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予大学体育弱势群体健身需求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视阈 被引量:1
1
作者 俞丽萍 刘永红 李楚穗 《湖北体育科技》 2019年第4期368-371,共4页
本文引入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视角,以180名大学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为被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测定其身心变化,探讨情境干预方法对体育弱势群体的身心影响。结果表明:干预班在体质方面差于对照班。通过心理辅导、锻炼奖励、体育... 本文引入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视角,以180名大学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为被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测定其身心变化,探讨情境干预方法对体育弱势群体的身心影响。结果表明:干预班在体质方面差于对照班。通过心理辅导、锻炼奖励、体育基本技能传授、体育兴趣激励给予大学体育弱势群体健身需求的干预研究,有利于形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假设,挑战了传统的学习观,探索教师为学生个性化服务的教学过程和在校大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健身的教学模式。寻求发展我国的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质,缓解大学体育弱势群体课堂教学中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弱势群体 健身需求 体育服务
下载PDF
《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健身效果的实践研究
2
作者 俞丽萍 《通识教育研究》 201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随着高校专业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班数和各单元班的学生人数均增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日趋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予以考虑。本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要义、《大学体育... 随着高校专业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班数和各单元班的学生人数均增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日趋紧张,这就要求我们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整合问题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予以考虑。本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要义、《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构成进行初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各专业之间发展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剖析其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横向拓宽、纵向延升、优化资源、激励学生个体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为大学体育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的实践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体育 通识教育 课程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