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治疗胃肠粘膜下病变(附14例报告)
1
作者 于皆平 《冶金医药情报》 1991年第1期19-20,共2页
经内镜采用高频电凝摘除粘膜下实体瘤10例,或用套切法或开窗引流治疗粘液性囊肿14例。13例成功,术后半年至1年内镜复查均无并发症或复发。1例胃纤维瘤因大出血经手术摘除治愈。本法适于治疗胃肠粘膜下小肿瘤、异位胰腺及粘液性囊肿。
关键词 治疗 胃肠粘膜病变 内镜
全文增补中
纤维结合蛋白、胆固醇测定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
作者 夏冰 邓长生 于皆平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89年第2期76-77,共2页
腹水的常见病因是肝硬化和恶性肿瘤,利用腹水的生化改变鉴别其病因令人瞩目.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纤维结合蛋白(Fn)、胆因醇(Ch)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腹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此,我们于1987年12月~1988年7月对49例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患... 腹水的常见病因是肝硬化和恶性肿瘤,利用腹水的生化改变鉴别其病因令人瞩目.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纤维结合蛋白(Fn)、胆因醇(Ch)测定对鉴别良、恶性腹水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此,我们于1987年12月~1988年7月对49例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患者测定了腹水Fn和Ch含量,并与腹水r-GT、LDH及总蛋白对照,籍以了解Fn、Ch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测定 鉴别诊断 纤维结合蛋白 总蛋白含量 恶性腹水 非肝癌恶性肿瘤 腹水患者 生化改变 文献报道 检测指标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结肠粘膜酶活性的研究(摘要)
3
作者 夏冰 于皆平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0年第2期90-90,共1页
本文采用乙酸及二硝基氯苯(DNCB)分别复制出二种豚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其病理表现为肠粘膜溃疡、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出血及隐窝脓肿,类似于人类活动性UC.乙酸及DNCB导致UC的机理分别为化学直接损伤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 本文采用乙酸及二硝基氯苯(DNCB)分别复制出二种豚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其病理表现为肠粘膜溃疡、坏死,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出血及隐窝脓肿,类似于人类活动性UC.乙酸及DNCB导致UC的机理分别为化学直接损伤作用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豚鼠结肠粘膜过氧化物酶(POD)、5′—核苷酸酶(5′-NT)、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显示乙酸急性组POD中位数为28.65mIU/mg protein,DNCB急性组62.70mIU/mg protein,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4mIU/mg protein,P【0.001.乙酸急性组5′—NT中位数为10.70mIU/mg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粘膜 DNCB 迟发型超敏反应 酶活性 溃疡性结肠炎 乳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隐窝脓肿 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