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华 叶玲丽 +2 位作者 赵玮 陈晓曙 陈达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6例CH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和血浆血栓素B_2(TXB...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6例CH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和血浆血栓素B_2(TXB_2)浓度。抽血后CHD患者加用氯吡格雷75 mg/d,1周后复查PAG和TXB_2。AA诱导的平均PAG≥20%,同时ADP诱导的平均PAG≥70%者为阿司匹林抵抗(AR);仅符合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结果:加用氯吡格雷前,CHD组AA诱导的PAG、AR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AR或ASR患者ADP诱导的PAG、lg(AA诱导的PAG)、lg (TXB_2浓度)显著高于AS患者(P<0.05);CHD患者血浆TXB_2浓度与ADP诱导的PAG呈正相关(r= 0.497,P<0.01),与AA诱导的PAG呈正相关(r= 0.391,P<0.01)。加用氯吡格雷后,CHD患者AA和ADP诱导的PAG、AR和ASR发生率、血浆TXB_2浓度明显低于加用前(P<0.01)。结论:CHD患者阿司匹林疗效降低,AR发生率升高;CHD病人AR或ASR者血浆TXB_2浓度较高;氯吡格雷能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疗效,可用于防治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抵抗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素B2 氯吡格雷
下载PDF
脑心通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达开 张怀勤 张建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方法145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方法145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素B_2(TXB_2)浓度;然后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脑心通组,均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脑心通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1个月后复查PAG、血浆P-选择素及TXB_2浓度。结果第1次检测:血浆P-选择素、TXB_2浓度与AA诱导的PAG均呈正相关(r=0.449,r=0.576,P<0.01),与ADP诱导的PAG均呈正相关(r=0.525,r=0.501,P<0.01);血浆P-选择素浓度与TXB_2浓度呈正相关(r=0.610,P<0.01);两组间比较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检测:两组AA和ADP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_2浓度均显著低于第1次检测值(P<0.01);脑心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周时抗血小板疗效尚不理想,加用脑心通能提高其抗血小板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脑心通 阿司匹林 血小板生化指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于路 姜文兵 +1 位作者 傅国胜 黄兆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类型及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类型及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11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3例,非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明显升高(55.18±11.75 ku/L比68.15±16.70 ku/L,P<0.01),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相比升高更为显著(62.63±11.92 ku/L比71.32±18.07 ku/L,P<0.01);分泌型磷脂酶A2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稳定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冠心病的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的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冠心病 分泌型磷脂酶A2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演变 被引量:20
4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1 位作者 王毅 夏剑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5期358-361,共4页
为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简称肺栓塞 )诊断与对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回顾性分析 1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 2~ 4周后的心电图变化。研究显示 :①急性大块肺栓塞后即可出现sⅠqⅢ 及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②T... 为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简称肺栓塞 )诊断与对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 ,回顾性分析 18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 2~ 4周后的心电图变化。研究显示 :①急性大块肺栓塞后即可出现sⅠqⅢ 及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②TⅢ 及TV1 ~V3倒置往往在发病 1~ 2h后按一定的顺序相继出现 ,依次为TV1 →TV2 →TV3→TV4 ,倒置的深度TV1 →TV2 →TV3→TV4 ;经适当的治疗 ,随病情好转 ,上述导联倒置T波恢复的顺序则相反 ;③经溶栓或抗凝治疗后 ,下列心电图变化是病情缓解或肺动脉开通的征象 :a .窦性心动过速消失 ;b .Ⅰ和V5~V6导联的s波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c.V1~V3 (V4)导联T波倒置加深 ;d .右束支阻滞消失 ;e .TⅢ 、qⅢ 及rⅢ 的变化则呈双向性 ,当肺栓塞发病后数小时至 3天内即溶栓者溶栓后rⅢ 递减、qⅢ 进行性加深增宽、TⅢ 倒置进行性加深 ;反之 ,肺栓塞发病一周后进行溶栓者溶栓后qⅢ 明显缩小、TⅢ 由倒置很快变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呈一过性及多变性 ,动态观察心电图演变有助于诊断及对疗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肺栓塞 溶栓 诊断 急性肺动脉栓塞 治疗 发病 双向性 结论 变化
下载PDF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毅 娄海伦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分析 32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 1次或 1次以上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原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 分析 32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 1次或 1次以上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的原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视心电图。结果 :引起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冠心病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②长QT(U)综合征 ;③Brugada综合征 ;④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⑤特发性巨大异常J波 ;⑥其他原因。上述各种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有各自不同的心电学特征。结论 :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是由不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晕厥 心电描记术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达开 张怀勤 张建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方法21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小板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脑心通的干预作用。方法21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1周后检测用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的血小板聚集率(PAG)、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浓度;随机分阿司匹林1组(72例)每天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阿司匹林2组(70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300mg;脑心通组(73例)每天继续口服阿司匹林100mg,同时加用脑心通胶囊。1个月后复查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结果血浆P-选择素、TXB2浓度与AA、ADP诱导的PA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血浆P-选择素与TXB2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3组之间AA和ADP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脑心通组AA诱导的PAG、血浆P-选择素和TXB2浓度均低于阿司匹林1、2组(P<0.05),脑心通组ADP诱导的PAG明显低于阿司匹林1组(P<0.05),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合用能加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疗效,并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脑心通 阿司匹林 血小板生化指标
下载PDF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2 位作者 王毅 娄海伦 夏剑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4期279-283,共5页
为评价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 (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对 1 0 1例WRT[室性心动过速 (VT) 5 8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43例 ]进行分析。结果 :Brugada法诊断V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85 .7%... 为评价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在宽QRS波心动过速 (WR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缺陷。对 1 0 1例WRT[室性心动过速 (VT) 5 8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 43例 ]进行分析。结果 :Brugada法诊断V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 85 .7%、89.5 %、87.1 % ;联合Steurer法后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升至 91 .5 %、90 .5 %、91 .1 %。进一步分析显示 :Brugada法对器质性原因所致VT、右束支阻滞型 (RBBB)特发性VT(IVT)、SVT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AC)或原有单侧束支阻滞 (BBB)者诊断符合率高 ( 95 .8%~ 1 0 0 .0 % ) ;对左束支阻滞型 (LBBB)特发性VT、SVT伴原有双支阻滞、心肌坏死或心肌梗死伴宽QRS波SVT及预激综合征伴旁道前传型SVT(WPW SVT)诊断的符合率低 ( 0~ 5 0 .0 % )。联合Steurer法可使WPW伴旁道前传型SVT得以明确诊断 ,但对前三者无鉴别意义 ,故不适合在前三者中应用。结论 :Brugada法联合Steurer法能提高WPW伴旁道前传型SVT的鉴别能力 ,是目前鉴别WRT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QRS波心动过速 鉴别诊断 BRUGADA法 Steurer法 心电图
下载PDF
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伟 林加锋 +1 位作者 王毅 吴昊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3-816,818,共5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戒毒所764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同期在温州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 [目的]了解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戒毒所764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同期在温州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00名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P<0.05),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P<0.05)。TC、TG和LDL-C水平与年龄正相关(P<0.01),TC、TG和LDL-C水平与BMI正相关(P<0.01),HDL-C与BMI负相关(P<0.01),TC和LDL-C水平与ALT负相关(P<0.01),海洛因依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与性别、BMI和ALT呈正相关(P<0.05),正常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和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该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和正常人群的血脂模式、血脂异常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肝功能受损、低BMI和情绪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海洛因依赖 戎断期 患病率
下载PDF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晓曙 林加锋 +3 位作者 王晓秋 王毅 张建华 姜文兵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46例,根据是否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分为起搏组... 目的探讨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长间歇依赖室性早搏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或猝死患者共46例,根据是否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分为起搏组和非起搏组。比较两组救治的治愈率和所需的电转律次数。结果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好于非起搏组,起搏组治愈率90.9%,高于非起搏组的51.4%;起搏组电转律次数明显少于非起搏组。结论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能救治长间歇依赖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心脏起搏 床旁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2 位作者 胡锦莲 陈晓曙 王毅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 (IVEB)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和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 17例在AMI时出现IVEB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 5 7例无IVEB的AMI患者进行对照分析 ,并比较IVEB与同期窦性心律和充分进展... 目的 :探讨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 (IVEB)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诊断和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 17例在AMI时出现IVEB的患者与同期住院的 5 7例无IVEB的AMI患者进行对照分析 ,并比较IVEB与同期窦性心律和充分进展期窦性心律的QRS ST T波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①IVEB的QRS形态常呈右束支阻滞形态 ;除Q波型AMI外 ,非Q波型AMI亦可发生IVEB。②单因素分析显示IVEB常发生于AMI的早期 (<4h) ,以下壁伴或不伴后壁及 (或 )右室AMI好发 (P <0 .0 5~ 0 .0 0 1)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 (后 )壁AMI、大面积MI、心功能差及梗死早期 (<4h)者易发生IVEB(χ2 =3.87~12 .0 5 ,P <0 .0 5 )。③与同期窦性心律比较 ,IVEBQ波出现及ST段抬高提早 ,且更具有AMI的特征。④IVEB可发生于心肌酶学升高及窦性心律典型AMI图型出现之前 ,其对AMI的早期诊断及定位 ,优于同期窦性心律。结论 :IVEB并非罕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性室性异位心搏 心电描记术 IVEB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13年随访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毅 娄海伦 +1 位作者 夏剑岚 林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随访资料 实验室检查 超声心动图 临床表现 ARVC 心电图 磁共振
下载PDF
不同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CD62p和CD63的检测(附50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晓曙 王毅 +1 位作者 林加锋 郑加永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的意义。方法根据冠脉造影将7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和CD63;并根据血清LDL-C水平分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血脂水平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的意义。方法根据冠脉造影将7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和CD63;并根据血清LDL-C水平分组,比较其表达水平。结果冠心病组CD62p[(5.23±4.29)%]和CD63[(5.17±3.3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高LDL-C组CD62p、CD63均高于低LDL-C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高度血小板活化,高LDL-C水平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D62P CD63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加锋 陈晓曙 +1 位作者 张建华 王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分析64例在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由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结果:根据诱发恶性快速性室性心... 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方式及其临床意义,分析64例在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由室性早搏(简称室早)诱发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结果:根据诱发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室早的联律间期及其前间歇的长短,64例的发作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单纯室早诱发;②长间歇依赖性室早诱发,此型根据基础心律QT(U)间期的长短又可分为:a.QT间期正常;b.长QT(U)间期两种形式。不同发作方式之干预措施亦异。结论: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是由不同形式的室早所诱发的,他们具有不同的临床、心电学特征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 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达开 张建华 +2 位作者 陈晓曙 林加锋 姜文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9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游离T3(FT3) ,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 (...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游离T3(FT3) ,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经治疗60例病情明显好转 ,其中46例复查上述参数。结果轻度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 ;重度CHF患者T3明显降低 ,心衰越重变化越明显 ,T4、FT3、FT4、TSH无明显变化 ;心衰减轻后T3明显升高。结论血清T3水平的改变对判断CHF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病理
下载PDF
异常J波、Brugada综合征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的临床与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加锋 林文辉 +5 位作者 胡晓晟 王谦 陈新国 胡君洁 张建华 陈晓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261-265,共5页
对比分析异常J波 2 1例、Brugada综合征 8例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11例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结果 :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 )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 ,一般V1~V2 导联不出现J... 对比分析异常J波 2 1例、Brugada综合征 8例与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11例的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结果 :①特发性异常J波在肢导联或 (和 )胸导联可见正向异常J波 [除aVR(部分患者aVL)外 ],其波幅较低而分布较广 ,一般V1~V2 导联不出现J波 ,若出现则JV1 ~V2<R ,不伴右束支组滞 (RBBB) ,TV1 ~V3常直立 ;继发性异常J波有明确的原发病 ,其异常J波的波幅更高大、分布更广泛 ,常伴有QTmin、QTmax、STmax延长 ;两者均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 /或心室颤动而致死。②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在V1~V3 导联ST段呈下斜或马鞍型抬高伴RBBB或类RBBB ,R′>R ,TV1 ~V2 (V3) 倒置或直立 ,前者常出现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发生晕厥或猝死 ,后者则无晕厥或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结论 :异常J波和Brugada综合征及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是具有不同临床及心电学特点的临床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异常J波 BRUGADA综合征 特发性Brugada心电图征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途径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加锋 张建华 +2 位作者 陈晓曙 姜文兵 王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3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根据电极导线置入时是否保留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分为非保留组(n=50),保留组(n=5... 目的探讨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3例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根据电极导线置入时是否保留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分为非保留组(n=50),保留组(n=53),每组又根据置入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器组和双腔起搏器组两个亚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放置失败率、手术并发症并随访切口及囊袋情况、起搏器工作状态等。结果保留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电极导线放置失败率明显少于非保留组(68.8±18.3min vs 77.5±18.9min;4.36±1.34min vs 5.57±1.62min;0% vs 7.9%,P均〈0.05-0.01),亚组分析显示不论单腔、双腔起搏器置入,保留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均明显短于非保留组(P均〈0.01)。保留组与非保留组各有1例术后出现需处理的囊袋血肿,2组术后随访5个月-4.3年,未见其他并发症,起搏器工作状态良好。结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时,保留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能缩短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减少电极导线置放失败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锁骨下静脉穿刺 心脏起搏器 撕剥式电极导线导引器
下载PDF
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加锋 陈露霞 潘娅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6期450-451,共2页
分析 8例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其中特发性异常J波 1例 ,继发性异常J波 7例。其临床及心电图特征 :①两者的基础心率均不快 ,多数导联可见正向J波 (aVR除外 ) ,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当心率增快后J波振幅及宽度均明显降... 分析 8例异常J波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 ,其中特发性异常J波 1例 ,继发性异常J波 7例。其临床及心电图特征 :①两者的基础心率均不快 ,多数导联可见正向J波 (aVR除外 ) ,不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当心率增快后J波振幅及宽度均明显降低 ;②继发性异常J波的波幅更大、分布更广泛 ,常伴有QT间期及ST段延长 ;③两者均易发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 ,可呈尖端扭转样 )及 /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④其心电图表现与Brugada综合征不同 ,后者仅V1~V3 导联ST段呈尖峰或驼峰样抬高 ,常伴有RBBB ,QT间期正常 ,PVT发作不呈尖端扭转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电学 异常J波 临床表现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加锋 林伟 张德亭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调查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戒毒所764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同期在温州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00... 目的:调查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脂水平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温州市戒毒所764例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同期在温州市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00名年龄相近的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海洛因依赖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P<0.01),但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36.26%比27.29%,P<0.05),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也高于正常人群(47.64%比31.71%,P<0.05)。TC、TG和LDL-C水平与年龄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1),TC和LDL-C水平与ALT呈负相关(P<0.01),海洛因依赖者血脂异常患病率与性别、BMI和ALT呈正相关(P<0.05),正常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和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温州市海洛因依赖者戒断期和正常人群的血脂模式、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他们的肝功能受损、低BM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海洛因依赖 戒断期 患病率
下载PDF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加锋 胡君佶 +2 位作者 王毅 陈晓曙 张建华 《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为:①常见...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和心电学特征的异同。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及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心肌酶谱与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区别为:①常见于青壮年,发病前或发病时常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史,且常伴发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阿-斯综合征发生率较高,而胸痛发生率低,相对较轻甚至无胸痛。②心肌酶谱升高相对不显著(一般呈轻~中度升高),尤其是CK-MB甚至可在正常范围,心肌酶峰不显著,CK峰值、CK-MB峰值及CK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CK-MB峰值/ST段抬高导联数比值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均<0.01)。③心电图损伤性改变显著,病理性Q波常呈一过性可逆性改变,多数呈QS或QR型,经适当治疗一般2~3天内消失;而急性心肌梗死组多数呈qR型,且病理性Q波逐渐增深、加宽、范围扩大或出现等电位性Q波。④ST段抬高和无对应性ST段压低。⑤病理性Q波与ST段抬高发生的导联“不吻合”,且不能用某支冠状动脉阻塞来解释心电图改变。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可根据临床、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等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心电图
下载PDF
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包乐珊 李红芍 姜辉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9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美托洛尔,观察美托洛尔对AMI患者胸痛、心率、血压、再住院率及猝死率的影响。结果胸痛缓解有效率为72.7%,心率、血压、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推注美托洛尔,观察美托洛尔对AMI患者胸痛、心率、血压、再住院率及猝死率的影响。结果胸痛缓解有效率为72.7%,心率、血压、再住院率和猝死率均有下降。结论美托洛尔能降低AMI患者猝死率,改善AMI患者预后,但在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在24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