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 |
陈秀玲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2
|
控制论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
杨道麟
马永军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1996 |
1
|
|
3
|
高考作文话题的分类研究及教学启示 |
陈秀玲
赵婷
|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
2007 |
0 |
|
4
|
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形象再造与歧视——从CNN主持人辱华言论谈起 |
徐进
|
《新闻世界》
|
2008 |
0 |
|
5
|
内团体的无奈与自信——联系心理学观点看魏晋风度 |
罗昌繁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7 |
0 |
|
6
|
浅论《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 |
李程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7 |
0 |
|
7
|
《那山·那人·那狗》的语言艺术特色 |
张倩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9 |
0 |
|
8
|
音乐剧在中国本土的“二分夹层”现象 |
资小玉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3
|
|
9
|
杜拉斯《情人》中人物的伦理关系解读 |
黄鹄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8 |
2
|
|
10
|
文本标题的歧义现象初探──兼论标题歧义在实践中的正负效应 |
谈笑
|
《运城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1
|
周梅森政治小说与晚清谴责小说的比较 |
喻兰
|
《文教资料》
|
2006 |
0 |
|
12
|
不要牵挂打破的陶罐 |
宕子
|
《广东教育(高中版)》
|
2005 |
0 |
|
13
|
试论魏晋诗歌中彰显的侠义精神之嬗变 |
陆尧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8 |
0 |
|
14
|
美狄亚复仇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
强粲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7 |
0 |
|
15
|
“再说”的语法化 |
罗耀华
牛利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16
|
“抑”的去语法化 |
罗耀华
周晨磊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7
|
“貌似”的语法化及其传信义的演变 |
王耿
刘云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8
|
机构性不礼貌话语积极语用功能探究——以电视综艺节目为例 |
牛利
罗耀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19
|
“视域”与“视阈” |
罗昌繁
|
《语文月刊》
|
2016 |
0 |
|
20
|
回望那座珠穆朗玛——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 |
马小娟
|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