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当代青年职业素养的教育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虞希铅
李小娟
焦阳
-
机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当前,社会上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当代青年职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无论是高校还是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素养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方式都不能满足青年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造就良好素质的培养环境、不断完善系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规范的学生职业素养能力评价机制,继而加强青年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校、高职院校,以及青年组织的重要任务。构建完备的青年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无论对社会发展和青年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职业素养
路径
实践与研究
-
分类号
D43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追因与反思
被引量:22
- 2
-
-
作者
李小娟
-
机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52-154,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2007年度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70715)
浙江省教育科学2008年规划课题“融地方人文精神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SCG310)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创业,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更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纵观之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存在严重缺失和不足,值得我们深思。
-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追因
反思
-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52
- 3
-
-
作者
潘玲珍
-
机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
基金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Y201432255)研究成果
-
文摘
在我国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包括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构成高职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一系列核心要素的组合,外部结构是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公共治理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等,内部结构发展路径和质量受到外部结构的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将更加强调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间的关联,通过一系列创新性路径实现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能力的融合。
-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
分类号
G71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结构研究
被引量:28
- 4
-
-
作者
潘玲珍
-
机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2-177,共6页
-
基金
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2014SCG325)
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Y201432255)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高职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迅速发展,但是高职教师发展却一直未受应有的重视。为促进高职教师发展,需借鉴国内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经验,建立以高职学校为本的教师发展中心。此类中心的建设在运作机制方面主要包括以"双师"结构建设为基础建立区域合作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在服务内容方面包括平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冲突、重视教师的心理调适、促进合作交流以及建立广泛的服务网络等。
-
关键词
高职
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
-
分类号
G715.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5
- 5
-
-
作者
李小娟
-
机构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7,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JA110083)
201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项目编号:11JCGL02YBM)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high-skilled talent
cultivation
-
分类号
G712.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