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肝降脂汤配合药物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芳 雷飞飞 谭华炳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55-56,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与其发病关系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肥胖和糖尿病高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特别是单纯性脂肪肝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采用自拟健肝降脂汤配合药物穴位贴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6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药疗法 健肝降脂汤 穴位贴敷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崇慧 郑三菊 占国清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HBV DNA、Child-Pug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变化,评价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分为阿德福韦酯(ADV)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HBV DNA、Child-Pug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变化,评价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分为阿德福韦酯(ADV)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观察2年。结果在治疗48周时,ADV组AST、ALT(62.6±28.5U/L、56.8±21.2U/L)明显低于对照组(92.6±42.5U/L、87.8±34.2U/L,P<0.01),ALB、PTA(31.5±5.0g/L、47.4±8.5%)明显高于对照组(28.5±4.2g/L、37.5±6.5%,P<0.01);ADV组HBV DNA水平、Child-Pugh评分、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8±1.1lgcopies/ml、7.0±1.8和35.8%,明显低于对照组6.6±1.8lgcopies/ml、10.1±2.3和79.3%(P<0.01);在治疗96周时,ADV组AST、ALT、TBil、GLO明显低于对照组,ALB、PT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V组HBV DNA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腹水、慢性肝衰竭发生率分别为20.0%、12.0%和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37.5%和29.2%(P<0.05或P<0.01)。ADV组病死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明显抑制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的复制,改善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预后
下载PDF
NAFLD患者血清IL-18、TNF-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刚 余小华 李尤玲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0-41,共2页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其中3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3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TNF-α进行检测,探讨NAFLD患者肝损伤的程度及监测疾病的变化,现将...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其中3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3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TNF-α进行检测,探讨NAFLD患者肝损伤的程度及监测疾病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IL-18 NAFLD TNF-Α 患者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下载PDF
消脂养肝丸联合水林佳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函君 李刚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75-176,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在肝脏堆积所产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性变为主要病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初期不甚明显,患者或有疲乏感,中重度时会出现食欲欠佳、恶心呕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在肝脏堆积所产生的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性变为主要病变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其临床表现初期不甚明显,患者或有疲乏感,中重度时会出现食欲欠佳、恶心呕吐、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威胁人类的第二大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肝丸 水林佳 疲乏感 肝细胞 肝区疼痛 饮食结构 弥漫性 临床症状体征 疏肝解郁 生活水平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并急性低钾性麻痹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雷雨 刘园园 +2 位作者 郭鹏 李芳 谭华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297-1298,共2页
病例男性,58岁,农民,因右上腹隐痛1w,于7月8日人院。患者1 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症,为持续性中度钝痛,无放射痛,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在当地县医院以肝硬化,胆囊炎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无肝病病史,无输血史。多次参与献血,嗜酒(300 g... 病例男性,58岁,农民,因右上腹隐痛1w,于7月8日人院。患者1 w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症,为持续性中度钝痛,无放射痛,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在当地县医院以肝硬化,胆囊炎治疗效果不佳。既往无肝病病史,无输血史。多次参与献血,嗜酒(300 g/d)。体检:T 36.6益,P 80次/min,R 19次/min,BP 110/70 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掌阳性,心肺(原),腹平软,压痛和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可及,Murphy征(-),肝区叩痛,腹水征(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 低钾性麻痹
下载PDF
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翔 张蓓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可溶性自杀相关因子(sFas)及其配体(sFasL)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可溶性自杀相关因子(sFas)及其配体(sFasL)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C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PEG-IFNα-2a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及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应答及部分应答(NR)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血清sFas和sFasL表达水平,以及CD_8^+,CD_4^+/CD_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D_3^+,CD_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91%比20.45%,P>0.05)。结论 CHC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失衡,利巴韦林联合PEG-IFNα-2a治疗能有效调整患者的免疫功能,促使患者病情康复。血清sFas及sFasL水平可能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慢性丙型肝炎 可溶性自杀相关因子 可溶性自杀相关因子配体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在评估慢性重型肝炎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占国清 谭华炳 +3 位作者 谢杏榕 李儒贵 李芳 李金科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LED)评分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1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其3月内的死亡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该系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LED)评分系统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ELD模型公式对12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评分,观察其3月内的死亡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该系统预测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准确性,并求出作为判断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MELD最佳临界值。结果 81例(64.8%)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死亡组MELD分值(34.6±10.5)明显高于存活组(23.5±5.8)(P<0.001);MELD<20、20≤MELD<30、30≤MELD<40及MLED≥40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4.3%、54.9%、79.5%和95.2%;应用该模型预测患者3个月内死亡与否的最佳MLED临界值为26,c-统计值为0.802,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79.5%,准确性为80.0%。结论患者短期内(3个月)死亡的危险性随其MELD分值的增加而上升,MELD模型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崇慧 郑三菊 占国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5例慢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均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目的比较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5例慢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均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16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乏力、纳差、腹胀及肝区不适)、肝功能(AST、ALT、TBIL、PA)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ST、ALT明显降低(P<0.01),PA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和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与复方甘草酸苷比较,异甘草酸镁治疗各种慢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昔 疗效
原文传递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占国清 李芳 +4 位作者 李儒贵 刘翔 张薇薇 郭鹏 谭华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价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NASH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常规护肝(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E... 目的评价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NASH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接受生活方式干预和常规护肝(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次,3次/d,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0.1 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500 mg/次,3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空腹血糖(FBG)及血脂(TC、TG、HDL、LDL),检测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B超下脂肪肝影像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LT、AST、GGT、FBG、TC、TG、LDL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或P<0.01),对照组ALT、AST、GGT、TC、TG、LDL也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内毒素、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TNF-α、CRP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超分度变化有明显改善(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可降低NASH患者血清内毒素、TNF-α、CRP水平,改善其肝功能、血脂及脂肪肝程度,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血清钠对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崇慧 郑三菊 占国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钠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和血清钠正常组,分析患者血清钠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血清钠水平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2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根据其入院时血清钠水平分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和血清钠正常组,分析患者血清钠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235例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生率为54.04%。血清钠水平越低,患者MELD、Child-Pugh分级越高;除消化道出血外,其它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低钾血症、肝肾综合征发生率越高;患者腹水程度越严重。血钠正常组、低钠血症轻、中、重度组病死率分别为7.09%、12.77%、28.95%、60.87%,中、重度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钠正常组。重度组病死率也高于中、轻度组(P<0.01)。结论低钠血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ELD、Child-Pugh分级、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血清钠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钠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崇慧 郑三菊 占国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评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SAMe针剂1.0g/d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苦黄针剂30ml/d静... [目的]评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SAMe针剂1.0g/d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苦黄针剂30ml/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GT)、总胆汁酸(TBA)]、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Bil、DBil、"-GT及TBA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灰白便和皮肤瘙痒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耐受性良好,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AMe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炎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原文传递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联合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三菊 李敏 占国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6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近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对照组,17例)、PSE+普萘洛尔组(联合组,18例),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象...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近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普萘洛尔组(对照组,17例)、PSE+普萘洛尔组(联合组,18例),比较2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象变化,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变化,治疗后3、6及12个月不同时间段的再出血率,观察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较治疗后1个月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1、3个月外周血WBC和PLT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降低(P<0.05)。2组均出现了相关并发症,但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观察期间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SE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疗效较单独使用普萘洛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普萘洛尔 再出血
原文传递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三菊 王小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8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清内毒素(ET)、血氨、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ET、血氨、TNF-!、IL-6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0%,优于对照组的67.5%(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ET和血氨,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和IL-6水平,以达到缓解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双歧三联活菌 乳果糖 内毒素血症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三菊 王崇慧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了16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F、Fbg)和肝功能(ALT、TBIL、PA、ALB、TBA),并根据肝功能Child-P... 目的探讨检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了16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F、Fbg)和肝功能(ALT、TBIL、PA、ALB、TBA),并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aPTT、TT延长,Fbg降低,ALT、TBIL、TBA升高,PA、ALB降低(P<0.01);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增高,其PT,aPTT、TT逐渐延长,Fbg逐渐降低,TBIL TBA逐渐升高,PA、ALB逐渐降低,不同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凝血指标、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反映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可作为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凝血指标 前白蛋白 总胆汁酸 Child—Pugh分级
原文传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与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玲 王崇慧 占国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方法]7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为ACLF组(27例)和CLF组(48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常见并发症、Child-Pugh评分及预后。[结果]CLF组...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与慢性肝衰竭(CLF)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差异。[方法]7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肝衰竭诊疗指南分为ACLF组(27例)和CLF组(48例),比较2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常见并发症、Child-Pugh评分及预后。[结果]CLF组年龄和病程均明显高于ACLF组(P<0.05或P<0.01),2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LF组血清ALT、TBil、ALB及Na+水平高于CLF组,GLO、TBA低于CLF组(P<0.05或P<0.01);ACLF组血常规参数WBC、HGB和PLT高于CLF组,凝血指标PT低于CLF组(P<0.05或P<0.01),2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LF组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CLF组(P<0.05或P<0.01),2组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电解质紊乱差异无显著性;ACLF组Child-Pugh评分(9.2±1.7)低于CLF组(12.0±2.5),其预后优于CLF组(P<0.05或P<0.01),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LF和CLF患者在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并发症腹水和肝性脑病发生率、Child-Pugh评分及预后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性肝衰竭 临床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