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检验中的价值
1
作者 王继芳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择136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血液免疫检验,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10mL,将血液样本等分成2份,一份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检验,另一份通...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 从2019年4月-2021年4月选择136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所选患者均实施血液免疫检验,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10mL,将血液样本等分成2份,一份通过放射免疫法进行检验,另一份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并以术后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为金标准,对这两种检验方式的球蛋白水平、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促甲状腺素水平、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降钙素水平、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两种检验方式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球蛋白水平检验结果、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检验结果、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检验结果、促甲状腺素水平检验结果、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检验结果、降钙素水平检验结果、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检验结果、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检验结果均高于放射免疫法(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符合率(94.12%)高于放射免疫法(76.47%)(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特异度(96.88%)高于放射免疫法(81.25%)(P<0.05);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灵敏度(91.67%)高于放射免疫法(72.22%)(P<0.05)。结论 在甲状腺肿瘤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检验临床价值,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法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冕 杨彦环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8期1043-1044,1047,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京山仁和医院收治的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 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京山仁和医院收治的儿童病毒性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憋、气促、高热及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F-α、hs-CRP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4%(2/55)、5.45%(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有效缓解病毒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病毒性肺炎 疗效
下载PDF
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钟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4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京山市仁和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20例,收集患者中段尿,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按照致病菌性质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阴性组78例与阳性组42...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京山市仁和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20例,收集患者中段尿,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按照致病菌性质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阴性组78例与阳性组42例。所有患者根据药敏结果予以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细菌检验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结果阳性组患者中大肠埃希菌24例,粪肠球菌10例,变异变形杆菌8例。病原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最强,对亚胺培南、头孢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所有患者经对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阳性组治疗时间、巩固期时间短于阴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检验与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制定用药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细菌检验 药敏试验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分叉角度与动脉瘤形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袁以刚 曾亮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分叉部分叉角度与动脉瘤形态相关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MCA分叉部动脉瘤病人37例,统计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宽度、深度/瘤颈比值(aspect ratio,AR)以及MCA分叉角度...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分叉部分叉角度与动脉瘤形态相关性。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MCA分叉部动脉瘤病人37例,统计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宽度、深度/瘤颈比值(aspect ratio,AR)以及MCA分叉角度等临床资料、影像资料,行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统计MCA分叉部动脉瘤39个。MCA M1段分叉角度(117.73±30.42)°,破裂动脉瘤分叉角度为(125.49±33.06)°,未破裂动脉瘤角度为(67.65±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最大径长(10.28±8.87)mm,动脉瘤最大径长与MCA夹角呈正相关(r=0.198,P=0.039)。瘤颈宽度(6.21±4.17)mm,瘤颈宽度与MCA夹角呈正相关(r=0.397,P=0.012)。AR值1.55±1.03,AR值与MCA夹角呈正相关(r=0.328,P=0.041)。动脉瘤形态与MCA夹角呈正相关(r=0.409,P=0.009)。结论MCA分叉部动脉瘤形态与分叉角度具有明显相关性,MCA分叉角度越大,动脉瘤形态出现宽颈、巨大瘤体、形态不规则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分叉 角度 形态学 相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IL-3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勋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5期115-118,共4页
目的:对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IL-32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对血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同期4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对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IL-32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对血清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来本院就诊的120例不同程度乙型肝炎患者,同期4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32细胞因子的水平,分别比较不同组别的变化情况。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CD4^+ T细胞的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CD8^+ 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高于对照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乙型肝炎组血清中IL-3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呈现紊乱状态,IL-32的水平明显增高可能是参与免疫应答,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与肝脏的炎症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IL-32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