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十堰地区健康人群骨代谢标志物参考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袁乐永
张吉才
谭莹
韩正阳
魏建浩
陈鑫
邹琴
-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中心
-
出处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400-403,共4页
-
文摘
目的建立十堰地区健康人群骨代谢相关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1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tP1NP)和人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steocalcin,N-MID-OT)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体检的年龄范围在30~79岁的健康体检人员215名,按性别、年龄进行分组,所有人员均经骨密度仪测量,按诊断标准排除骨质疏松症等相关疾病。采集清晨空腹血清,使用罗氏电化学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tP1NP、β-crossLaps、N-MID-OT水平。结果 tP1NP有随年龄增高而浓度递增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女性在50~59岁组明显增高,与30~39及40~49岁组比较,P<0.01。从年龄因素上分析,这可能与女性的绝经期有关。而β-crossLaps在男、女血清中的含量也是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只是与最低年龄组比较,男性血清浓度的升高趋于平缓,而女性在50~59岁组开始增幅明显,P<0.05;N-MID-OT在男女组中有明显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这与性激素的减少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按性别将年龄进行分组,设立了相应的参考区间。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3项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的参考区间与试剂厂家提供的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
-
关键词
β-胶原
Ⅰ型前胶原
骨钙素
电化学
参考区间
-
Keywords
β-collagen; Ⅰ-precollagen; osteocalcin; electrochemistry; reference interval;
-
分类号
R5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术前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吴玉竹
潘俊峰
胡秀学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464-1466,共3页
-
文摘
目的了解住院手术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48309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对于确诊病例,针对性进行围术期治疗。结果初筛阳性149例,确认阳性121例,符合率为81.21%,阳性率为0.25%。科室分布:耳鼻喉科38.84%,胃肠外科26.45%,血管外科7.44%。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病例。结论常规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及确诊病例的围术期处理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抗体检测
手术
职业暴露
-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PTH动态监测在甲状旁腺瘤围术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吴玉竹
胡秀学
潘俊峰
-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中心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70-971,共2页
-
文摘
目的评定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在甲状旁腺瘤(PHPT)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甲状旁腺瘤15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术前、术中、术后3、7d进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测定,并分析其结果和临床治疗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前PTH值均明显升高,平均(3547.6±358.2)pg/mL;术中PTH值均明显下降,平均(134.6±16.9)pg/mL;术后3、7d,PTH值与术中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甲状旁腺瘤14例,甲状旁腺癌1例。结论术前PTH测定可作为确诊的指标之一,而腺体切除10min后的PTH是判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动态监测PTH在围术期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关键词
甲状旁腺素
化学发光测定法
甲状旁腺肿瘤
-
Keywords
parathyroid hormone
chemiluminescent measurements
parathyroid neoplasms
-
分类号
R736.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Fib和FDP监测在LDVT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吴玉竹
胡秀学
潘俊峰
-
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检验中心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管外科
-
出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242-1243,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3d和7d的Fib和FDP水平与治疗前、治疗12h以及治疗24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LDVT血浆Fib和FDP水平呈负相关(r=-0.986 6,P<0.05)。治疗前Fib水平大于或等于4g/L组与小于4g/L组的完全再通与部分再通和无明显变化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Fib水平小于2g/L组较易发生出血,与大于或等于2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DVT的溶栓治疗中,Fib和FDP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预测预后及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
Keywords
thrombophlebitis
fibrin
fibrin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
分类号
R543.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