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背景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1
作者 黄柏权 巩家楠 《文化产业研究》 2022年第2期2-14,共13页
万里茶道沿线存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资源具有丰富性、活态性、可利用性、可展示性、可转化性等特征。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不够、价值研究提炼不够、文旅融合深度... 万里茶道沿线存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资源具有丰富性、活态性、可利用性、可展示性、可转化性等特征。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不够、价值研究提炼不够、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品牌宣传不够、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保护利用协调机制,进一步挖掘其遗产资源,深入研究提炼其价值和精神等,将万里茶道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利用三茶统筹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构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万里茶道 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下载PDF
万里茶道 跨越亚欧的“世纪动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柏权 巩家楠 《中国民族》 2021年第7期74-77,共4页
亚欧大地上的历史之路一片神奇的树叶,联结起亚欧大陆,开启了商品贸易与文明互鉴的茶叶之路,这就是万里茶道。途经如今的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后,于17世纪末期在亚欧大陆兴起,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国际商道。... 亚欧大地上的历史之路一片神奇的树叶,联结起亚欧大陆,开启了商品贸易与文明互鉴的茶叶之路,这就是万里茶道。途经如今的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后,于17世纪末期在亚欧大陆兴起,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国际商道。当初,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在福建武夷山、江西与湖北交界的幕阜山、湖南西部雪峰山、湖北与湖南交界的武陵山等茶源地采购茶叶,通过水路、陆路运至长江之滨的汉口集中,转而向北通过汉水经湖北襄阳、河南社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茶叶贸易 商品贸易 湖南西部 亚欧大陆 幕阜山 福建武夷山 长江之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