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南市秦川牛商品基地在改革中稳步发展
1
作者 吴跃峰 李正 《中国牛业科学》 1989年第3期79-82,共4页
一、基地概况渭南市地处关中东部,辖34个乡、镇,504个村委会,总人口71.4万,其中,农业人口59.8万,农业劳动力24.9万,总面积1200km^2,农耕地122.6万亩,人均1.72亩。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家畜良种资源丰富,1958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秦川牛、... 一、基地概况渭南市地处关中东部,辖34个乡、镇,504个村委会,总人口71.4万,其中,农业人口59.8万,农业劳动力24.9万,总面积1200km^2,农耕地122.6万亩,人均1.72亩。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家畜良种资源丰富,1958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秦川牛、关中驴良种基地县。1986年被省政府定为秦川牛商品基地县。同年5月,市政府决定在官道、周家、辛市、田市、下吉、南七等13个乡、镇建立秦川牛商品基地,要求在1985年的基础上,秦川牛每年递增6.2%,到1990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商品基地 冷配 畜牧业生产 农业劳动力 核心群 黄牛改良 种公牛 兼用牛 农耕地
下载PDF
渭南市秦川肉牛产业化的思路
2
作者 马喜民 李强 马顺志 《黄牛杂志》 1999年第3期56-57,共2页
秦川牛是驰名中外的优良品种,以毛色紫红,体格高大,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享誉海内外。是陕西独有的国之瑰宝,也是我市拿得出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良畜种。立足本地资源,重视秦川肉牛开发,对建立渭南特色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秦川牛是驰名中外的优良品种,以毛色紫红,体格高大,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等特点享誉海内外。是陕西独有的国之瑰宝,也是我市拿得出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良畜种。立足本地资源,重视秦川肉牛开发,对建立渭南特色的畜牧业生产体系,振兴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产业化 饲料 选育
下载PDF
渭南苹果艳脆甜
3
《农村工作通讯》 1998年第4期33-33,共1页
渭南市的白水、澄城、合阳、蒲城、富平、韩城六县市地处黄土高原区,气候指标和世界几个苹果著名产地基本相似。海拔高度在700~1200米之间,昼夜温差大,达11.8~11.6℃,土层深厚,黄土覆盖50~100米,质地疏松,透气蓄水能力强,是苹果生产... 渭南市的白水、澄城、合阳、蒲城、富平、韩城六县市地处黄土高原区,气候指标和世界几个苹果著名产地基本相似。海拔高度在700~1200米之间,昼夜温差大,达11.8~11.6℃,土层深厚,黄土覆盖50~100米,质地疏松,透气蓄水能力强,是苹果生产的优生区,所产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耐贮藏、无污染。现有16个市级优质苹果基地乡镇,50多个示范园达到省市标准,已跨入国内外著名苹果生产基地的行列。到1997年底,全市苹果面积164万亩,总产100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3%和28.5%。苹果产值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9%;苹果纯收入8.1亿元,为地方财政提供特产税1.1亿元,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5;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177.9元,最高的白水、澄城在千元左右。全市苹果主要品种有红富士、新红星系、秦冠、新乔纳金、嘎拉、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产 地方财政收入 气候指标 主要品种 渭南市 海拔高度 黄土高原区 农民人均收入 黄土覆盖 蓄水能力
下载PDF
渭南农业跨上新台阶
4
作者 邓清晰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1999年第14期38-38,共1页
渭南是陕西省的农业大区。多年来,农业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尤其是粮、棉、果、菜、禽、蛋、奶、渔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许多产品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1998年,渭南市农牧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农业强市的决策,围绕"... 渭南是陕西省的农业大区。多年来,农业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尤其是粮、棉、果、菜、禽、蛋、奶、渔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许多产品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1998年,渭南市农牧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农业强市的决策,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依靠科技、强化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促进全市农业跨上新的台阶。一、粮食首次突破20亿公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粮食总产21.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4%,比大丰收的1993年增长7.75%,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果业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全市水果面积190万亩,其中苹果162万亩,梨17万亩。水果总产120万吨,同比增长22.5%。水果总产值10亿元以上。我市白水、蒲城、澄城三县4个品牌的苹果、酥梨被评选为全国名优产品,获"中华名果"称号,占获奖牌总数的五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靠科技 农村稳定 农业行政执法 历史性跨越 农业强市 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 渭南市 名牌战略 农民增收
下载PDF
陕西关中花生叶部病害的种类与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兆森 周文辉 +2 位作者 李有志 刘甲启 程文胜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8-50,共3页
陕西关中地区花生叶病发生种类繁多,已鉴定出致病真菌10种,其中:网斑病菌、焦斑病菌、Bipolaris病菌及双孢镰刀菌为陕西首次记录;危害花生叶部病害的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网斑病上升为主要病害,导致大量早期落叶,产量损失严重,... 陕西关中地区花生叶病发生种类繁多,已鉴定出致病真菌10种,其中:网斑病菌、焦斑病菌、Bipolaris病菌及双孢镰刀菌为陕西首次记录;危害花生叶部病害的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网斑病上升为主要病害,导致大量早期落叶,产量损失严重,喷药防治可明显地减轻危害,喷药3次可减少脱叶33%~41.9%,每公顷可挽回损失261.7~553.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病 种类 防治
下载PDF
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强 路加社 +1 位作者 朱大年 王嘉军 《家畜生态》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试验选用胎次、分娩日期相同,平均个体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S1组不添加微生态制剂,S2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0.25%,S3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0.5%。试验期为23d。试验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增重S2和S3组分别比S1组提高5.7...  本试验选用胎次、分娩日期相同,平均个体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S1组不添加微生态制剂,S2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0.25%,S3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为0.5%。试验期为23d。试验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增重S2和S3组分别比S1组提高5.7%和11.4%,但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率均比S1组降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断奶仔猪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