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温州市蔬菜保护地生产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 1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徐坚
刘辉
陈小影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57-58,共2页
-
文摘
蔬菜保护地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标志,是我市“九五”期间重点蔬菜生产技术推广项目。1986年以来,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已形成一套较为先进的实用技术,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加速高效冬季农业开发,增加冬春淡季蔬菜花色品种和供给总量、改善“菜篮子”供应、增加菜农经济收益等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跨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市蔬菜保护地栽培已面临着一些需要努力解决的新问题。
-
关键词
蔬菜
保护地
栽培
现状
问题
发展
温州市
-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温州市蔬菜保护地生产现状与今后发展
- 2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徐坚
刘辉
陈小影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1999年第3期4-4,共1页
-
文摘
蔬菜保护地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标志,是我市“九五”期间重点蔬菜生产技术推广项目。1986年以来,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已形成一套较为先进实用的技术,对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增加淡季蔬菜花色品种,改善“菜篮子”供应,增加菜农收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实现跨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市蔬菜保护地栽培还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
关键词
温州市
蔬菜
保护地生产
现状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温州一号”黄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 3
-
-
作者
徐彩凤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5年第1期12-12,8,共2页
-
文摘
1989年从国外引进黄瓜品种与温州本地杂交黄瓜杂交,然后选育成“温州一号”黄瓜新品种,现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1.8~2m,叶片小,株型生长紧凑。结瓜性能好,雌花多,雌花节率为60%以上。单株多条瓜能同时生长。
-
关键词
黄瓜
温州号
品种
栽培
-
分类号
S642.2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高山区的气候特点及秋淡蔬菜的开发技术
- 4
-
-
作者
叶利勇
郑金和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1998年第9期16-17,共2页
-
-
关键词
高山区
蔬菜
开发技术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充分利用山地优势 大力发展高山蔬菜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
机构
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
文摘
我市山地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市海拔500m以上的可开发山地,面积共74.48万亩。以四县、区(泰顺、文成、永嘉、瓯海)为主,可开发面积达66.71万亩,占全市可开发山地面积的89.6%。且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夏秋季气候凉爽,是生产淡季蔬菜的好地方,开发潜力很大。自1984年以来,高山蔬菜的开发,不仅增加了我市蔬菜“秋淡”的市场供应量和花色品种,有效地缓解了供需矛盾,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平稳了市场物价,而且有力地振兴了山区经济,大大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 一、高山蔬菜发展概况 温州市的高山蔬菜生产从1984年在海拔620m的瓯海区北林垟乡试种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已逐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性生产基地。我市高山蔬菜的发展经历了二次较大的跳跃:一是1988年的规模化生产。从1984年的10亩四季豆试种成功,至1987年扩种到100多亩,1988年则猛增到800多亩规模化生产。生产品种从单一的四季豆增加到球菜、四季豆、豇豆、芹菜。
-
关键词
蔬菜
栽培
山地
高山
发展
-
分类号
S63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浙南地区单季稻—大棚番茄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张海利
孙娟
张德威
陈勇兵
-
机构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温州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6-39,共4页
-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N20090005)
-
文摘
水旱轮作可有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等情况,使生产效益大幅度地提高。该文通过介绍水旱轮作栽培的茬口安排及水稻、番茄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水稻
番茄
水旱轮作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344.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海水倒灌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及治理
- 7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许方程
-
机构
浙江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
-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海水倒灌
盐渍化治理
-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抗病优质番茄新品种瓯秀806、瓯秀808栽培技术
- 8
-
-
-
机构
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番茄组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温州农业科技》
2009年第1期39-42,49-50,共4页
-
文摘
温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纬度低,辐射量大,受海洋调节影响大,西北部山地耸立,阻挡冷空气南下,使该地区冬季温暖,年最低月平均温度7.5℃,很少出现0℃以下的冰冻天气,具有发展番茄大棚越冬长季节栽培的自然气候优势,也最具市场竞争力,生产潜力很大,发展前景特好。从上世纪末开始,
-
关键词
长季节栽培
番茄
新品种
优质
抗病
技术
月平均温度
市场竞争力
-
分类号
S64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浙南高山西瓜反季节栽培技术
- 9
-
-
作者
孙进淼
饶立兵
许俊勇
孙继
-
机构
温州市原种场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温州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33-35,共3页
-
文摘
针对目前温州市高山西瓜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西瓜栽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包括品种的选择、田块选择、适时播种、定植、施肥、整枝剪蔓、果实的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
-
关键词
品种
田块选择
浙南
高山西瓜
反季节栽培
-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充分利用山地优势 大力发展高山蔬菜
- 10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12期12-12,共1页
-
-
关键词
山地优势
高山
蔬菜
发展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激素在蔬菜上的应用
- 11
-
-
作者
徐彩凤
-
机构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温州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44-45,共2页
-
文摘
植物激素的推广应用是蔬菜生产上的一项重要新技术,它能改变蔬菜作物的生长形态,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调节细胞的伸长和分裂,控制休眠、萌发、生根、开花、结果、果实成熟和着色等。
-
关键词
蔬菜
生长调节剂
激素
-
分类号
S630.6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海水倒灌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 12
-
-
作者
叶利勇
黄承贤
许方程
-
机构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温州农业科技》
1995年第2期12-13,17,共3页
-
文摘
1994年我市遭受了百年未遇的17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大风、大雨、大潮并发,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沿海蔬菜基地,由于大面积海堤被毁,海水倒灌冲刷了农田、菜地,造成肥土流失,淤泥沉积,土壤严重渍盐。各类蔬菜被淹无收,给我市'秋淡'供应雪上加霜。台风过后,各地立即组织了生产自救,发动农民补种抢种。
-
关键词
海水倒灌
蔬菜
生产
-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台湾早熟花椰菜品比试验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饶立兵
杨程鹏
邓国强
饶细丽
陈小影
-
机构
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112,共2页
-
文摘
对台湾省引入的 6个早熟花椰菜品种进行试验 ,结果喜美 2号、雪美 3号表现较好。雪美 3号熟期早 ,可作特早熟品种栽培 ,喜美 2号与当地良种向阳 60天在熟性、品质、产量方面相似 。
-
关键词
花椰菜
早熟品种
品种比较试验
温州地区
熟期
丰产性
抗逆性
-
分类号
S635.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引种台湾省早熟花椰菜试验
- 14
-
-
作者
饶立兵
杨程鹏
邓国强
饶细丽
陈小影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2001年第5期14-15,共2页
-
-
关键词
花椰菜
早熟品种
引种
台湾
-
分类号
S635.3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