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旅融合背景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 1
-
-
作者
黄柏权
巩家楠
-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大学万里茶道研究院
-
出处
《文化产业研究》
2022年第2期2-14,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19ZDA17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万里茶道沿线存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其资源具有丰富性、活态性、可利用性、可展示性、可转化性等特征。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文化遗产资源挖掘整理不够、价值研究提炼不够、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品牌宣传不够、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保护利用协调机制,进一步挖掘其遗产资源,深入研究提炼其价值和精神等,将万里茶道纳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利用三茶统筹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构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媒体传播格局,实现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万里茶道
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
Keywords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Wanli Tea Ceremony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G122
[文化科学]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万里茶道 跨越亚欧的“世纪动脉”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柏权
巩家楠
-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大学万里茶道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民族》
2021年第7期74-77,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搜集与研究”中期成果,编号:19ZDA179。
-
文摘
亚欧大地上的历史之路一片神奇的树叶,联结起亚欧大陆,开启了商品贸易与文明互鉴的茶叶之路,这就是万里茶道。途经如今的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后,于17世纪末期在亚欧大陆兴起,一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国际商道。当初,以晋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在福建武夷山、江西与湖北交界的幕阜山、湖南西部雪峰山、湖北与湖南交界的武陵山等茶源地采购茶叶,通过水路、陆路运至长江之滨的汉口集中,转而向北通过汉水经湖北襄阳、河南社旗等.
-
关键词
茶马古道
茶叶贸易
商品贸易
湖南西部
亚欧大陆
幕阜山
福建武夷山
长江之滨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