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骨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平行对照原...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骨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平行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流程化运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首次下地时间、最长步行距离、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发症和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的情况。结果改进组病人首次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术后2周改进组的最长步行距离比常规组长(均P<0.05)。康复后,改进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5%优于常规组的61.5%(P<0.05)。改进组康复期间的尿潴留、便秘、感染、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康复后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方面,改进组的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能减少病人术后卧床时间,提高髋关节康复的速度,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术后病人康复更好,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方案对不同骨量患者镇痛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行单侧初次TKA的女性患者120例,年龄48-78岁,平均65.6岁。根据骨量情况平均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骨量正常;B组:骨量减少;C组:骨质疏松。记录三组术后8h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和术后24~36h初次下地后的VAS,A组平均评分分别为4.3分和4.4分,B组5.2分和5.7分,C组6.9分和7.4分。观察三组之间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三组疼痛评分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关节周围注射镇痛方案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越低的患者镇痛效果越差。
文摘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7月至2015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骨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04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平行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各5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进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流程化运动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首次下地时间、最长步行距离、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发症和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的情况。结果改进组病人首次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常规组,术后2周改进组的最长步行距离比常规组长(均P<0.05)。康复后,改进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6.5%优于常规组的61.5%(P<0.05)。改进组康复期间的尿潴留、便秘、感染、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康复后在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方面,改进组的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期下肢关节的运动功能锻炼能减少病人术后卧床时间,提高髋关节康复的速度,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术后病人康复更好,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