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效果
1
作者 朱媛媛 《饮食科学》 2019年第2期140-140,共1页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恶心合并呕吐患者临床治疗时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恶心呕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恶心合并呕吐患者临床治疗时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恶心呕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 :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分别从生活、呕吐、用药等方面着手,强化恶心呕吐患者的护理力度,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与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心呕吐 临床症状 用药护理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noN、Egr3和SFRP1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华斌 卢光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01-905,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 N、早期生长反应基因3(Egr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胃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以上组织石... 目的探讨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 N、早期生长反应基因3(Egr3)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胃癌组织及6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以上组织石蜡切片中Sno N、Egr3及SFRP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no N、SFRP1的高表达率为45.3%(34/75)和38.7%(29/75),均低于癌旁组织的62.9%(39/62)和58.1%(36/62);而Egr3的高表达率为69.3%(52/75),高于癌旁组织的38.7%(24/6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o N、Egr3和SFRP1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Sno N表达还与年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FRP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有关。Sno N、SFRP1与Egr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r=-0.324、-0.244(P均<0.05);Sno N与SFR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7,P<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Sno N、SFRP1呈低表达,而Egr3呈高表达,三者表达均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提示三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核转录共抑制因子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3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下载PDF
达克罗宁胶浆在食管癌患者术前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传英 李莉 +4 位作者 熊玲 黄小红 刘艳 杨静 余昌晶 《护理学报》 2015年第13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食管癌患者留置胃管中减轻不适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需择期手术前留置胃管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插胃管前10 min,抽取5 m 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滴入插管侧鼻孔内2滴...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食管癌患者留置胃管中减轻不适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需择期手术前留置胃管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插胃管前10 min,抽取5 m L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滴入插管侧鼻孔内2滴,其余让患者含于咽喉部5 min后吞服,10 min后按常规方法插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插胃管。观察两组患者插胃管时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率,1次插管成功率及主观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插胃管过程无严重恶心、呕吐现象,1次插管成功率及主观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可显著缓解食管癌患者插胃管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 插胃管 食管癌 护理操作
下载PDF
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血清MMPs与CEA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董媛 师贞宗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100例,按照化疗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 目的探讨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癌胚抗原(C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100例,按照化疗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灌注化疗治疗,比较2组血清MMPs与CEA水平、疗效、预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血清MMP-2、MMP-7、MMP-9及CEA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腹腔积液消退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2年内复发率、转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试验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更有效降低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血清MMPs、CEA水平,有利于提高化疗效果和改善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 胃癌合并腹腔积液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癌胚抗原
下载PDF
伊立替康辅助化疗对结肠癌患者血清IL-6、IL-10和生存预后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董媛 魏刚 +2 位作者 孙泽群 吴军 师贞宗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2期3383-3387,共5页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辅助化疗对结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与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科住院部结肠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术后采...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辅助化疗对结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与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肿瘤科住院部结肠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伊立替康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与生存预后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与临床获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后,失访率0,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辅助化疗有助于明显改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降低血清IL-6、IL-10水平,从而改善生存预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化疗 结肠癌 白细胞介素 生存预后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斌 史君星 +3 位作者 陈小妮 王小梦 高伟 牛伟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鄂西北地区近十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 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太和医院、东风总医院2001~2010年确诊的1005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鄂西北地区近十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 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及治疗方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太和医院、东风总医院2001~2010年确诊的1005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前5年构成比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性食管炎分别为55.1%、14.1%、6.6%、9.6%、3.5%、4%,后5年分别为29.9%、12.4%、17.5%、7.3%、2.2%、0.7%;消化性溃疡发病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42.146,P<0.001);胃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29.660,P<0.001);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式前5年构成比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分别为75.6%、17.7%、6.7%,后5年分别为74.5%、8.0%、17.5%。其中内镜下治疗前5年22.6%,后5年82.5%:内镜治疗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χ2=350.111,P<0.001);介入治疗明显呈上升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29.66,P<0.001),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十年鄂西北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旧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但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病率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略有增高。治疗方式依旧以药物治疗为主,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治疗方式
原文传递
Cajal间质细胞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食管及胃动力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光新 胡俊华 +6 位作者 杨艳果 李彩丽 周丽萍 杨晶晶 王晓莉 王研妮 徐少勇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随着对胃肠动力的深入研究,发现胃溃疡患者常存在胃和食管动力障碍,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低于健康人,胃动过缓,十二指肠胃反流频率和强度增加。胃肠间质Cajal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被证实是胃肠慢波起搏... 随着对胃肠动力的深入研究,发现胃溃疡患者常存在胃和食管动力障碍,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低于健康人,胃动过缓,十二指肠胃反流频率和强度增加。胃肠间质Cajal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被证实是胃肠慢波起搏细胞及神经兴奋传导细胞,在胃肠道动力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有鉴于此,ICC在胃溃疡患者胃和食管动力障碍发生中可能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胃溃疡大鼠模型,探索ICC与胃溃疡胃和食管动力障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食管下括约肌 胃动力障碍 胃溃疡大鼠 实验性 十二指肠胃反流 CAJAL细胞 胃溃疡患者
原文传递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腹部手术史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黎朝良 方兰 +2 位作者 黄建朋 董荣坤 韩明福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7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腹部手术史急性阑尾炎的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腹部手术史患者177例(无手术史组),腹部手术史患者76例(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腹部手术史急性阑尾炎的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无腹部手术史患者177例(无手术史组),腹部手术史患者76例(手术史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无手术史组和手术史组的中转开腹率分别是1.7%和1.3%(P〉0.05),手术时间分别是(40.5±12.3)min和(62.6±14.2)min(P〈0.0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史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延长,但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提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腹部手术史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且仍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史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原文传递
营养障碍性疾病所致腹水
9
作者 王斌 王月诚 《医学新知》 CAS 201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营养障碍性疾病定义为人体因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引起营养障碍的因素包括:①饮食:长期摄食不足、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所摄取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②疾病: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 营养障碍性疾病定义为人体因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引起营养障碍的因素包括:①饮食:长期摄食不足、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所摄取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要。②疾病: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而消耗又可加重疾病。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以及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 低蛋白血症 腹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