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桂清 杨明瑞 莫尤美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7-100,共4页
莱姆病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莱姆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着重对该病的分布特征、宿主动物与传染源、传播途经及人群易感性等流行病学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莱姆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建飞 杨明瑞 +3 位作者 莫尤美 侯玲 毋燕 冯春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3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探讨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因素及家禽家畜传病作用,采用单因素配对法、相加模型和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了114对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对照资料。结果显示手足皮肤破伤与接触家鸡、家住村镇边缘与家里鼠患、劳动场所鼠患与沟... 为探讨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因素及家禽家畜传病作用,采用单因素配对法、相加模型和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了114对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对照资料。结果显示手足皮肤破伤与接触家鸡、家住村镇边缘与家里鼠患、劳动场所鼠患与沟田边坐卧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接触家禽家畜尿粪也有显著的危险性。提示某些家禽家畜有一定的传病作用,家鼠-家鸡-破损皮肤接触传播可能是疫区居民感染本病的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病例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鼠皮肤破伤与感染EHF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桂清 杨明瑞 +3 位作者 莫尤美 朱光奇 李十月 张建飞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2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对捕获自湖北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224只鼠皮肤破伤进行检查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查鼠肺及血清EHF病毒抗原抗体。结果,鼠皮肤破伤率为30.8%,且其随鼠龄增加而升高;皮肤破伤鼠EHF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6%及29.0%,显著高... 对捕获自湖北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的224只鼠皮肤破伤进行检查并用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查鼠肺及血清EHF病毒抗原抗体。结果,鼠皮肤破伤率为30.8%,且其随鼠龄增加而升高;皮肤破伤鼠EHF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4.6%及29.0%,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的9.0%及8.4%。认为经皮肤破伤感染可能是自然条件下EHF病毒鼠间传播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破伤 感染 鼠科 流行性出血热
下载PDF
自然条件下HFRS鼠间感染及传播途径的研究
4
作者 汪桂清 杨明瑞 莫尤美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0年第1期7-10,共4页
对湖北天门、新洲 HFRS 疫区鼠窝内微环境及鼠螨带毒的研究结果,鼠皮肤破伤率为30.8%,皮肤破伤鼠 HFRS 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革螨 HFRS 病毒抗原检测亦为阳性,并从鼠腭毛厉螨体内分离到病毒。但鼠洞内空气及感染... 对湖北天门、新洲 HFRS 疫区鼠窝内微环境及鼠螨带毒的研究结果,鼠皮肤破伤率为30.8%,皮肤破伤鼠 HFRS 病毒抗原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革螨 HFRS 病毒抗原检测亦为阳性,并从鼠腭毛厉螨体内分离到病毒。但鼠洞内空气及感染孕鼠的胎仔内脏抗原检测与病毒分离均为阴性。认为经皮肤破伤感染是 HFRS 病毒鼠间传播的重要途径,革螨在传播中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鼠科 传播途径 革螨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野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传辉 杨明瑞 莫尤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8,共3页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 捕自湖北的5只草兔(Lepus capensis)和2只华南兔即短耳兔(Lepus sinensis),经肌肉、眼睑双途径人工感染HFRS(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后,其血中在感染后第8天即可查到HFRS IgG抗体,并于16~20天达到高峰;血浆和血白细胞中HFRS抗原分别在感染后第3~7天和6~11天检出;尿和粪便中特异性抗原分别在第7~20天和8~28天检出,但口腔洗漱液中则在感染40天内未检出阳性。用抗原阳性的粪、尿标本接种乳小白鼠,于第一代就发生感染。感染野兔的脾、肾、大肠和小肠可检出特异性抗原,尤以脾和小肠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莱姆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红艳 汪桂清 《中级医刊》 1993年第7期18-20,共3页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一种最近被认识的蜱传螺旋体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症状与体征。由于其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且为目前世界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感染学说的唯一人类...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一种最近被认识的蜱传螺旋体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症状与体征。由于其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且为目前世界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感染学说的唯一人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病原学 临床 病理
下载PDF
华南兔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的研究
7
作者 董传辉 杨明瑞 +2 位作者 莫尤美 朱光奇 陈湘宜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3,共3页
对华南兔进行HFRS自然带毒调查和人工感染的实验研究证明:华南兔不仅血中存在HFRS抗体,而且脏器中存在HFRS抗原,人工感染后能通过粪和尿向体外排出HFRS病毒,说明华南兔可作为HFRS的宿主动物。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出血热病毒 宿主动物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对健康人外周淋巴细胞和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刘文芳 杨占秋 +2 位作者 钱其珍 向近敏 朱光奇 《病毒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1期19-23,共5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9株,滴度为TCID_(50)10^(-5)/0.1ml,加入1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每份血分对照组(不加病毒悬液)和A、B、C实验组(根据加不同病毒量而分)。其结果:一、SCE频率,...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A9株,滴度为TCID_(50)10^(-5)/0.1ml,加入10名健康人外周血,作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每份血分对照组(不加病毒悬液)和A、B、C实验组(根据加不同病毒量而分)。其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A(8.9±0.19)、实验组B(9.9±0.2)、实验组C(11.6±0.22)与对照组(6.57±0.15)比较,A、B、C、实验组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A、B、C三个实验组比较,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A、B、C三个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用EHFV HA 108株,ID_(50)10^(-6)/0.02ml接种2—5日龄大白鼠脑内,15天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取骨髓细胞培养,另取幼大白鼠骨髓细胞培养作对照,检测SCE和染色体畸变。结果:一、SCE频率,实验组(9.8±0.35)高于对照组(5.4±0.19),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二、染色体畸变,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表明,EHFV作用于细胞,无论是在机体或试管内,都引起SCE频率增高,即EHFV促使DNA产生初级损伤,但不致染色体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FV 染色体异常 人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流行性出血热血清中横纹肌抗体检测
9
作者 郭毅 巫振欧 管美英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8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者作横纹肌抗体检测,患者检出率为63.22%,正常对照检出率为7.01%,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横纹肌抗体的染色形态有边缘型、横纹型、弥散型、闰盘型,基本上不能激活补体。提示... 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8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者作横纹肌抗体检测,患者检出率为63.22%,正常对照检出率为7.01%,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横纹肌抗体的染色形态有边缘型、横纹型、弥散型、闰盘型,基本上不能激活补体。提示:横纹肌抗体的出现是该组织损伤的结果,可作为横纹肌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横纹肌 抗体 测定
原文传递
红斑性肢痛症追踪观察
10
作者 莫尤美 杨明瑞 +3 位作者 郭毅 肖文 朱光奇 陈湘宜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48-250,共3页
本文报导对1987年2至3月湖北三所中学曾患红斑性肢痛症的209名中学生,追踪观察一年,复发率为14·4%,复发病例集中于一次持久的强寒潮期,复发症状较初发时轻。
关键词 红斑性肢痛症 足肢端疼痛
原文传递
城乡家鼠型出血热危险因素研究
11
作者 张建飞 杨明瑞 +3 位作者 莫尤美 侯玲 毋燕 冯春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城市60例和农村54例家鼠型出血热病例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配对分析和多元 Logistic 模型拟合,表明城区居民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是接触鼠及其污染衣物、沟田边坐卧、家里或工作场所鼠患和蚤叮咬;而农村居民的高危因素则是... 对城市60例和农村54例家鼠型出血热病例作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经单因素配对分析和多元 Logistic 模型拟合,表明城区居民罹患本病的高危因素是接触鼠及其污染衣物、沟田边坐卧、家里或工作场所鼠患和蚤叮咬;而农村居民的高危因素则是手足皮肤破伤、接触家鸡、沟田边坐卧和吃鼠污染食物.提示城乡居民感染本病病毒的途径有所不同,在预防工作中应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病因学 出血热病毒
原文传递
对EHF血清中GOT、CPK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12
作者 郭毅 巫振欧 管美英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将 EHF 血清 GOT、CPK 同 EKG 相比较.GOT、CPK 的改变同 EKG 心肌损害的改变符合率很低;GOT,CPK 捡测值在有心肌损害的患者和无心肌损害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GOT,CPK 不宜作为反映 EHF 心脏损伤的指标.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GOT CPK
原文传递
应用等速电泳法测定转移因子中ATP、c-AMP的含量
13
作者 李竹 朱光奇 陈荣善 《湖北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89-291,共3页
应用等速电泳(IP)法检测了以人的脾脏、扁桃腺、白细胞为原料生产的四批转移因子(TF)中的 ATP 和 c—AMP 的含量,经多次复测,重复性好,变异系数均小于5%,适用于常规分析。
关键词 转移因子/分离与提纯 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