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炎症因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洋 竺义亮 +3 位作者 席金涛 汪雄伟 孙莹 蔡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4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病人135例,根据是否并...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4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病人135例,根据是否并发OP分为OP组(75例)和非OP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25-羟维生素D[25(OH)D],血清IL-6、IL-17、TNF-α、CRP、MMP-9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是否为影响老年COPD病人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OP组年龄为(73.87±9.70)岁,非OP组为(70.00±7.70)岁;OP组女性占32.00%,非OP组为6.67%;OP组BMI为(21.05±3.21)kg/m^(2),非OP组为(24.95±2.93)kg/m^(2);OP组2型糖尿病占比为17.33%,非OP组为35.00%;OP组血钙、25(OH)D分别为(2.10±0.16)mmol/L、(15.83±4.02)ng/ml,非OP组分别为(2.18±0.13)mmol/L、(17.96±5.00)ng/ml;OP组IL-6、IL-17、TNF-α、CRP、MMP-9分别为(76.85±9.26)ng/L、(27.18±4.52)pg/ml、(41.20±4.40)μg/L、(6.25±1.12)mg/L、(84.60±6.25)μg/L,非OP组分别为(52.91±7.07)ng/L、(10.50±3.50)pg/ml、(30.54±3.73)μg/L、(3.62±1.10)mg/L、(33.74±7.12)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IL-6、IL-17、TNF-α、CRP、MMP-9是影响老年COPD病人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血钙、25(OH)D是影响老年COPD病人并发O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IL-6、IL-17、TNF-α、CRP、MMP-9在老年COPD并发OP病人血清中均呈异常高表达状态,是影响老年COPD病人并发OP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新型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治疗溶骨性后壁破损型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旺 朱凌 +6 位作者 胡胜利 谢维 严浩 谷艳超 高雪伟 杨波 陈祝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评估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Vesselplasty)治疗溶骨性后壁破损型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例(21个节段)溶骨性后壁破损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4例;年龄40~85(66.00... 目的:评估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Vesselplasty)治疗溶骨性后壁破损型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9例(21个节段)溶骨性后壁破损的椎体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4例;年龄40~85(66.00±10.25)岁,术前均因腰背部的疼痛剧烈影响生活前来就诊,均通过CT诊断为椎体后壁破损型转移瘤。所有患者采用Vesselplasty技术进行治疗,其中19个椎体采取单侧椎弓根穿刺、2个椎体采取双侧椎弓根穿刺。术前及术后1、3 d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复查X线片及CT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情况,并记录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9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手术前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椎体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为椎静脉丛渗漏,但术后无临床症状。结论:采用Vesselplasty技术治疗椎体溶骨性后壁破损型的转移瘤,可减轻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selplasty技术 骨水泥 脊柱椎体转移瘤
下载PDF
新型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凌 谷艳超 +4 位作者 胡胜利 谢维 严浩 陈旺 杨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713,共6页
目的研究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Vesselplasty)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经Vesselplasty治疗的3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研究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Vesselplasty)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经Vesselplasty治疗的3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前目标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椎体后凸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1 d、1个月、6个月、1年的目标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椎体后凸角、VAS评分。通过观察术前与术后各检测时点椎体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渗漏情况,评估Vesselplasty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结果 34例(34节椎体)患者给予Vesselplasty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目标椎体高度均得到有效恢复;VAS评分术前为(7.3±0.9)分,术后1 d(3.8±0.6)分、术后1个月(2.5±1.0)分、术后6个月(1.3±0.3)分、术后1年(1.3±0.1)分;椎体后凸角术前(18.8±2.9)°、术后1 d(8.5±0.9)°、术后1个月(8.7±0.7)°、术后6个月(8.7±0.9)°、术后1年(8.8±0.6)°,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45±15)min,出血量(17±7)mL,术后2例骨水泥渗漏,渗漏率5.8%,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 Vessel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止痛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后凸畸形,同时具有较低的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胸椎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ssel-X经皮椎体强化系统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老年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帕金森病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超 朱凌 +1 位作者 李绪贵 谢维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帕金森病病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合并帕金森病胸腰椎OVCF...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帕金森病病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合并帕金森病胸腰椎OVCF病人12例,进行PVP治疗,均采用经椎弓根外入路,单侧穿刺17个,补充对侧穿刺5个。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天VAS评分为(1.67±0.78)分,ODI为(38.50±10.7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11.09±0.83)mm,椎体后凸角为(17.38±3.9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手术椎体未再发生骨折及塌陷,未发现相邻节段骨折。术后12周,VAS评分为(1.58±0.52)分,ODI为(37.08±7.46)%,受累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为(11.18±0.98)mm,椎体后凸角为(18.55±3.73)°,与术后3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帕金森病胸腰椎OVCF病人,行经椎弓根外侧入路PVP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帕金森病 椎体压缩骨折 胸腰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超声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厚度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莹 汪洋 吴冬平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4期179-181,19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厚度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便利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175个膝关节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5名健康体检人群,3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多普勒彩色...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厚度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便利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175个膝关节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5名健康体检人群,3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对膝部关节不同部位的软骨厚度进行检查,主要包括:股骨滑车、外髁及内髁的前方、后方及负重区等部位。结果研究组股骨滑车的软骨厚度(1.8±0.1)mm,显著小于对照组股骨滑车的软骨厚度(2.5±0.4)mm(t=16.594,P<0.05);研究组外髁前方、后方及负重区的软骨厚度分别为(1.0±0.3)mm、(1.0±0.2)mm及(0.9±0.3)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外髁前方、后方及负重区的软骨厚度(1.3±0.2)mm、(1.4±0.3)mm及(1.4±0.2)mm(t=12.518、14.623、12.984,P<0.05);研究组内髁前方、后方及负重区的软骨厚度分别为(0.9±0.1)mm、(0.9±0.3)mm及(0.8±0.1)m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内髁前方、后方及负重区的软骨厚度(1.4±0.2)mm、(1.5±0.2)mm及(1.4±0.3)mm(t=13.046、16.972、14.821,P<0.05)。结论超声可以较为准确的对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厚度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且超声检查更加简便价廉,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病变的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膝骨关节炎 软骨厚度 有效性
下载PDF
经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旺 朱凌 +3 位作者 胡胜利 吉璐宏 严浩 邓昶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术(extra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42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ELIF组和TLIF组各2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的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椎间高度变化和术后椎间融合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获随访平均15.2个月(12~2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F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TLIF组(P<0.05);ELIF组术后1周、3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1周的ODI指数均优于T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椎间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ELIF组95.2%(20/21),TLIF组90.4%(19/2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ELIF切口小,出血少,可保留更多正常结构,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化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椎间孔外椎体间融合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观察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汪洋 孙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观察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入院时和治疗后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2.89±10.05)min、住院时间(8.25±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80.25±10.36)min、(13.25±1.10)d,术中出血量(152.45±12.60)ml、术后引流量(115.84±10.45)ml均少于对照组的(288.65±12.58)、(213.58±10.25)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s角均高于入院时,伤椎前缘高度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s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操作简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后路钉棒内固定术 Cobb’s角 伤椎前缘高度
下载PDF
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18例体会
8
作者 朱凌 谢维 +4 位作者 邓昶 杨波 陈祝江 高学伟 李绪贵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术(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18例,采用ELIF技术进行双侧固定。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术(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18例,采用ELIF技术进行双侧固定。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影像学检查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5个时间点进行随访以评定疗效;根据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18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平均手术时间(91.06±5.08)分钟,术中出血量(131.89±8.65)ml。术后末次VAS及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发生神经损伤、硬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1例出口根受牵拉刺激经对症治疗1周后缓解。末次随访无融合器移位、下沉、内固定失败,融合情况根据Bridewell评价标准,均达到Ⅰ~Ⅱ级融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论采用ELIF技术进行双侧固定治疗部分腰椎退行性疾患,疗效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技术 双边椎弓根钉固定
下载PDF
MIF介导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汪洋 鲁齐林 《巴楚医学》 2021年第3期104-107,共4页
2型糖尿病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胰岛素抵抗及后续的糖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器官炎性损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多效促炎因子,为2型糖尿病病理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MIF与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胰岛素抵抗及后续的糖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多器官炎性损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多效促炎因子,为2型糖尿病病理发生发展的重要介质。MIF与2型糖尿病及并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显示,MIF也与2型糖尿病并发腰椎管狭窄症有关。黄韧带肥厚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病理基础,2型糖尿病是腰椎黄韧带肥厚的易感因素。本文就MIF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易感黄韧带肥厚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Vessel-X微创治疗椎体重度压缩骨折1例
10
作者 竺义亮 赵斌 +4 位作者 陈雄伟 晏艳祥 王冠清 叶劲 谢维 《巴楚医学》 2019年第1期87-89,共3页
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分为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和隐匿性骨折(occult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OVF)。
关键词 Vessel-X 椎体重度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下载PDF
针刀减压术配合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棘上韧带劳损临床观察
11
作者 程浩 李倩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刀减压术配合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3组。针刀治疗组用针刀及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封闭治疗组用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针刺治疗组用针刺治疗。结果:针刀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其他两组(P<... 目的:观察针刀减压术配合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72例分为3组。针刀治疗组用针刀及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封闭治疗组用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针刺治疗组用针刺治疗。结果:针刀治疗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刀减压术配合曲安奈德混悬液治疗棘上韧带劳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上韧带劳损 针刀 曲安奈德混悬液
下载PDF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9
12
作者 鲁齐林 张栋 +1 位作者 唐谨 谢维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2—2018-06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前均行可疑"责...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12—2018-06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18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前均行可疑"责任神经根"出口根神经阻滞,确认"责任节段"后择期手术。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5(3~12)个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为0~6分,平均3.2分;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为0~4分,平均1.8分。术前下肢痛VAS评分为5~9分,平均7.8分;术后3个月下肢痛VAS评分为0~5分,平均3.2分。术后3个月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71例,良43例,可4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硬膜囊破裂7例,椎管内血肿5例,神经损伤2例,腰椎管狭窄症复发4例。结论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需谨慎处理,方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并发症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老年
原文传递
坐位颈椎旋转复位法联合推拿及牵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倩 程浩 +1 位作者 高扬 李文清 《湖北中医杂志》 2019年第12期46-49,共4页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近年门诊常见病,初期症状以颈项疼痛、旋转受限为主,当累及椎—基底动脉时易导致眩晕。研究[1]表明,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造成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35%左右。目前临床针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有很多,...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近年门诊常见病,初期症状以颈项疼痛、旋转受限为主,当累及椎—基底动脉时易导致眩晕。研究[1]表明,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造成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35%左右。目前临床针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手法复位由来已久。但由于寰枢关节半脱位本身属于脊椎高位损伤,手法复位有一定风险,加之临床整复手法种类繁多[2],医师操作水平和临床疗效各异,手法复位法临床使用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眩晕 推拿 坐位颈椎旋转复位法 牵引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雪伟 邓昶 +3 位作者 李涛 杨波 陈祝江 陈旺 《中国综合临床》 2022年第4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 目的探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联合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单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脊柱外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3例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A、B组,A组44例患者采用颈前路ACCF联合ACDF治疗,B组39例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与颈椎功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颈椎曲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患者手术效果分为改善组(72例)与未改善组(11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依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到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手术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153.36±10.68)mL]、住院时间[(10.11±2.30)d]均低于B组[(171.47±11.32)mL、(15.58±3.7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0、8.10,均P<0.001)。术后6个月A、B组患者JOA评分[(13.70±1.49)、(12.94±1.63)分]、颈椎曲度(22.10±3.23、13.38±3.12)均高于术前[(9.40±1.32)、(9.36±1.51)分;11.16±2.60、11.23±2.71],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JOA评分:t值分别为14.33、10.07,颈椎曲度:t值分别为17.50、3.25;两组间治疗后t值分别为2.22、12.47,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2、0.029、<0.001)。术后6个月A、B组NDI指数[(11.38±4.76)、(14.79±4.85)]均低于术前[(39.56±9.43)、(39.74±9.51)],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70、14.60、3.23,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病程≥6个月(OR=59.045,95%CI:6.485~537.629)、存在颈髓MRI信号变化(OR=0.031,95%CI:0.002~0.587)、手术方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OR=6.300,95%CI:1.269~31.273)是影响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21、0.024)。结论颈前路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CSM患者手术疗效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颈椎脊髓神经功能及颈椎曲度,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围手术期出血量;仍需关注患者病程、颈髓MRI信号变化及手术方式对其手术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后路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治疗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7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竺义亮 王小阵 +2 位作者 陈龙 朱凌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治疗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用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改良T-PLIF)治疗的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治疗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用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改良T-PLIF)治疗的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1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有2例因为椎板骨质咬除过多,下关节突断裂导致未精准实行改良T-PLIF而剔除,另有5例失访,共64例完成手术及随访。手术时间(137.46±10.63)min,术中出血量(246.13±20.42)mL,下床时间(3.28±0.90)d,无螺钉拔钉现象或Cage下沉,也无神经血管及脏器损伤。术后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加强换药后愈合良好。结论:对于双节段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精准减压融合术能够在精准减压神经根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结构完整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技术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精准减压融合术 混合型腰椎管狭窄症 改良后路手术
原文传递
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严浩 朱凌 +7 位作者 胡胜利 陈旺 谷艳超 陈祝江 高雪伟 杨波 邓昶 马战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7期673-676,共4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9-05诊治的55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6例采用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Zero-p椎间植... 目的比较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5-2019-05诊治的55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6例采用颈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邻近节段退变数,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伤椎Cobb角C_(2-7)活动度、C_(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24个月的随访。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邻近节段退变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指数、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_(2-7),活动度、C_(2-7)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活动度、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和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改善脊髓功能,增加颈椎活动度,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Zero-p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预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莹 杨琴 +2 位作者 吴冬平 汪洋 王凌燕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年第5期448-452,461,共6页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 GSM)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颈动...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 GSM)对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T2DM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随访中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n=28)和非脑梗死组(n=199);收集首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超声颈动脉斑块指标灰阶中位数值(Grayscale median, GSM)、斑块体积(Plaque volume, PV)、斑块厚度(Plaque thickness, PT);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超声指标水平的差异,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指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效能。结果 脑梗死组合并冠心病的比例(35.71%vs 19.09%)及空腹血糖[(7.37±1.32)vs(6.82±0.85) mmol/L]、餐后2 h血糖[(13.16±3.52)vs(11.97±2.1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ype A1C,HbA1c)[(7.03±0.98)vs(6.55±0.33)%]、总胆固醇[(5.98±1.13)vs(5.41±0.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3.42±0.65)vs(3.05±0.40) mmol/L]、尿酸[(360.01±76.87)vs(320.15±80.55) mmol/L]水平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的GSM[(35.24±6.92)vs(41.93±11.82)]均低于非脑梗死组(P<0.05),颈动脉斑块PT,PV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DLC,HbA1c、颈动脉斑块GSM是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6.073、4.205、0.852(P<0.05)且四项指标单独或联合均对初诊T2DM患者发生脑梗死具有预测价值,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GSM降低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GSM联合实验室指标LDL-C,HbA1c能够进行脑梗死发病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脑梗死 灰阶中位数值 预测
原文传递
颈后特定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5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阵 鲁齐林 +6 位作者 李绪贵 谢维 吕鹏 陈龙 石震 王小娟 竺义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62-63,66,共3页
目的:观察颈后特定点(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颈后"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53例,其中男67例,女86例;年龄为41~87岁,平均(57.40±10.53)... 目的:观察颈后特定点(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颈后"竺氏点"注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53例,其中男67例,女86例;年龄为41~87岁,平均(57.40±10.53)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摄取颈椎X线片及MRI,均提示存在颈椎不稳、退变等。所有患者均采用5 mL注射器抽取2 mL 0.9%氯化钠生理盐水+2 mL鹿瓜多肽提取物+1 mL曲安奈德针剂进行颈后"竺氏点"注射,左右两边各注射2.5 mL.治疗前后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对该治疗方式进行评价,其中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153例患者均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5.65±2.11)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交感症状评分为8~19分,平均(14.52±2.75)分,治疗后1,3及6个月平均评分分别为(1.99±0.93)分、(2.62±1.19)分及(3.59±1.46)分,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治疗后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14例,良39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颈椎不稳与退变是引起交感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运用颈后"竺氏点"注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型颈椎病 竺氏点 水针注射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术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1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龙 竺义亮 +4 位作者 李绪贵 王小阵 晏艳祥 王小娟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6-68,72,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ELIF)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应用单侧固定ELIF技术治疗的10例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50岁,... 目的:观察单侧经椎间孔外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ELIF)治疗中青年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应用单侧固定ELIF技术治疗的10例单节段单侧症状腰椎病变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8~50岁,平均42.2岁。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检查评定其疗效。术后2年确认融合理想,取出钉棒系统之后改为电话随访。结果:手术时间(91.3±10.8)min,术中出血量(127.5±9.3)mL,术后卧床时间(5.4±0.9)d,住院时间(12.0±1.5)d,无明显并发症。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为27个月(24~32),术前、末次VAS及ODI评分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无移位且椎间融合理想。结论:对于中青年单节段单侧症状的腰椎病变运用单侧ELIF治疗,效果理想,可减少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病变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单边椎弓根钉固定术
原文传递
腰椎黄韧带肥厚相关炎症介质研究概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欧华西 鲁齐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0-83,共4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纤维性与骨性病理因素是导致腰椎管狭窄且引起腰部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等相关症状的主要因素[1]。黄韧带、椎间盘两种纤维性因素尤其受研究者关注,其中黄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涉及到腰椎中央...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纤维性与骨性病理因素是导致腰椎管狭窄且引起腰部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等相关症状的主要因素[1]。黄韧带、椎间盘两种纤维性因素尤其受研究者关注,其中黄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涉及到腰椎中央椎管、椎间孔和神经根管三因素,因此腰椎黄韧带肥厚与腰椎管狭窄尤为相关[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黄韧带肥厚 炎症介质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