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的意义
1
作者 肖国宏 陈惠祯 +1 位作者 张桂清 郑秀玲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润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HLA-DR抗原表达和树突细胞浸润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48例)、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及正常卵巢(30例)的HLA-DR抗原表达及树突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阴性,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HLA-DR表达阳性率为52.08%(P<0.01);HLA-DR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1),且与预后相关(P<0.05);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树突细胞(S-100+DC)浸润显著增加(P<0.001);S-100+DC浸润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相关(P<0.01);S-100+DC浸润与肿瘤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痛中HLA-DR抗原表达增强,树突细胞浸润增加,二者可能是局部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环节;HLA-DR和树突细胞浸润数量可作为提示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 HLA-DR 肿瘤浸润
下载PDF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血管生成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卫东 杨国樑 +1 位作者 袁宏银 张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 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为ANNBC 寻求一种新的预后因子。方法:选择80 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的ANNBC 女病人( 中位随访期8 年,35 例术后实施了辅...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 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为ANNBC 寻求一种新的预后因子。方法:选择80 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的ANNBC 女病人( 中位随访期8 年,35 例术后实施了辅助治疗,45 例未接受辅助治疗) 的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微血管及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 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 和VEGF 的表达对ANNBC 预后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MVD 平均值为35-99±20-27 ,VEGF 阳性率为36-25 % , 两者均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高复发转移组或VEGF表达阳性组MVD 显著高于无病生存组或VEGF 表达阴性组( P< 0-01) ,高MVD 组(MVD > 35) 或VEGF 阳性组OS 和DFS 曲线低于低MVD 组(MVD≤35) 及VEGF 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或P< 0-01) ,对术后未加辅助治疗的45 例病人分析,其结果也一致。分析术后加辅助治疗的35 例患者,只有VEGF 阴阳两组间DFS 有差异。结论:VEGF 阳性表达者血管生成活跃,MVD 值高,高MVD、VEGF 表达阳性的ANNBC 预后差,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 ANNBC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微血管密度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卫东 杨国梁 袁宏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ANNBC石蜡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VD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转移生存率(MFS)和... 目的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NNBC)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ANNBC石蜡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分析MVD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无复发生存率(RFS)、无转移生存率(MFS)和总体生存率(OS)的关系。结果MVD平均值3821±1872,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无关;复发转移ANNBCMVD值显著高于无病生存者;高MVD组(MVD>38)OS、RFS、MFS曲线低于低MVD组(MVD≤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或P<001)。结论微血管生成活跃ANNBC预后不良,MVD可能是ANNBC一种较好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预后 腋淋巴结阴性 乳腺癌
下载PDF
西咪替丁提高胃肠癌区域淋巴细胞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坤 杨国樑 +2 位作者 袁宏银 李雁 白德骄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 :研究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西咪替丁 (CIM)对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4 9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2 5例和对照组 2 4例 ,前者围手术期服用CIM ,后者不用此药。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术。常规HE染色 ,取肿瘤边缘组织 ,每高... 目的 :研究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西咪替丁 (CIM)对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4 9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2 5例和对照组 2 4例 ,前者围手术期服用CIM ,后者不用此药。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术。常规HE染色 ,取肿瘤边缘组织 ,每高倍视野下≥ 10 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明显 ,<10 0个淋巴细胞称为反应不明显。结果 :镜下观察发现 2 5例治疗组中 17例 ( 68% )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 ,2 4例对照组中有 6例 ( 2 5% )出现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反应 (P <0 0 1)。治疗组的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 ,对照组中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与TNM分期呈负相关 ,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反应阳性率在Ⅲ、Ⅳ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IM拮抗肿瘤局部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 ,提高淋巴细胞反应 ,可能是CIM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胃肠肿瘤 淋巴细胞反应
下载PDF
IGF及IGF-1R与大肠癌
5
作者 苏文利 杨国樑 熊斌 《辽宁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322-323,共2页
关键词 大肠癌 IGF IGF-IR 相关性
下载PDF
萎缩性胃炎症状 舌象与病理相关性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申勇 段和平 冯忻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6年第11期656-657,共2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50例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7-67岁,平均49岁。胃病史2-30年。 1.2 方法用自拟具有调整免疫机能,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抗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的复方中药胶囊,每次1.2g,3次/d,1月为1疗程。用药前记录症状、...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50例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27-67岁,平均49岁。胃病史2-30年。 1.2 方法用自拟具有调整免疫机能,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抗感染、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的复方中药胶囊,每次1.2g,3次/d,1月为1疗程。用药前记录症状、舌象,内镜检查每例均在胃窦相应部位取5块胃粘膜组织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胃炎 舌象 症状 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