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二巯基苯-1,4-二胺二盐酸盐合成方法的改进
1
作者 王贤保 高庆 程时远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通过改变合成的溶剂对已报道的合成二巯基苯二胺二盐酸盐方法进行改进,克服了需经很长周期、耗用大量的反应试剂和重结晶溶剂、产率较低等缺点.改进的方法缩短了产物制备时间,减少了原料的成本消耗,效果明显.
关键词 合成 DTBDA 溶剂 重结晶 液晶高分子
下载PDF
低皂高稳丙烯酸酯单体细乳液的制备Ⅱ.乳液稳定性机理
2
作者 艾照全 周奇龙 +1 位作者 熊桂荣 张洪涛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在前文研究影响丙烯酸酯细乳液稳定性众多因素的基础上 ,测定加分散相前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所形成的复合胶束和加分散相后的细乳液的单体液滴粒径大小及乳液水相乳化剂浓度 ,提出在低乳化剂浓度下制备高稳定细乳液的机理 ,并进一步归纳出... 在前文研究影响丙烯酸酯细乳液稳定性众多因素的基础上 ,测定加分散相前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所形成的复合胶束和加分散相后的细乳液的单体液滴粒径大小及乳液水相乳化剂浓度 ,提出在低乳化剂浓度下制备高稳定细乳液的机理 ,并进一步归纳出制备高稳定细乳液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稳定性 单体 丙烯酸酯 制备 助乳化剂 机理 分散相 最佳工艺 体液 多因素
下载PDF
酶促还原法合成(S)-Phoracantholide Ⅰ
3
作者 李焰 邱波 +1 位作者 周叶兵 陈祖兴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17-,共1页
  1976年Brown小组[1]首次从按树天牛后胸腺体中分离得到其防御信息素,并鉴定其主要组分结构为9-癸内酯(又称Phoracantholide Ⅰ),1983年Mori小组[2]成功合成出Phoracantholide Ⅰ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并经过手性固定相气相色谱确定出天...   1976年Brown小组[1]首次从按树天牛后胸腺体中分离得到其防御信息素,并鉴定其主要组分结构为9-癸内酯(又称Phoracantholide Ⅰ),1983年Mori小组[2]成功合成出Phoracantholide Ⅰ的两种对映异构体,并经过手性固定相气相色谱确定出天然Phoracantholide Ⅰ的构型应为R构型.其后有关Phoracantholide Ⅰ的手性合成屡见不鲜,其主要合成方法为:不对称反应法[3~5]、酯促还原法[6,7]等,这些方法各有特色.由其逆合成可知,此类化合物可由羟基羧酸内酯化合成得到,故本文用1-苯磺酰基丙酮为原料经两步合成出9-羟基癸酸,然后借鉴Naoshima等的工作经海藻酸钙固定化的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酶促还原引入手性中心,进而经内酯化反应合成出目标产物(S)-Phora-cantholide Ⅰ.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更多
下载PDF
电子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孙东成 《当代继续教育》 1998年第2期34-38,40,共6页
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包括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影响有机物的性质,根据电子效应传递的方式,可分为诱导效应(包括场效应)和共轭效应(包括超共轭效应);根据取代基对电子的约束... 在有机化学中,取代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包括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电子效应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影响有机物的性质,根据电子效应传递的方式,可分为诱导效应(包括场效应)和共轭效应(包括超共轭效应);根据取代基对电子的约束能力大小,电子效应分为供电子效应(+I、+C)和吸电子效应(-I、-C);根据分子是否存在于试剂电场中,电子效应分为静态电子效应(I<sub>s</sub>、C<sub>?</sub>)和动态电子效应(I<sub>d</sub>、I<sub>d</sub>)。一般来说,共轭效应只存在于共轭体系中,诱导效应存在于一切键中。以下结合一些实例说明电子效应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效应 有机物性质 超共轭效应 反应速度 诱导效应 动态电子效应 偶极矩 取代基效应 共轭体系 加成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