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科一线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与职业价值观和知觉压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谷良丹 林金燕 +1 位作者 陈瑶偏 王晓芒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科一线临床护士的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其与护士职业价值观、知觉压力的相关性,为稳定精神科护理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对160名精神科... 目的调查了解精神科一线临床护士的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其与护士职业价值观、知觉压力的相关性,为稳定精神科护理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表、知觉压力量表,对160名精神科一线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0例精神科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0.64±15.56)分,职业价值观总分为(87.85±10.84)分,知觉压力总分为(23.74±8.18)分;不同职称、聘任方式、夜班频数、是否参与临床带教、是否参与科研项目的精神科护士间,职业获益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与职业价值观总分呈正相关(r=0.858,P<0.05),与知觉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719,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参与临床带教、参与科研项目、职业价值观对精神科护士职业获益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知觉压力对其有负向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精神科一线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且与其职业价值观、知觉压力、职称、是否参与临床带教、科研项目有关,建议医院管理者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措施以提高精神科一线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一线护士 职业获益感 职业价值观 知觉压力
下载PDF
精神科和神经科医师对躯体形式障碍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土文珍 石华孟 +8 位作者 王小同 黄汉津 胡立荣 林崇光 郭晗峰 杨闯 韩丽雅 黄向东 管朝红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和神经科医师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差异及疾病发展变化。方法:收集98例躯体形式障碍的门诊病例,由精神科和神经科组分别诊断或联合诊断,然后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5年随访。结果:64例躯体形式障碍5年随访结果2例诊断为恶... 目的:探讨精神科和神经科医师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差异及疾病发展变化。方法:收集98例躯体形式障碍的门诊病例,由精神科和神经科组分别诊断或联合诊断,然后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5年随访。结果:64例躯体形式障碍5年随访结果2例诊断为恶劣心境,3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例诊断为强迫症,1例诊断焦虑症,56例继续诊断躯体形式障碍。结论:神经科和精神科专家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无明显差异,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的变化导致了其他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衰弱 恶劣心境 随访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亚芳 张崇丽 陈策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言语性幻听分为言语性幻听组(42例)和无言语性幻听组(36例);根据患者有无自杀观念分为自杀观念组... 目的:研究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言语性幻听分为言语性幻听组(42例)和无言语性幻听组(36例);根据患者有无自杀观念分为自杀观念组(45例)和无自杀观念组(33例),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分量表(PSYRATS-AH)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抵抗幻听等言语性幻听5个维度的分值,并分析其与自杀观念的相关性。结果:言语性幻听组患者有自杀观念率显著高于无言语性幻听组(P<0.05);自杀观念组患者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评分显著高于无自杀观念组,自杀观念组患者抵抗幻听评分显著低于无自杀观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具有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4个维度的言语性幻听分值与自杀观念评分呈正相关(P=0.035、0.044、0.038、0.04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与其自杀观念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且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性幻听的认知解释、情绪特征、权威信念、恶意信念等维度分值越高,其自杀观念越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言语性幻听 自杀观念 相关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联合微信平台对精神科护生核心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卓喜乐 王璐 张崇丽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4期370-372,共3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精神科、急诊科在内的很多科室传统的护士长留言本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QQ、微信等在内的信息传播速度与效率极快的移动办公平台[1]。其中微信提供商务沟通与工作协同的多端平台,有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微...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精神科、急诊科在内的很多科室传统的护士长留言本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QQ、微信等在内的信息传播速度与效率极快的移动办公平台[1]。其中微信提供商务沟通与工作协同的多端平台,有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微信平台不仅易于乳腺科护理人员所接受,也便于各项护理管理[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精神科的护理实习生92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信平台在其带教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管理 带教管理 护理实习生 微信平台 急诊科 任务驱动教学法 乳腺科
下载PDF
安非他酮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李传云 王锡武 单建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安非他酮与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心脏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非他酮组和齐拉西酮组,每组各45例。安非他酮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治疗上给予安非他酮治疗,齐拉西酮组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治疗上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有效率;观察2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脏代谢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结果治疗2个月后,安非他酮组HAMD评分、PANSS评分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安非他酮组总有效率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安非他酮组LVEF、LAD、LVSD、LVEDD水平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安非他酮组LDH、CK-MB、AST水平均低于齐拉西酮组(P均<0.05)。结论安非他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后继发抑郁患者疗效较齐拉西酮好,不仅可降低患者抑郁程度及临床症状,且对患者心功能和心脏代谢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酮 齐拉西酮 女性 精神分裂症 心功能 心脏代谢
下载PDF
银杏叶片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微小RNA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范凯丽 陈杰 +1 位作者 王锡武 万雅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4期1606-1610,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对其微小RNA(miRNA)及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银杏叶片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对其微小RNA(miRNA)及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鲁拉西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片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miRNA水平、神经细胞因子[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9.552、7.663,P<0.05),治疗3个月后低于治疗1个月(t=12.105,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60,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BDNF水平、miRNA-132和miRNA-32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2、-25.881、-22.728,P<0.05);GFAP、S100β水平低于对照组(t=8.443、4.154,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鲁拉西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好,能够有效上调miR132和miR320表达水平,减轻对神经元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盐酸鲁拉西酮 精神分裂症 神经损伤因子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李秀丽 张崇丽 +1 位作者 杨亚芳 林莲琴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2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2年1—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干预联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精神症...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22年1—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4例,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常规干预联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精神症状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2.2%,52/72)明显高于对照组(41.7%,30/72),负性情绪评分、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显,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神经症状及认知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精神科 住院时间 负性情绪 精神症状
下载PDF
耳穴埋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社会功能及睡眠质量等的影响
8
作者 孟倩倩 邵哈来 +2 位作者 李秀丽 陈艳 陶海娃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措施,观察组...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措施,观察组联合耳穴埋豆疗法,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PANSS、SSPI、PSQI评分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埋豆可帮助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疗法 稳定期 精神分裂症 症状 社会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浙江省温州市精神专科医院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文标 陈策 +2 位作者 杨亚芳 王蕾 张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7期2592-2596,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方法从温州市区精神专科医院随机选取女性医护人员100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 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分析睡眠质量及职业倦怠感之间的关联...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方法从温州市区精神专科医院随机选取女性医护人员100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 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并分析睡眠质量及职业倦怠感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精神科女性医护人员去人格化维度得分(10.84±4.75)分,高于 Maslach 常模的(7.12±5.22)分;情感衰竭得分(14.44±6.38)分,低成就感维度得分(15.07±6.89)分,低于 Maslach 常模的情感衰竭得分(22.19±9.53)分及低成就感维度得分(36.54±7.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2.15、7.84、-31.15,均 P <0.01)。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与 PQSI 的7个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性,低成就感与 PQSI 总分及7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温州市精神专科医院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较一般人群明显,与睡眠质量存在相关性,且职业倦怠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改善医护人员的睡眠质量是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N_(400)缺陷形成及消退中BDNF介导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新进展
10
作者 陈兴时 林小东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学领域研究突破极少,因此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被寄予厚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2012)提出,NSFC将鼓励临床与基础结合,鼓励临床医生基于疾病现状提出科学问题,采...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学领域研究突破极少,因此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被寄予厚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2012)提出,NSFC将鼓励临床与基础结合,鼓励临床医生基于疾病现状提出科学问题,采用精神病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神经可塑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BDNF N400 介导 消退 缺陷
下载PDF
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人格障碍现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土文珍 石华孟 +5 位作者 王小同 黄汉津 胡立荣 林崇光 郭晗峰 杨闯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调查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等调查温州市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结果:在1 205名某高校生中PDQ-R总分为(23.9±8.4)分,阳性... 目的:调查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并探讨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等调查温州市某高校文科一年级学生。结果:在1 205名某高校生中PDQ-R总分为(23.9±8.4)分,阳性率为6.30%;确诊人格障碍30例,患病率为2.49%;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1.O9%)和构成比(37%)均为最高;人格障碍的危险困素有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等。结论:此高校生中人格障碍患病率较低,家庭环境不良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障碍 问卷调查 危险因素 家庭环境 学生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戴伯坚 杨凌凯 +10 位作者 涂献珠 刘立滢 邓江南 金晓庄 朱晶晶 陈杰 王芳 林崇光 孔令光 陈兴时 马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9例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rTMS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的基础... 目的:探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9例有幻听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rTMS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频(1 Hz)rTMS真刺激和伪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20 min、每周5次,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以治疗后幻听症状评分减分≥2为有效;治疗后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rTMS组的PANSS总分、幻听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幻听症状的有效率(72.7%)显著高于对照组(35.1%)(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双背侧前额叶低频rTMS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病情缓解及对症幻听症状有一定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幻听
下载PDF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与涉案精神分裂症患者责任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策 高思 +6 位作者 陈兴时 林永坚 陈小帆 林崇光 叶鑫武 韩慧琴 胡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68-470,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与涉案精神分裂症患者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对98例涉案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司法鉴定分为无责任能力组(52例)及限定责任能力组(46例);应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结果与6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与涉案精神分裂症患者责任能力的关系。方法:对98例涉案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司法鉴定分为无责任能力组(52例)及限定责任能力组(46例);应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检测,结果与6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及限定责任能力组视觉P300中N1、N2、P3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限定责任能力组比较,无责任能力组N2及P3潜伏期显著延长,P3波幅显著降低(P均<0.01);各组间P2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涉案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无责任能力组的涉案患者认知功能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司法鉴定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7
14
作者 孔令光 林崇光 +5 位作者 黄倩倩 李艳彬 徐大利 谢海龙 郑存庆 陈小影 《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5个组(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37例、喹硫平组35例和阿立...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5个组(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37例、喹硫平组35例和阿立哌唑组42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片,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片。各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而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和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LT+AST升高,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4周末和8周末均低于氯氮平组、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P<0.05);而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肝功能和心功能影响小,且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症状,其中利培酮和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肝功能 心功能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传统治疗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洪沪津 万丹丹 +2 位作者 陈光东 叶鑫武 陈策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4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 目的观察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药物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研究组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奥氮平片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抑郁症状方面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分裂症状、抑郁症状及社会功能缺陷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01)。经6周治疗,研究组抑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行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其抑郁情绪,减少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抑郁情绪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晓优 土文珍 +1 位作者 林小容 董荷白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按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BT)和对照组(仅抗精神病药物治...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按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BT)和对照组(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每组30例。治疗24周末,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PANSS分量表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T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裂症 首发 康复期 糖脂代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正念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及病耻感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亚芳 朱文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7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精神分裂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正念疗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精神分裂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正念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怜悯水平、病耻感水平、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患者SCS-C、SSMI-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S-C评分明显上升、SSMI-C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SC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SMI-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评分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疗法运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我怜悯水平、降低患者的病耻感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正念疗法 自我怜悯 病耻感
下载PDF
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德沈 徐大利 +2 位作者 陈光东 陈杰 汤锦磊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4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枣仁安神颗粒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后,2组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量表指标注意警觉、言语学习、视觉学习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H、ACTH、COR、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3、T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RH、ACTH、COR、TSH水平低于对照组,T3、T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枣仁安神颗粒联合阿立哌唑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脾两虚 枣仁安神颗粒 阿立哌唑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认知功能 内分泌
下载PDF
风险预测模型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银锋 王芳 吴玲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34例患者,根据出院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34例患者,根据出院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 MOAS)评分分为105例暴力行为组和229例非暴力行为组。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中有暴力行为的166例患者进行验证,分析其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暴力行为组患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抚养方式、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职业、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比例明显差于非暴力行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051~0.142,P<0.05);预测暴力行为发生的临界值阳性率≥93.98%时,其特异性为0.915、敏感度为0.964。结论 以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为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对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管理模式 住院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洪沪津 徐枝楼 叶鑫武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数值,并同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照,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变化。结果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入... 目的探讨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谱数值,并同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照,并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病情变化。结果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入院时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且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性相关,病情得到控制后,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都逐渐下降并转为正常。结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肌酶的活性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心肌酶谱对其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苯丙胺 精神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