过人工潮汐系统(0h、6h、12 h、18h),研究桐花树光合和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F_v/F_m,此外随着水淹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Yield尽管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呈现下降的趋势。水淹胁迫同样会导致桐花树根系ATP含量下降。TCA呼吸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水淹胁迫显著降低了桐花树根系TCA呼吸速率,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在水淹胁迫下同样受到抑制。此外,水淹胁迫明显增加了桐花树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且在水淹18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尽管无氧呼吸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淹胁迫所导致的产能匮乏,但过度水淹会直接扰乱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及其ATP产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桐花树 水淹 无氧呼吸 TCA呼吸
下载PDF
高温对褐藻羊栖菜逆境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丽杰 林立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2,共9页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 分别在27℃和32℃高温条件下培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以在22℃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羊栖菜作为对照,在培养的第0、1、3、5和7天分别取气囊样品,采用植物生理学试验方法探讨高温胁迫对羊栖菜细胞膜损伤、渗透调节和抗氧化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导致羊栖菜细胞的相对电导率提高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膜系统受到了损伤,造成体内离子外渗、细胞膜脂发生过氧化;2)细胞内积累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并且胁迫组始终高于对照组,其中可溶性蛋白在胁迫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11.4μg·mg^(-1)),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高温培养的第3天和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3)受到高温胁迫后,羊栖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比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羊栖菜主要通过抗氧化酶SOD比活性增强来降低胁迫对藻体带来的伤害。总之,羊栖菜对高温胁迫比较敏感,温度越高,培养时间越长,羊栖菜受到的伤害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高温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下载PDF
绿鳍马面鲀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立宁 邵鑫斌 +2 位作者 单乐州 马建忠 李昌达 《水产科技情报》 2020年第5期258-260,共3页
为满足工厂化养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对苗种的需求,利用体质量250 g以上人工养殖的绿鳍马面鲀作为亲本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沙蚕和牡蛎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培育水温20~22℃,经过20 d左右,... 为满足工厂化养殖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对苗种的需求,利用体质量250 g以上人工养殖的绿鳍马面鲀作为亲本进行了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沙蚕和牡蛎对亲鱼进行营养强化培育,培育水温20~22℃,经过20 d左右,亲鱼能自然产卵;将收集的受精卵均匀泼洒到育苗池中孵化,采用轮虫-丰年虫无节幼体-配合饲料的饵料系列,育苗成活率约为10%。试验结果表明:亲鱼培育前期投喂沙蚕,开始产卵后改投牡蛎,培育效果较好;要提高苗种成活率,繁育时饵料应选用高品质的丰年虫卵或及时换用鲜活桡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育苗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下载PDF
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不同器官的组织结构显微观察及其生理生态学功能剖析
7
作者 林立东 马增岭 +1 位作者 陈斌斌 吴明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7-1057,共11页
为全面了解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假根、茎、叶(气囊)和生殖托(雌托和雄托)四类器官的组织形态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对栽培羊栖菜成熟藻体各器官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横切组织的形态、... 为全面了解栽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成熟藻体假根、茎、叶(气囊)和生殖托(雌托和雄托)四类器官的组织形态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对栽培羊栖菜成熟藻体各器官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横切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宽度差异显著;假根,茎,叶,雌、雄生殖托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分别为表皮、近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而气囊无髓部组织结构,但具有内皮层。此外,雌、雄生殖托还包括生殖窝、卵和精子结构。栽培羊栖菜各器官表皮细胞均呈栅栏状排列,宽度顺序为:雄生殖托>茎>雌生殖托>气囊>叶>假根;表皮和近表皮细胞含淀粉粒最多,内含色素体;皮层和髓部细胞的淀粉粒含量相对较少;皮层组织的细胞腔最大,具有典型植物细胞形态和发达的胞间隙;髓部细胞致密,细胞腔多数较小。有关文献报道表明,羊栖菜不同器官响应光照、水温、干出与沉水及低盐胁迫等环境信号表达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深度解析栽培羊栖菜各器官之间的亚细胞结构差异,不同器官生理代谢响应环境信号表达差异,不同器官组织对微量元素或重金属离子的吸收、转运和储藏机制分析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器官 组织形态 生理生态学 功能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的中药海藻鉴别研究
8
作者 耿玺承 马善鹏 +3 位作者 陈嘉鹏 陈璐晶 林立东 刘红兵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7-895,共9页
目的利用植物脂质组学和化学分类学开展羊栖菜与其同属易混马尾藻的鉴别研究。方法收集27批羊栖菜,靶向建立了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羊栖菜与同属其他8... 目的利用植物脂质组学和化学分类学开展羊栖菜与其同属易混马尾藻的鉴别研究。方法收集27批羊栖菜,靶向建立了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羊栖菜与同属其他8种22批马尾藻,建立了海藻饮片判别模型;基于羊栖菜与其他马尾藻的差异脂肪酸,结合脂肪酸生合成途径分析,筛选质量标志物。结果指纹图谱共标定29个共有脂肪酸,相似度均大于0.96。化学模式识别法能够很好区分羊栖菜与同属其他8种22批马尾藻,以此建立的判别模型能够准确验证15批市售海藻饮片。结合差异脂肪酸与脂肪酸生合成途径分析,发现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化学分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比值C20∶1 n-9/C16∶1 n-7可作为羊栖菜鉴别的候选质量标志物,14批市售海藻饮片可被准确验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羊栖菜与同属易混马尾藻的判别模型,发现了脂肪酸质量标志物,为中药海藻真伪鉴别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海藻 羊栖菜 脂肪酸 化学分类学 质量标志物
原文传递
浙南人工红树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蓝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月 杨华蕾 +3 位作者 李昌达 杜明卉 吾娟佳 唐剑武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5-833,共9页
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R_(soil))是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arbon dioxide,CO_(2))的主要碳源,其微小变化对红树林湿地碳汇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21年原位实时监测的每月浙南人工红树林湿地R_(soil)及其环境因子数据为基础,探究... 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R_(soil))是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arbon dioxide,CO_(2))的主要碳源,其微小变化对红树林湿地碳汇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21年原位实时监测的每月浙南人工红树林湿地R_(soil)及其环境因子数据为基础,探究了R_(soil)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_(eco))的贡献,并分析了R_(soil)对浙南人工红树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浙南人工红树林湿地R_(soil)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夏季达到峰值;R_(soil)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为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T_(S))和土壤湿度(soil humidity,W_(S)),二者的综合作用可以解释84.6%的R_(soil)变化;(2)尽管R_(soil)是浙南红树林R_(eco)的主要贡献者,但年平均R_(soil)[(0.69±0.54)μmol/(m^(2)·s)]低于其他滨海湿地;(3)R_(soil)随林龄增大而上升,然而其增长幅度远小于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量(net ecosystem CO_(2)exchange,NEE)的增长幅度,表明浙南引种人工红树林有利于滨海湿地固碳增汇。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认识浙南人工红树林R_(soil)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而为准确评估浙南红树林碳收支及其碳中和潜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红树林 土壤呼吸 蓝碳 CO_(2) 碳收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