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ERCP在胆道外科中的临床实践
1
作者 胡洪生 冯秋实 +7 位作者 边大鹏 孙少华 沈丰 吴红伟 胡伟 魏广民 刘军 周文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711-715,720,共6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WHO定名COVID-19)疫情下,如何正确规范处理中重度胆道感染、梗阻性黄疸。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ERCP治疗的8例胆总管结石伴中重...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WHO定名COVID-19)疫情下,如何正确规范处理中重度胆道感染、梗阻性黄疸。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20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ERCP治疗的8例胆总管结石伴中重度胆道感染及2例中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资料,评估疫情期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外科中的安全性和防护流程的有效性。在进行ERCP治疗时采集内镜镜身拭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对比术前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10例ERCP治疗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医护人员无感染病例发生。内镜镜身拭子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与常规咽拭子检测无显著差异。制定的防护操作流程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严格遵循防护规范基础上ERCP在胆道外科中的治疗是安全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可有效控制。在进行ERCP治疗时采集内镜镜身拭子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 胆道感染 急性胆管炎 梗阻性黄疸 ERCP
下载PDF
胆汁外泌体中miRNA-21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小倩 冉凤英 +3 位作者 武伦 袁方均 陈琴华 胡洪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究胆管癌患者胆汁外泌体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21的表达水平及它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国药东风总医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胆管癌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胆管良性疾病(... 目的探究胆管癌患者胆汁外泌体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21的表达水平及它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国药东风总医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胆管癌患者,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胆管良性疾病(胆总管结石或胆管良性狭窄)患者35例作为对照。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胆汁外泌体并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定,通过试剂盒提取胆汁外泌体中的mi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21的表达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来分析胆汁外泌体中miRNA-21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分离出的胆汁外泌体符合公认的外泌体特征且浓度较高。胆管癌患者的胆汁外泌体中miRNA-21平均相对表达量高于胆管良性疾病患者(59.45比25.41,t=3.445,P<0.001)。胆汁外泌体中miRNA-21诊断胆管癌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02,0.827),P=0.001],诊断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62.9%。结论从本研究结果看,胆管癌患者的胆汁外泌体中miRNA-21表达水平较高,它有望作为胆管癌患者的潜在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胆汁外泌体 MIRNA-21 诊断标志物
原文传递
B细胞异位基因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袁中电 吴红伟 +5 位作者 沈丰 孙少华 武伦 高嘉良 刘一魁 周文波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检测B细胞异位基因2(BTG2)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病理科石蜡封存的46例胰腺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及肝胆胰外科9例行... 目的检测B细胞异位基因2(BTG2)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病理科石蜡封存的46例胰腺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及肝胆胰外科9例行手术切除的新鲜胰腺癌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6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BTG2蛋白表达情况, 根据BTG2表达水平将其分为BTG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RT-PCR法检测9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BTG2基因表达量。分析BT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时间图及死亡风险曲线图,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46例胰腺癌组织中BTG2高表达29例(63.04%), 对应癌旁组织中BTG2高表达38例(82.61%), 癌旁组织BTG2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组织;9例胰腺癌组织中3例为高分化, 6例为中低分化, 高分化胰腺癌组织BTG2表达量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组织(0.66±0.07比0.24±0.18), 癌旁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癌组织(1.00±0.00比0.38±0.3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胰腺癌BTG2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低、有血管侵犯相关(P值均<0.05), 而与肿瘤位置、大小、淋巴结转移、CA19-9水平、术后肝转移无关。BTG2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BTG2低表达组(525 d比266 d, P<0.001);生存≥300 d患者BTG2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BTG2低表达组[(616±135)d比(426±11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而生存<300 d患者BTG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BTG2表达、CA19-9水平、术后肝转移均与胰腺癌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BTG2表达水平(HR=2.572, 95%CI1.140~5.802, P=0.023)、血管侵犯(HR=0.203, 95%CI0.072~0.572, P=0.003)及术后肝转移(HR=0.240, 95%CI0.102~0.564, P<0.001)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腺癌组织BTG2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其低表达与胰腺癌侵袭性强、分化程度低及预后差相关。BTG2对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主要在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B细胞异位基因2 基因表达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